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年度精选

2017年度纪实文学卷——剿赌马尼拉(十一)

来源:群众出版社 作者:陈晨

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后,重回岗位的念头不断在张秀昊心中滋长,像一团火苗越烧越旺。

那一顶镶着国徽的警帽,曾经牵引过他幼年时敬仰的目光,承载过他少年时的梦想。穿上帅气的警服,做一个除暴安良的好警察,一直是他的职业理想。高中毕业那年,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选择考入警校,经过刻苦的专业训练,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他知道,自己始终是用生命在爱着警察这个职业、这支队伍,做梦都想早日归队。

1998年受伤后,刚刚苏醒的秀昊,对着一直在等他醒来的领导说:“等身体康复了,我一定尽快归队。”这位领导已经从医生处知道了秀昊的伤情,想想秀昊这辈子再不可能归队了,忍不住掉转身去悄悄地抹泪。

2001年、2003年,张秀昊先后两次向县公安局领导提出工作要求,申请去值班室接电话,领导从爱护他身体考虑没有批准。

2007年9月,在前往省公安厅开会途中,张秀昊得知目前局里已基本实现了电脑化、网络化,自己完全可以胜任110接处警的工作,更加坚定了重返工作岗位的决心。回到家,他用自己仅存的两根手指在电脑上打出了《关于请求重返工作岗位的申请》。

次日,在妻子的搀扶下,秀昊走进局长办公室,郑重地递交了申请书。他说:“我提出重返工作岗位的请求,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我这九年来都未泯灭的愿望。我才35岁,实在不甘心自己的下半辈子就在碌碌无为、无所事事中度过。”这一字字、一句句掏心窝子的话,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局党委委员。局党委经过慎重考虑,报经州局党委,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

2007年11月13日,张秀昊在失明了九年之后,重返工作岗位。上班的第一天,秀昊换上崭新的警服,穿上锃亮的皮鞋,在妻子的搀扶下,走进了公安局大院。那是一个爽朗的晴天,秋日的阳光明净而温和,同事的招呼热情而友善,无不让他心生欢喜。当年锥心刺骨的折磨有多痛苦,今日重生的喜悦就有多强烈;当年独坐黑暗里有多孤独,今日被战友情谊包围就有多温暖。向死而生,凤凰涅槃,久违的幸福从他心底慢慢地弥漫开来。

失而复得的工作机会,让张秀昊无比珍惜。他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110指挥中心的工作中,以期尽快适应新岗位。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接处警系统的运用,他死记硬背系统的项目,用两根手指慢慢地摸索和敲打键盘,一遍遍地练习。就这样,凭着顽强的毅力,他仅用一个星期的苦练,就准确无误地掌握了这套系统运用,熟练地投入到接警工作中。每个星期五,他都根据接处警情况,认真分析政、社情动态和发案规律、特点,把警情分析材料上报局里,为局党委决策提供依据。

张秀昊所在的天柱县110指挥中心,为了建“天网”工程的需要,2014年搬出了县公安局大院,搬到距离县局本部两公里的特巡警大队驻地办公。

在这个指挥大厅里,只有张秀昊一个专职民警,协同他的是几位年轻的协警。由于当地协警的待遇相对较低,人员的流动就比较大。所以张秀昊还有一个任务是培训和带教新成员,但常常是一个新来的协警刚刚培养好,没过多久,又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出路而辞职了。

虽然这里只有秀昊一个专职民警在带队工作,但天柱县公安局的领导对指挥中心的工作很放心,因为秀昊在这里,他比谁都尽责。黔东南州公安局指挥中心的领导说,全州16个市、县的指挥中心,天柱县指挥中心的110接警记录最规范。这些接警记录每一笔都出自张秀昊之手,即便其他人记录了,他也会很不放心地“看了再看”,直到规范为止。

2007年11月重返工作岗位,到如今,张秀昊已连续工作了九年多。九年来,他和战友们一起共接处有效报警47970起,没有发生一起接处警不当的事故。

在天柱县公安局每个民警的办公桌上,都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向英模张秀昊同志学习,争做优秀人民警察。”张秀昊身残志坚、乐观向上、不畏困难、热爱工作的精神,感动着全局民警,也激励着全局民警奋勇前进。

他越做越得心应手,越做越有信心。工作着的张秀昊是充实而愉快的,当每天的时间被工作填满、每天的活动都与这个世界发生着紧密联系时,他感觉到自己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的精神激励和鼓舞了无数的人,党和人民也给了他更多的荣誉:2009年,被评为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在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中记个人二等功一次;荣获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2011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贵州的张海迪”。

十一

经历了生死的张秀昊,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当年,他那只残缺不全的右手终于挣脱了绷带的束缚重获行动的自由时,他迫切地想用它干点儿什么。哥哥给他递上笔和纸,他在黑暗中摸索着一笔一画地写了四个字:珍惜生命。他看不见他写的字,但这四个字已工工整整地镌刻在了心上。

18年前,他无意成为英雄,只是因为根植在内心的责任和担当意识,让他做出了那样的选择。重返工作岗位后,他也无意获得那么多荣誉,他只是觉得既然在岗位上,他就有责任把工作做好。他觉得工作着就是幸福的,能够做一个对社会尽责的人,就没有虚度这一生。

当年,当他深陷命运的低谷之时,他的父母、妻子、儿子给了他强大的支撑;如今,他的父母逐渐老迈,他的妻子体弱多病,他的儿子正在成长,张秀昊再一次感到重任在肩,他必须强大起来,成为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就像他父亲当年一样。

这贯穿他生命主线的责任意识,并不是他想刻意表现,正是因为发自内心,因此可以穿透命运的尘埃,穿透崎岖的岁月,把性格磨砺得无比刚强而又无比柔韧,把生命的质地锤炼得无比坚硬而又无比精纯。

这一生,他只能生活在黑暗里,但他的心始终无比敞亮,有责任,有尊严,有崇高的理想,有柔软的希望。

他,始终如同天柱县城东郊的石柱,突兀峻拔,凌云擎天,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原载《东方剑》2017年第2期)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