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 《中国法治文化网》华南工作部首次工作会议在穗召开
2025年7月26日(周六)上午,《中国法治文化网》华南工作部首次工作会议在千年商都美丽羊城广州琶洲中洲中心召开。
《中国法治文化网》副总编辑兼华南工作部主任张兴翠;华南工作部副主任、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原纪委副书记兼政治处副主任林寅,华南工作部秘书长陈荣冠;华南工作部拟聘指导专家、珠海市公安文联专职副主席周卫,中山大学纪委原副书记、宣传部副部长伍金春,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观察员、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法人兼理事长李锦顺;特邀嘉宾、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数字供应链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黄祖恒,广州市养老服务产业协会名誉会长韦发科,《中国爱国拥军报》副总编周肖,国展湾创科技中心顾问陈理、办公室陈梓媚、周凡、江庆春,广东国恒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康典等出席会议。
张兴翠副总编辑首先传达了七月上旬北京召开的“中国法治文化网工作交流会”会议精神,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的宗旨和《中国法治文化网》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发展规划,阐明了《中国法治文化网》的工作重点。她还向与会同志传达了李正忠名誉会长、李国和副会长,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顾问王运声、执行会长王仲刚等领导的讲话内容,并向大家重点推介学习易孟林常务副会长的“在《中国法治文化网》工作交流会上的报告”。同时,她还详细介绍了华东工作部、华中工作部的优秀工作作风和先进工作经验,号召华南工作部的同志积极参与到《中国法治文化网》华南工作部的建设发展工作中来。
林寅副主任结合学习华东工作部的经验和自己多年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积累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工作建议。他说,为贯彻落实北京召开的“中国法治文化网工作交流会”会议精神,按照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提出的“正规管理,确保安全,积极作为”的工作原则,建议如下:1、华南工作部应立足公安实战经验,将基层治安治理案例转化为法治宣传素材。多吸纳退休公安系统骨干,组建“法律+警务”复合型团队,发挥其在矛盾调解、治安防控中的专业优势。2、团体会员分级制度需细化分层标准,对大型企业会员提供定制化法律体检服务,中小微企业会员则通过普惠性法治培训提升合规意识。实事求是地为团体会员等合作单位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3、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4、合法合理地拓展相关合作,走“公益帮扶+专业服务”的路径,联合相关法务团队和保安协会开发标准化安防课程,将普法嵌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基层工作应延续“枫桥经验”,在城中村、工业园区设立流动普法站,用方言编排法治情景剧,增强群众参与感,从而助力《中国法治文化网》的建设。
陈荣冠秘书长结合华南工作部的发展情况,做了专题汇报。他说,为促进《中国法治文化网》可持续、更好的建设与发展,建议加强以下工作措施:1、认真学习,积极推广。《中国法治文化网》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针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实践现实状况,开展法治文化学术研究、法治实践理论探索、法治优秀人物和先进经验报道、普法宣传等的重要平台,任务是打造中国法治文化研究、创作、交流和传播的核心阵地,为此务必积极与相关公检法司等法治实务部门、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单位、法治文化爱好者进行联动,促进法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科学运营、规范管理。华南工作部应紧扣“发展是主题,服务是保障,宣传是引领”的工作方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流程规范、工作高效、精准服务。3、系统作业,贴心服务。建立华南工作部的专家咨询人才库,定期开展法律专题讲坛、法务咨询服务、健康管理咨询、法治书画艺术沙龙活动等。
拟聘指导专家周卫同志在会上特别指出,《中国法治文化网》华南工作部务必要“以故事化传播重塑法治文化认同”,摒弃生硬说教,用“暖实力”传递法治温度。
拟聘指导专家伍金春同志表示,将鼎力支持《中国法治文化网》华南工作部的建设和发展。他结合过去接触到的案例,建议华南工作部积极努力打造优秀、专业的法律法务服务专家团队,给予有需求有困难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更多的法务咨询和法律援助。
拟聘指导专家李锦顺同志结合自己多年来为各级政府做顾问的工作经验和从事社团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建议:1、社会组织可参考相关管理制度,按规管理,按需服务。2、公益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组织和日常参与公益活动,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和传播。3、法治文化传播工作要与学校社区、企业等有机联动起来。针对当下人们除了物质生活的追求外,特别注重个人内心的精神追求这个现状,他提出,要“用爱去感化爱,用服务去影响服务”。
特邀嘉宾黄祖恒表示,将积极向华南工作部推荐优秀的法务机构和先进企业单位参与进来。他特别提到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内容打造和流量运营对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华南工作部考虑未来要打造一个法治文化的“路由器”。
特邀嘉宾韦发科在发言中提到,要发挥法治文化和救援应急的有机融合。法律服务和应急救援是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防护衣”。可邀请法学专家、救援队长、心理咨询师组成专家组,实现“法治文化到家,中医应急进门”。创新“法律+保险”救援模式,联合保险公司开发“应急救援责任险”,保障施救者合法权益。与红十字会合作开展“法治急救员”培训,将法律常识纳入急救课程,建立“灾后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因灾引发的合同纠纷、财产损失等案件,助力社会秩序快速恢复。
特邀嘉宾周肖献言献策道:《中国法治文化网》华南工作部可发起“寻找最美守法者”活动,拍摄平凡人物坚守法律底线的感人故事,制作系列微纪录片;创新“法治脱口秀”节目,邀请律师、法官用幽默语言解读法律案例,通过喜剧冲突传递法治理念;建立“法治声音图书馆”,收录法官判词、律师辩护词、当事人口述等真实声音,打造“听觉普法”新场景;与音乐平台合作推出“法治金曲榜”,邀请歌手创作普法主题曲,设置打赏机制支持原创作品;征集民间法治传说、民俗禁忌中的法律智慧,编纂《中国法治民间故事集》。他从组织建设、传播创新、市场化运营、教育融合、应急法治、可持续发展六大维度,进行了系统性建言。
特邀嘉宾陈理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邀参加会议,感到非常有意义。教育是立国之本,法治是护国基石。弘扬法治精神,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我们要学法、懂法、用法,以后也要参与到普法的队伍中来。
会议期间,还宣读了《中国法治文化网》华南工作部成立及班子成员任职决定。
整个会议进行得务实而高效。与会同志通过学习北京召开的“中国法治文化网工作交流会”会议精神和易孟林常务副会长的报告,深入了解了《中国法治文化网》诞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与未来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在《中国法治文化网》发展工作中的职责,和如何发动身边资源积极参与《中国法治文化网》的建设,从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拓展法治文化传播的力度和广度。
会议记录:陈梓媚 会议筹备:周凡
供稿:黄祖恒 撰稿:陈荣冠
摄影:江庆春 审核 :张兴翠
责任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