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护者:当“95后”民警遇见“00后”大学生
“小陈sir,我的电脑丢了……”
“小陈sir,我想办理证件……”
“小陈sir,我被诈骗了……”
“叮咚,叮咚……”,伴随一条条手机信息的提示音,广州大学社区民警陈锐城又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陈锐城是一名“95后”,参加公安工作不到3年,入警后,他主动请缨,承担起这片拥有数万名师生的大学城社区警务工作,并探索出一套“线上线下联动、沉浸体验强化、科技手段赋能、师生共建共治”的高校社区治理新模式,用实际行动获得了师生的信任。2025年以来,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诈骗类警情同比下降17.14%,盗窃类警情下降35.29%。
青春守护者:当“95后”民警遇见“00后”大学生
作为广州大学城师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围绕广州大学的各项社区警务工作自然颇具挑战,以至于陈锐城作为大学城最年轻的社区民警,在他刚到社区的第一天,有老师提出质疑:“陈sir看起来和我的学生没什么区别,他能行吗?”
“要守护好他们,就得先理解他们、融入他们。” 陈锐城深知自己面对的“00”后大学生们,思维活跃,有“互联网原住民”之称,但社会经验又相对匮乏。于是,他以便装的姿态活跃在学生食堂、篮球场、社团活动,与同学们交流,了解大家的网络社交、购物习惯、兼职经历。
正是在这些近距离的接触中,他敏锐地捕捉到学生们对科技产品天生的亲近感,对沉浸式体验的浓厚兴趣,以及更愿意接受同龄人传递信息的特质。这些观察,如同散落的珍珠,逐渐在他脑海中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套社区警务新策略——以科技为矛、以体验为盾、以青春联结青春。
例如,为了做好反诈宣防工作,让学生们对诈骗有真切体会,进而产生“防骗免疫力”,陈锐城依托广大警务室打造了一个高校社区反诈教育基地“醒诈体验馆”,集“警情通报区”“视频教育区”等功能于一体:体验馆内,视频教育区用于播放反诈宣传视频,警情通报区通报本校警情,体验馆打卡区用于记录台账,反诈知识答题区检验学习效果、反诈工作区进行反诈内容创作,为师生提供沉浸式反诈学习体验……
陈锐城还会邀请事主来到体验馆深入学习,通过看视频、听讲解、识案例、做题目等多种形式、强化劝阻学习效果,提升宣防的直观性和冲击力。有一次在社区走访中,陈锐城发现一名同学频繁地找同班同学借钱用作投资理财,其辅导员已经进行多次反诈教育,但这位同学还是不相信被骗。
陈锐城得知此情况,立马邀请该同学前来“醒诈体验馆”——
“这些都是常见的诈骗手法,所以你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个骗局,所幸你没有给对方转钱。”
“好在及时到醒诈体验馆学习……骗子真的太可恶了!谢谢小陈警官!”听完讲解的同学表示将不再往APP上继续投钱,辅导员也对陈锐城的有效劝阻表示感谢,这种“体验+劝阻”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劝阻成功率。
“庆园AI小警”:永不疲倦的指尖卫士
时间来到AI应用大爆发的2025年,一个晚上,在警务室的办公电脑上,一篇主题为数字警察打造基层现代警务新模式的文章吸引了陈锐城的注意。从那以后,陈锐城便开始了解它的运作原理,从网上查阅相关材料。原来,这个“数字警察”可依托企业微信账号搭建,接入知识库即可完成简单的AI问答,然后推广给目标用户使用。
基本原理已清楚,接下来是想法如何落地。在和广州大学的沟通中,陈锐城得知学校已有现成的企业微信,且师生都在使用,可直接省去推广的步骤和成本。
关键是第二步,如何保证知识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陈锐城联系了学校相关部门,从专业角度、从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入手,进行问题和答案设计的设计,目的是解决学生日常最常见的问题。
那如何知道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陈锐城直接找到目标用户,也就是学生们,让他们发散思维,尽量提问自己关切的、关注的问题,由开发团队来完善答案。整个测试阶段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各类关键问题100多条。例如:在大学城外卖丢失怎么办、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怎么办、如何补办身份证等。
通过不断训练,这个AI日益匹配广大社区的社区警务管理需求,经过陈锐城与学校保卫处、广州大学网络中心的头脑风暴,最终为它起名为“庆园AI小警”。
“庆园AI小警提醒您,近期机票退改签诈骗高发,请注意辨别……”
“庆园AI小警提醒您,请锁好自行车,看管好自身财物……”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庆园AI小警’成功推向全体师生,学生们有问题都会在这里反馈。”陈锐城兴奋地说道。
自“庆园AI小警”上线以来,已成为了师生触手可及的“安全顾问”,点对点解答师生咨询超过1000次,内容涵盖反诈劝阻、证件办理、失物招领、反诈宣传等,高效便民的线上服务渠道,逐渐助力建立起深厚的警民互信。
“天眼”反诈:无人机编织立体防线
技术助力基层警务远不止于此。番禺公安分局小谷围派出所是全市警用无人机建设试点单位,陈锐城作为项目负责民警,带领团队积极探索警用无人机在社区警务中的应用,为社区平安建设添新翼。
陈锐城认为,守护大学城这片青春之地,若只靠老办法贴海报、喊喇叭,早已无法穿透年轻学子们被信息层层包裹的内心,经过思考,他萌生了“无人机+反诈宣传”的酷炫创意,即将无人机悬挂反诈标语,并在机身上固定挂载大喇叭,投放在学校开展巡航宣传。
“近期冒充某平台客服诈骗高发,凡要求共享屏幕操作转账的都是骗子……”陈锐城带领着无人机小分队,操纵机器于下课高峰期,在人流密集场所播放语音。简短、有力的空中喊话,声音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成为校园独特的“反诈广播”,让防范知识更加“声”入人心。
夜晚,当反诈无人机缓缓降落在警务室外的空地,手机屏幕上,“庆园AI小警”仍在无声地扫描着校园网络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智多星”陈锐城的守护仍在继续。
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