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防并举,坚决扫除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一一法治小说《忍辱负重》读后感
《忍辱负重》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20年代初,平原市公安刑警侦查破案、打击黑恶势力的精彩故事。
“平原刑警故事多,一讲就是十年歌。”
我的理解:“故事多”强调在平原地区的刑警有着丰富多样的经历和故事。刑警在公安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案件,这些案件充满了悬疑、紧张、刺激以及人性的复杂元素,所以说故事多。
这里的“十年”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这些故事可以讲述很长时间(本书讲了四十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积淀,就像一首传唱很久的歌曲一样,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刑警工作的酸甜苦辣和他们所经历的岁月的故事。
本书主人公江岳,应当是作者的化身:1981年考入省人民警察学校,1983年警校毕业后,分配到伊水县公安局,即投入全国第一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之中,先后在大庙、木马桥、个木乡派出所参与侦查刑事案件,1985年入党,1987年调入县公安局刑侦大队,1991年提拔为刑侦大队副大队长,1993年任大队长,几年后调入平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工作。
2001年至2002年第一次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原市公安局成功摧毁了黄怀透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团伙。为此,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先进集体,专案组荣立集体一等功,江岳等五名专案组成员荣立个人一等功。
2002年12月,市公安局着手侦办部督“12、10”专案。专案组侦查发现:“陈氏四兄弟”纠集一伙社会“两劳”释放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盗掘古墓倒卖文物,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形成黑恶势力有组织犯罪的“龙头老大”。决定将部督“12.10”文物案与“陈氏四兄弟”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并案侦查。
2004年4月,局长章太(一位从基层刑警干起,一直干到市公安局局长),副局长李学(兼刑侦支队支队长),刑侦支队重案大队大队长江岳,被诬告陷害,均被调离出局:章太任省人防办主任,李学任市政法委调研员,江岳“双规”后任高新区公安分局副政委。他们忍辱负重,在逆境中刚正不阿,于2005年开始实名检举揭发举报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并积蓄力量,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明确目标,坚定信念,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处处彰显刑警本色。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2018年至2020年,中央部暑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020年,章太被省委任命为平原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兼市公安局局长;江岳调回市公安局,任刑侦支队支队长。2023年夏,称霸平原市陈氏四兄弟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团伙被摧毁,部督12.10案成功破获,从此,云开雾散。
中国现代化法治建设中,如何铲除横行霸道的黑恶势力?读了“忍辱负重”后,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必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改开以来,全国性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共有三次:第一次是2000年12月至2001年10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首次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二次是2006年2月,中央政法委部署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次是2018年1月至2020年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之后转入常态化阶段。实践证明,没有严打方针,就没有震慑力,就没有长期以来打击黑恶势力的辉煌战绩。
二、必须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坚持专群结合,历来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克敌制胜的法宝。贯彻群众路线,形成强大合力,能精准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必须完善法律体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黑恶势力的定义、特征和责任追究机制,为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四、必须加强情报收集与线索排查。
建立情报研判机制:通过多渠道收集情报信息,建立情报研判机制,对黑恶势力的活动规律、组织架构和犯罪手段进行深入分析,为打击行动提供精准指导。
全面排查线索:对所辖地区、行业、领域的涉黑涉恶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分析,摸清底数,确保对黑恶势力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打击锋芒始终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涉及基层政权、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黑恶势力。
五、必须严惩“保护伞”。
对充当“保护伞”的国家公职人员,要强化监督,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从严查处,绝不姑息;健全政法机关、业务主管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信息互通、同步介入、结果反馈机制,压缩“保护伞”的生存空间;对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必须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刑侦队伍。
刑侦队伍应当是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只有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侦查、会办案的刑侦队伍,才能开创高水平的刑侦工作,才能充分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神圣职责。
作者简介:刘树根,公安部监管局巡视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顾问
编辑:易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