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座桥
炎炎夏日,“四史”学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我阅读了《上海改革开放史话》一书。当读至“黄浦江上跨彩虹”一节时,心中产生了别样的感叹。
对于杨浦大桥,我有着特殊的亲切感。
以前的家,就在杨浦大桥下。
那时,住在靠近歇浦路摆渡口的一幢老屋内,和附近的小伙伴上学、放学、玩耍,也不止一次地抬头仰望那座高不可攀的大桥:白天,它厚重、沉稳;夜晚,它灿烂、炫丽;碰上雾雨天气,桥顶还会没入云雾之中,仿佛耸入仙境,连接起天上楼阁。
想在上面走一走,成了伴随幼时的我成长的一个愿望。
后来,小学毕业,老屋拆迁,我也搬家了。再后来,长大、工作,屡次路过杨浦大桥时,却再也没有以前仰望的感情了。
本以为和杨浦大桥的“缘分”仅此而已。没想到,它“认识”我,比我认识它更早。
据父亲说,在我小的时候,他带我上过一次杨浦大桥参观,那时桥还未建成。在参观的时候,调皮又好奇的我对着还躺在地上的“楊”字踢了一脚。
对此我完全没有印象,毕竟那时的我还不到4岁,父亲还能很轻松地把我抱起。
知道这件事后,我非常遗憾。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可能只有我经历过的瞬间,它并不存在于我的记忆里,连同当时的心情、感受,统统简化为身边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和略带戏谑的谈资。
但看了此书,我释然了:它虽然不在我的记忆中,却真切地成为了大桥的记忆、时代的记忆,即使只是一弧最不值一提的涟漪。
如今,我才算真正地“认识”了杨浦大桥。
当初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交通便利,更要考虑浦江水道、地质、气候、环境、制造能力等因素。在综合考虑、比较了各种条件、方案之后,以林元培为首的设计师们选择了一跨渡江的斜拉桥这一颇具挑战性的方案。在克服了技术、材料等难题后,仅历经两年5个月,大桥在1993年9月15日便顺利建成,并于当年的10月23日通车。
杨浦大桥虽然没有南浦大桥“第一桥”的历史地位,但是它是当时跨度最大的斜拉桥,长达602米。两岸两座高208米的桥塔用256根拉索将桥稳稳吊起,成为黄浦江上又一条巨龙。这些数字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与汗水。——能站在桥上调皮,已经不啻于是个奇迹。
它不单单是一座桥,更是上海改革开放的缩影:开发浦东,交通最为基础、也至关重要,它为浦东的腾飞增添了一双翅膀;在建造过程中,向亚洲开发银行申请了贷款,体现了改革开放中大胆探索的思想;它的建成,更是带给日后徐浦、奉浦等大桥的宝贵经验,助上海更上一层楼。
无怪乎伟人赞叹:“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时过境迁,不仅浦江两岸已经横跨了12座姿态各异的大桥,中国也建成了令世界惊叹的粤港澳大桥,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作为“前辈”的杨浦大桥,见证了上海发展许许多多的珍贵瞬间。上海的各项成就,有它一份“功劳”。
现在过江,选择有很多,杨浦大桥不再那么“重要”,但是,它依然发挥着一项作用:“连接”上海的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
桥如此,人亦然。
我们这一代青年,虽然没有吃过父辈的苦,但也是改革开放从起步到成熟的经历者与奋斗者。所以,我们能发自内心地为上海这座城市感到骄傲,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而且这份骄傲和自豪,已经深深地融进了记忆里、血液里。
我选择投身公安工作,选择担起守护这座城市平安的职责。因为上海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前辈公安人热血与汗水的灌溉。如今,这份责任落在了我和我的同龄人的肩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承发扬前辈精神,继续守护这座现代化、平安宜居的城市。
我希望,“桥”的那边,是一个更美丽的上海,一个更繁荣的中国。
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习总书记对上海的要求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也就是说,这本《上海改革开放史话》将越写越长。
而我对此书的阅读,也只是“暂告一段落”。
作者简介:蔡多闻,现供职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金桥出口加工区治安派出所,分局文学社社员。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