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警苑新作

寻找上海味道

来源:琴心雅集 作者:朱洁

微信图片_20191120115911.jpg

历史总是会带来些什么,又带走些什么。

上海,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城市。1842年被开埠之前,也许谁也不会想到,当时的一个小小渔村,如今却是跻身世界前列的国际化大都市。近2个世纪的变迁,这片土地上的人来来去去,走走停停,凡在这片土地上停留过的人,一定都会对片土地记忆深刻,听他们的故事,一定是各有其味。

若追溯上海文化——海派文化的形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始见雏形,那时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欧派建筑矗立上海,兴起花园式洋房;西式服装融入中国传统服饰——海派旗袍的诞生,让上海女人们尽展曼妙身姿;江浙语言在上海交汇,吴侬软语的上海方言成形于百姓的口中,已逾百年;茶馆、酒馆不再各领风骚,在咖啡馆点一杯咖啡成了时尚人士的新捧;去戏院听戏不再是唯一的娱乐选择,电影院、舞厅吸引了追逐时髦的年轻人。时至今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是能让人细说一二,就连当时灯红酒绿的光照下,大批烟馆、妓院充斥着的污垢一角,同样也是上海历史上的一部分。

微信图片_20191120115917.jpg

时间的车轮是不停歇的。九十年后的今天,上海站在了一个新高度。大片低矮砖瓦结构的平房已几乎不见,高耸入云的钢筋混泥土大楼鳞次栉比,国际知名建筑师都希望将自己的建筑作品留在中国土地上;曾经污垢的角落也被冲刷干净,音乐厅、话剧院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爱好,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许多大牌明星有机会在上海的大舞台一展华姿。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上海传统文化有些招架不住了,走在大街上,曾经的吴侬软语已不再是主流,英语成为每个孩子从小必修的课目;茶馆,在追求独特个性的咖啡馆的冲击下显得毫无招术,只得步步退让地盘,险居一隅;旗袍在日新月异的日系、韩系服饰市场中显得单调乏味,渐渐淡出了女性的衣橱;同样,传统戏曲缺乏后继传人,传统手艺无人问津,有位剃头师傅感叹曾经为拜名师学艺,起早贪黑连干三年杂活才得师傅一技,如今年事已高,儿孙不愿受这份苦,花钱请人当学徒传手艺,都吃力的很,感叹之余也只能感叹了。上海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但上海的“味”儿淡了。

微信图片_20191120115920.jpg

形势似乎颇为严峻,为重振海派文化,文化部门打出了“组合拳”,公交报站启用普遍话、沪语两种语言;电视台专门开辟沪语节目,主持人被要求穿着各式旗袍;诗词大会、沪语比赛作为上海文化品牌进行得如火如荼;餐饮行业,各种馄饨店、面馆、小吃店都打出了“老上海”的金字招牌。然而,再多的电视节目并没有使孩子们说更多的沪语;旗袍的款式虽然不断改良,但其内敛婉约柔美的服饰个性,与大街上高大气派钢直的各式大楼相比显得自信不足;坐在号称“老上海”餐馆里,吃着一碗猪油小葱的面或馄饨,菜品确是上海本味,但饱腹之余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漫步在南京路、梦花街、城隍庙、武康路,曾经老上海繁华街道,如今同样游人如织,熙攘的人群汇集四方来客,繁华依旧,但觉索然无味。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上海味道,还能找到吗?

微信图片_20191120115923.jpg

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档节目给出了提示:一位评书表演者经常去同一家小店吃一碗面,老板是上海人,他说老板做的面地道,为了满足这位饕客,老板还亲自下厨做了一碗在上海已经绝迹的阳春面。旁人问及面条究竟地道在哪里?这位饕客笑答,面条哪里地道其实他并不清楚,在这家店吃饭,和老板像家人一样“嘎讪胡”、聊家常才是他钟情此店的真正原因,这在那些装修豪华、标准服务的大饭店里是不可能有的,他说,这才是真正的“米道”。无独有偶,一位短卷发、身材微微发福、衣着朴素的上海阿姨,在弄堂里经营一家小饭馆三十余年,食客络绎不绝,一些老食客说,老板娘是个热心人,自家有点烦心事,跟她说说她也不会嫌烦,有时没准还能帮上一把,很有亲切感。许是有了这份心情,让只是简单的家常菜也格外美味。生意红火了,有人劝老板娘多开分店,多赚钱,老板娘只是说,这家小店是父辈传下来的,以前住房拥挤,开炉灶做饭都是耗费心力的事,有了这家小店,帮忙解决一些邻居的吃饭请客的问题,因此都是些家常菜,收费也不高,食客大多是邻居,大家开开心心地来吃饭,互相问候,互相说着各自家长里短,时间长了,邻居家的亲戚竟也成了老板娘的熟人,邻里之间其乐融融,赚钱并不是她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191120115926.jpg

这样的上海“米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时间倒推几十年,当时数百万人蜗居在石库门、“两万户”的民居里,虽说是门对门,但却是在同一屋檐下,居住面积实在太过狭小,吃饭、洗漱、欢笑、吵架,都瞒不过整条弄堂的人,整个一条弄堂过得像一家人似的。如今,可能连邻里间姓甚名谁都不大清楚了。寻味之路还要继续……

走进单位旁的一个上海老字号小吃店——大富贵(这样的店名今后一定不会再有),地道的上海饭店,如今服务员已是清一色的外来人员,工作服始终是老上海饮食店最老式的白色棉布上衣和裤子,菜品几十年不变,但奇怪的是,无论周边饭店数次翻新,花样百出,却始终无法憾动这家“老店”的金字招牌,即使有食客报怨菜品太老套,可最终还是会落座就餐。通过数次实地观察,这家饭店确有不同。以前菜品完成后放在餐台上,由食客自行取餐,但遇到年迈的老者,店员都会主动将老者搀扶到座位上,再帮忙将餐食送到。有些食客进店都会主动与店员打招呼,聊上两句,店员们也自然应答,毫不刻意,似乎是亲戚来串门,有带着孩子用餐的食客,店员也会逗逗孩子,孩子哭闹,也帮着哄两句,食客之间遇上了,也会热情地打招呼,“嘎早就吃啦”“最近伐看到侬嘛”,在店里就餐,总有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如同在自家饭桌吃饭,虽然耳边有普通话,也有上海话,但也丝毫不影响那个“味儿”。

站在今天,想象再两个世纪之后的上海,也许到那时会模糊了地域,模糊了语言,模糊了习惯,一切会变得统一,变得新潮,相信只要褒有心中那份亲切,上海的“味儿”依旧还在。

微信图片_20191120115931.jpg

浦东公安文学社出品

 

 

微信图片_20191120120147.jpg

 

作者简介:朱洁,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六里派出所文职辅警,热爱文学,作品来源生活,忠于生活,散见于各类杂志、报刊、网络中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