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警苑新作

我的羊“司令”梦

来源:网 投 作者:邓 政

记忆中,父亲好像除了忙农活外,余下时间就在放羊每当看到父亲挥舞羊鞭,羊就成群队乖乖行走路上的情景,便觉得父亲似个指挥作战的将军我就一心想当个羊“司令”,像父亲一样神气。

可惜不久我就离乡在外读书,后来当兵,现在当警察独在异乡为异客,工作琐事重重,还顾得上羊“司令”的梦想。不过,每次从外地回家,总会陪父去放羊,去的次数多了,发现想当个羊“司令”也没那么容易,单凭父亲下面这些羊知识,就够我学很长时间了。

借习知行。父亲说养羊如养儿女,需知其秉性,才能养好。父亲对羊的熟悉程度甚过子女家里有几只羊,每只羊羔的母亲是谁黑的、黄的、花的、灰的各有几只肥的、瘦的各有多少走得慢的跑得快的爱叫的抬头的埋头的嘴馋的懒散的……羊的千姿百态与诸多习性,父亲一清二楚,说起来如数家珍。父亲不穿白大卦,但对羊医学还是有点专业的,用听、看、摸的法,每周给羊做一次常规体,把每只羊的四肢百骸、五脏六筛查一遍,看看有没有血皮胀、生瘊子、烂蹄子、灌耳底之类病症或病灶,有则治疗,无则预防,保证每只羊上得了路、进得了山、吃得了食。

借地放行。父亲大字不识,从未读过《孙子兵法》,不知“天时、地利、人和”之论,却天生深谙用兵之道。父亲运用“地利”条件用得最好,能从“羊吃百样叶草,蜂采百种山花”俗语中,悟到“羊之所以上路进山跑得快,是因为想吃好吃的叶和草”这个道理,据想到借助地形地物来放羊的妙招。放羊之前,父亲会像侦察兵一样,先去察看荒山几座,山岭几道,植被和青草好不好,庄稼多不多,有无地下暗洞等具体情况,清楚了这些,羊群进了山,父亲就找个地方休息,过小段时间测算一次,就能知道羊群大概在山中什么位置,会不会偷吃别人庄稼,有没有失蹄掉洞的可能,如有可能再去看看。

借鞭群行。父亲认为:羊不成群的主要原因是性格不同,要想达到“举鞭能让三五十只羊集队前行”的境界,必须要练好赶羊的吆喝声和用好羊鞭,羊才会听自己的指挥。所以,父亲赶羊上路时,就高呼“走雀”、“嘞嘞”、“得嘶”等吆喝语,喊声时常震颤山谷,隔山都能听到。羊行路上,时而一字摆开,时而拥挤相走,时而东奔西跑父亲对症下药,把羊鞭高高舞起,对离群独行之羊,挥鞭圆形打下,逼着羊归群;对忽左忽右乱跑的羊,挥鞭半圆形砸下,驱赶羊进入道路中间;拖拖拉拉走在后面的,挥鞭向前直击,鞭子发出“碰碰”响声,迫使掉队羊跟上队伍。这样,时间长了,羊听到父亲的吆喝声,见到父亲挥舞的鞭子,便知其意,赶羊群行就不成问题了。

借哨合行。父亲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羊群进山,难于做到人与羊寸步不离因为这个原因,村里一些放羊的人,自己的羊跑到别人地里吃庄稼都不知道,甚至出现傍晚归家找不到羊的情况。针对这类问题,父亲探索出“借哨合行”的简单管用的办法,通过哨声呼唤,把山中自家的羊群到身边。这个办法是喂羊盐巴时想到的,父亲发现每次给羊喂盐巴,只要唤几声“盐巴噜噜”,羊就成群来到面前等盐吃,于是想到用“哨声”代替人工“呼唤”买了个哨子,每次喂羊盐巴就吹哨,时间长了,羊形成习惯,不管何时何地,只要父亲哨子一响,羊定会一个不少地来到身边,父亲就可轻松将羊赶回家。

如今,父亲离六年多了身在异乡当警察的我,每次吃羊肉食品,或在电视上看到养羊之镜,或下乡见到羊群,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羊“司令”梦,想起父亲放羊的招数,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想起父亲抚养我们兄弟姊妹的那些艰难岁月。

父亲,如果你还在世,我宁愿不要工作,回家跟你好好学习养羊,陪着你当个羊“司令”!。

 

邓政1.jpg

作者简介:邓政,笔名夏龙,文山州警察协会副主席。系云南省音乐文学会员、云南公安文联会员、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中国原创歌词网会员、华夏诗歌新天地网会员。作品散见于《全国公安文联网》《中国公安精选文学网》《中国诗歌网》《中国原创歌词网》《华夏诗歌新天地网》《战旗报》《鸢都报》《云南警察文学》《云南法制报》《含笑花》《文山日报》《七都晚刊》等网刊,曾多次获奖。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