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警苑新作

海桥往事

来源:网投 作者:刘俊杰

海桥村,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最南,因村里有座“海木桥”而得名,作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下的一个小村落,鲜有人知,虽不到“无人问津”,但村内“鸡犬之声相闻”,清新宁静的景象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然而相比安逸简朴的生活,海桥村民却每过几年就要面对一件“闹心事”——洪水,虽说上海的地势没有让洪水如吃人猛兽一般,但据我爷爷说,当年的海桥村村民都是以农为生,每次洪水倒灌入田,海桥村的农民们就要苦苦哀叹一整年。

说到我的爷爷,刘银海,一个老共产党员,是村里的大队长,村里人都管爷爷叫“刘队”。

在爷爷每次讲到海桥村水患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个早已不复存在的“警务站”。1977年,改革春风拂进海桥村,政府决定开垦大治河永除水患,党员带头和村民一起用双手开垦出了如今的大治河,再无水患的同时,这也成了海桥人民那个时代的印记,成了他们一辈子无法比拟的骄傲。而大治河的中心,有那么一个警务站,故事的高潮就是从这里开始。

据说海桥村第一个警务站是当年开垦大治河的时候,由于人数众多,政府为村民人身安全而搭建的一个茅草棚,后来因为海桥村民风淳朴,警务站也自然而然成了方便村民休息的地方。警务站里只有一个警察,叫“老方”——一个中年的瘦高个。爷爷每次提到老方,都会感慨地念道:“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老方刚到警务站时,还有一个小插曲。

老方不太爱说话,老是黑着脸,喜欢拿个铁质的大茶杯在警务站坐着,看来来往往的村民,也不爱搭理人。爷爷身为海桥村队长,每天操心的事特别多,有一次,在傍晚统计受损工具时,爷爷发现早上十多个断了的铲子居然都被修好了,而且修得严丝合缝,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是老方中午坐在警务站的草席上修的。村民得知了老方的这“独门手艺”,每次工具坏了都笑着直接去找老方,老方依旧黑着脸,但从来都是来者不拒。后来为了让村民中午得到更好的休息,老方还常常借故离开警务站,拿着那个铁质大茶杯,独自找个树荫下站一会儿,就那么看着静静休息的村民们。

老方这份默默的“善意”很快拉近了这个“黑脸”警察和村民们的距离。有时候村里人看见偶尔躺在树底下休息的老方,很有条理地折叠好警服放在身上,还用一只手紧紧搂着,就会开玩笑说:真像个“干净姑娘”!老方却也从不与人争辩这个“新绰号”。

就这样几经寒暑,大治河挖通了,洪灾消除了,警务站也随之沉入大治河河底。爷爷说,他从此也就再没见过老方。 

爷爷“刘队”退休后,就开着他的“敞篷”三轮车,带着我满世界玩。对于年幼的我而言,这个世界就是海桥村,大得无边无际,或许我的乡愁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萌生的。

直到我5岁那年,工程车一辆一辆地进入了我的世界,在我兴奋的同时,海桥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修桥修路开始了。

而在要修的航都南路——曾经的无名路上,经常因为道路泥泞发生事故,于是路边又建起了一间“警务站”。我那时十分惧怕那个警务站和里面的人,因为大人们总是说,如果我不乖、不听话就会叫里面的“警察”把我抓走,而我对此也一直深信不疑。

有一次雨天,村里原本糟糕的路况开始变得更加复杂,爷爷接我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一辆侧翻在地的摩托车,一个中年人坐在路边,整条右臂上的衣服都磨碎了,隐隐渗出血迹,他头低着,无法看出表情,但我看见他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地上摩托车的轮胎还在旋转。围观的村民哪见过这场面,个个手足无措,交头接耳,却没有一个人拿得出主意,眼见伤者流的血越来越多,颤抖得越来越剧烈……这时候,爷爷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一脚“开动”了三轮车,我也被久违的“推背感”吓了一跳,只见老头弓着身子、用力地蹬着三轮车的踏板。我在他白色的破背心上,看到除了奶奶缝补的两个补丁,还隐隐地看见了“刘队”二字。那是我乘坐过的最快的三轮车。   

三轮车很快在警务站门口停下,刚停好车爷爷就冲了进去,很快两位身穿绿色制服的人跟着他奔了出来,他们迅速发动了一辆小汽车,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一脚油门冲了出去。这风驰电掣的一幕幕,直看得我这个幼小的男孩目瞪口呆。故事最终以抢救及时完美收尾,而我爷爷“刘队”却因为没来得及送孙子回家吃晚饭,被奶奶狠狠骂了一通。而在我心里,对一次对笔挺的警服和闪烁的红蓝灯,有了清晰的印象。——那大概就叫“酷”吧,于是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崇拜”的种子。

在改革浪潮下,海桥村的路通了,大治河上的桥修好了,以农为主的村里迎来了工商业,繁多的工作岗位让村民们开始转行,物质生活也大为改善。一波波年轻人离开海桥村去镇上买房安家,留下老一辈和一批又一批的务工人员成了“新海桥人”,村里原本简单的人员构成变得复杂起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开始上升。这让紧挨着海桥村村委会而建的新警务站总是人满为患。

那年,我刚上大学,爷爷陪我来居委会开证明,没了那辆记忆中的三轮,电瓶车还真有点慢。一来到居委门口,我们就看见十多个村民围在一起,其中两个人,正坐在木板凳上争吵,隔开两人而坐的是一名警察,笔挺的警服,警徽下的白发,一张严肃的脸。一位村民看见爷爷来笑着起身,一句“刘队,你怎么来了?”让我的目光一下子从老警察身上挪开,看向眼前这位同样满头华发的老人,突然我心中发酸,爷爷真的老了,但“刘队”还是“刘队”。爷爷和老警察点头示意,很快,一桩“误踩西红柿”案在双方各自满意的结果中圆满结案。

时光流到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海桥村村民从生活温饱的物质追求,慢慢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在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后,海桥村的土地上没了工厂、没了喧哗,又回到了昔日清新宁静的景象,一切恍如隔世,祥和而美好,只不过如今再也不见了“警务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每次清明回海桥祭拜爷爷,踩着自行车在海桥踏寻儿时的记忆,也再也没有“刘队”的身影。

从村头至村尾,凡显眼的位置上都有属地派出所民警的照片和联系方式,每天24小时,也总有巡逻警车的红蓝警灯,许多转角口,也安装了“天眼”。此情此景,让我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也终于明白了:警务站不是没有了,而是修在每个人身边,就像我记忆中的那个身影一样。

月朗星稀,一位身穿藏青色制服、头顶国徽、腰间配92制式手枪的警察,正威风凛凛地站在上海最繁华最璀璨的东方明珠塔下。他,就是我,曾经海桥村那个无数次在心里向往过警务站的男孩。夜色下,我再次遥望海桥村的方向,心中一片平和与宁静。此时,耳边传来队友熟悉的声音:“刘队,我们准备好了,开始吧!”

 

微信截图_20181205104213.jpg 

作者简介:刘俊杰,供职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特种机动队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