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警苑新作

木槿花开

来源:网投 作者:王德才

2016年5月底,到南国厦门参加全球水产冻品行业大会,入住的厦门荣誉国际酒店,就在海滩边。清晨,我照例坚持我已有近三年的晨练。沿着环岛南路,在20多度的温度下,我“享受”着海边略有海腥味的热风,不一会,便大汗淋漓。在擦拭迷离双眼的汗水时,前面迎来了木槿树。

    木槿,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好奇的是这里的木槿树当作了绿化带,有一米多高、一米多宽,修剪得整整齐齐,这在都市中不常见,上海,只是近几年开始在马路边栽种,但更多的点缀而没有作为绿化带的。更让我好奇的是这里的木槿已经大面积开花,而上海的木槿花,我分明记得是在6月底才开,为验证自己并没有“老糊涂”,回上海后,我在几乎天天去晨练的上海共青森林公园里,特意仔细看了看木槿,木槿的枝头,至今花蕾都还没一个,看来,南国厦门的木槿花,比起上海,要早来了近个把月。

    木槿花,没有石蒜的妖艳,没有月季和玫瑰的多彩,没有薰衣草的浪漫,木槿花虽然也有纯白、淡粉红、淡紫、紫红等颜色,但共青森林公园里的木槿,数量不多,也不集中,观赏性自然不是太高,在景点和花卉的数量、品种洋洋洒洒的公园中,很难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更不要说青睐了。但是,我却对木槿情有独钟。

    出生于上海郊区农村的我,对木槿印象很深。上世纪70年代以前,农村种植木槿很是普遍,在吃饱饭都是奢望的年代,种植木槿可不是为了绿化或美化环境,而是因为它可以用来做篱笆,多用它来围起一点点小的可怜的自留地,当时的自留地一般只种些蔬菜,只能自用而不能出卖,否则就是“资本主义尾巴”,要割掉,要批判。由于那时的木槿多用作篱笆,有人就将木槿叫做篱笆树。至于为什么用木槿而不用别的树做篱笆,没想,没问,也没人告诉我,那时,人小,在农村,见不多,识更不广,以后也就是想当然认为是木槿好伺候的缘故,因为自留地大多在宅前宅后,而宅前宅后的土地,大都不是太好,要么太阴,要么太干燥,要么太贫瘠,而木槿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肥瘦不拘,干湿不拘,寒热不拘,喜光而不怕阴,同时,作为篱笆,容易分蘖但又容易修剪、扦插,也是木槿的一大优点。当然,用木槿而不用木条、竹竿等做篱笆,更多的是因为可以节约人工和材料。

    木槿除了做篱笆外,还有一个实用功能,就是可以将木槿叶和花搓烂,用来洗头。那年代,肥皂也是稀罕物,农民没钱买,即使有钱,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而要凭票。那时,农民衣服大多用粗布土布做成,干农活衣服又容易弄脏,洗衣很费肥皂,凭票供应的那点肥皂往往不够,这时,木槿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用搓烂的木槿花和叶洗头。女人的头发长,易沾灰,加上女人爱干净,洗发自然也比男人勤多了,如果几天连着阴雨后,明晃晃的太阳出来了,农活又不多,休息时,我的姐姐和周围的老老少少女人们,一准来到宅前宅后的木槿树边,连叶带花,大把大把的撸下来,围着水井,用手搓烂,直到搓出泡沫,敷在头上当作肥皂洗头。洗头时,有自己洗的,有大帮小洗的,也有相互帮着洗的,嘻嘻哈哈,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有点过节的气氛。这样的洗头,效果不比当时的日用肥皂差,省了钱,又图个热闹开心。

    1978年初春,通过 “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我离开了乡下进城念书后,才知道普普通通的木槿除了做篱笆和洗头外,还有更大的用处。美化环境,多点色彩悦目再赏心自不用说,保护环境,能吸附有害气体,木槿享有“天然解毒机”的美称,因此,现在用木槿花做公路两边行道树的,也逐渐多了起来。另外,木槿花还有食用保健价值,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C、氨基酸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可以用来做菜,凉拌、炒制、煲汤皆宜,木槿花汁还有止渴醒脑的保健作用,作为高血压患者的我,更是对木槿花汤难以忘怀,因为常吃对高血压有食疗作用。木槿的花、果、根、叶、皮都可以入药,对现在常见的“富贵病”胆固醇过高和腹泻、气管炎、神经性头疼等毛病有疗效,因此,说木槿全身是个宝,确实一点不夸张。

木槿,无论从叶、从枝,还是从花,没有任何出挑之处,因此,在老家时,从来没认真看过它一眼,书念多了,方知普通的木槿其实并不普通,后来,每每看见木槿,看见木槿花开,我总怀有一种莫名的歉意,木槿上寄托着的乡情和乡愁,也就愈加浓郁。

 

头像.jpg 

作者简介:王德才,上海市公安局《人民警察》杂志特约作家。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张国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