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风景——我眼中的赤目四十八瀑布
对日本瀑布的印象,源自17年前到阪大求学,当时我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医科大学)与日本大阪大学国际交流学者身份前往的。由于身份的关系,所以交流的不仅仅是学术,还包括当地的风土人情。当时阪大病院院长荻原俊男教授邀请我去大阪周边的瀑布一游,两个小时车程到了目的地:是一个孤立的落差只有5、6米的小瀑布,当时还没有手机拍照,周围的日本人都纷纷架起专业拍摄的摄影机,对着一个角度反复拍摄,还连连感叹:美极了,真是太美了!这有什么美的?早就见识过大中华壶口瀑布的我认真地腹诽……
17年后的2018,重游日本。8月的天气实在太热啦,日本电视里反复播放已经热死了一百多人;电力公司号召大家不要省电,电费已下调,提倡国民开足空调;大中午逛东京皇居,有管理员会专程跑过来提醒不要晒太阳,请走阴凉地……听说山里能比市里凉快5度,一行人纷纷放弃购物,组团往山里跑。导游推荐了三重县名张市赤目町赤目四十八瀑布,据说入选“日本之瀑100选”, 瀑布的实际数目超过48个,名为“四十八”只是形容数量之多。
到了赤目,一下大巴,就有食宿店的老太太们迎出来,请我们进店免费品尝冰水,说今年的日本太热了,大家一定要保重身体;路上遇到坐在石凳上的老太太,问我们哪里来的,说是上海,老太太急忙站起来,边深鞠躬边说欢迎来到这里,念叨着上海人有钱,房价已经高不可攀……一方面感慨阿拉上海就是有名,不过这个名气不知为什么听起来有点着急和汗颜;一方面感慨中日年轻人价值观差异,这是个靠山靠水就可以轻松活的地方啊,居然在这里一个年轻人都见不到,想起两年前在云南旅游,满地都是赚快钱的年轻人,导游不停地宣扬读书无用论,说现在村里没人读大学,就是考上读出来也要失业,还不如直接就职旅游业……哎,鲁迅先生一九二五年在《两地书》里曾写道: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未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没想到,鲁迅先生的话90年后好像依旧在评论今天的现状。
赤目盛产大鲵,祖国盛产大鲵的都是些什么地方——水质上流、山清水秀、没有污染。日本一样。一行人都是搞科研的,文化积淀出的或儒雅或淡定的脸上多少能流转出些许焦虑:有时是通过坐在大巴上还不停传来的电脑敲击声,有时是讲着讲着话突然放快的频率……可是,一进山,呼吸到新鲜空气、看见明媚地被绿色包裹的山、清澈地围绕怪石的水,所有人都似乎被开启了 “幸福体验”按钮,放下所有矜持和包袱开始躁动:有高声呐喊的,宣泄着内心压抑着的能量;有坐在水流间大石上享受身体休息的:捏紧拳头,然后放开,再捏紧,再放开;有做行走冥想的:深深地吸一口气,慢慢慢慢地吐气,空气是如此清新,想象一下,呼进来的都是负离子,吐出去的都是压力……这里也确实是个幽静的所在,没有人为的开发,所有都是自然的呈现。看多了在秀美山水上重修的古镇、人造的热闹,能够有这样保持天然本色的景观,是符合人的多样性需求的。就像人弱小,会喜欢群居;但强大了,会更享受独处一样。
美景确实能够激发人们体内内啡肽的分泌,帮助人们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暂时忘掉上班那点烦心事儿,但在团游中,再多的美景体验,也敌不过友情上的收获。为别人服务是非常赞的全面收获友情的方法。其中,摄影是最具技术含量和审美要求的。每次团游,只要有人扛着专业摄影器材,保证身边美女如云,男性友人想拍照只能见缝插针。照相留念是记忆的延续,多年后,如果不看照片,有时甚至会想不起曾经到过这些地方。翻阅照片不但能让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能激发当时的体验重现:一起走过的路、吃过的美食、做过的事……这时,人类的高层次需求——归属感、信任感和亲密感会源源流出。当今的人,自我太大了,会挡住了看别人的视线,自己也走不出去,为别人摄影,会看到别人,也能帮助自己走出去。
年少旅游只顾看风景,年纪上去了才懂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好的风景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享受风景。景还是那么个景,但人成长了,每次出门看景,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社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生活。
作者简介:徐睿,医学博士,副教授。供职于上海公安学院基础部心理教研室。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张国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