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麦为苞
周末回家,带三岁的儿子到田野上踏青,我指着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问儿子,这是什么?儿子随口说是玉米。
儿子的回答让我蒙了。但一想,也可以理解。因为儿子见过并吃过玉米,但吃过面食却没有见过麦子。
我本想批评儿子是个小笨蛋,但是看到儿子的天真劲,改口表扬儿子真聪明。然后告诉他,这不是玉米,是小麦。儿子马上问小麦能不能吃?我说当然能吃,儿子马上就张口咬住一个麦穗,要亲口尝尝,被我制止了。儿子说,你说小麦能吃呀?怎么不让我吃?我赶紧把麦苗成熟后脱粒晒干,再磨粉加工成面粉,之后再做熟才能吃的过程告诉了他。
第二天,我特意带儿子去面店买面条,让儿子参观了面粉做成面条的过程。
那天在田野上和儿子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我职业病犯了,觉得很有记录价值,便掏出手机仿佛拍新闻照片那样精心拍摄起来,然后配上文字说明发到朋友圈。
朋友圈很快有人评论,有的表扬我儿子天真可爱,联想翩翩,是个文学好苗子;有的说我儿子是个幽默小天才,把小麦和玉米搞成一家子。
细想想确实如此,孩童的一些话有时让你既哭笑不得又回味无穷。几天前,五岁的女儿在电话里要我买香水。我说不用买,家里还有一瓶进口香水,妈妈放着一直没有用。女儿问:进口的香水就是能吃呗?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想解释又无从说起,便告诉她香水千万不能吃。女儿说,进口的为什么不能吃呢,并一定要我给个答案。
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可把我难住了。我告诉她:进口的香水就是不能吃,至于为什么,等他长大了,上学增长了知识就会明白。
孩子不那么好糊弄,非要问为什么。我只好向她解释:这个进口之口不是嘴巴之口,而是从国外购买的商品经过海关口岸之口,所以称进口。我们国家生产的商品卖给外国人叫出口,这种进口和出口的东西不是进嘴就可以吃的。
女儿好像终于明白了,懵懂地点点头。
周末在家,女儿总会拿出几本童话书让我讲给她听。读了一则故事后,女儿还会纠缠再读几个,我烦躁,便借口故事说多了她记不住,要考考她到底记住多少。这一下我发现,给她讲得最多的那第一个故事,她居然差不多会一字不差地讲下来。想想自己孩童时,父母不曾给讲童话故事,当然我也从不会纠缠父母给自己讲故事。那时听故事最多的是放牛时听大人讲天南海北的稀罕事。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
工作很辛苦,回家带孩子同样辛苦,我经常以工作很辛苦为借口回家不带孩子。有一次,儿子进了我的办公室,看到陌生人马上惊呼跑出来,再怎么努力也不敢进去了。这一幕对我触动很大。儿子一直由他妈妈带着,基本不出门,造成孩子怯生,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此,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再以工作忙为借口挂孩子的电话,哪怕听不清楚他说什么,也多说几句。周末回家常带儿子出去走走,享受一下指麦为苞的惊喜,品味一下进口就是能吃的尴尬。
和孩子在一起,我们会保持最纯真的心,远离激烈竞争、纷繁复杂的成人世界。
作者简介:叶明銮,浙江省临海市公安局专职宣传员,市作家协会会员。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