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警一(五百枚勋章温振海)
幸运的油漆
1985年12月22日,邯郸市公安局接到油漆厂报案:该厂被合伙骗走四卡车油漆,价值40余万元。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春芽初萌。长江南北,太行东西,大小企业回黄转绿,初现生机。邯郸市油漆厂沐浴和风,缓缓复苏,正准备伸枝展叶,不想却遭此摧折。如果不能挽回损失,必将使其东山再起的信心凋零枯萎。
可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案,市公安局竟然派刚入职不足四个月的温振海单独出警,不免让油漆厂大失所望。
厂方对诈骗嫌疑人几乎一无所知,既不知道其从何而来,更不知道其要将油漆运往何处,唯一可以提供的,是大卡车的牌照号。
面对这种情况,即便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也难免束手无策,更何况稚气未脱的温振海呢?
虽然被厂方怠慢,但温振海不以为意,仍然认真分析案情。
四辆卡车,均属邢台籍,应为嫌疑人所租用。
若果真如此,要追回这批货物,希望渺茫。因为油漆一旦运达目的地,卡车卸完货便会另寻雇主,这时候即使找到卡车司机也无济于事。即便其可以提供卸货地址,嫌疑人也不可能原地销赃。只要他们将油漆转运藏匿,便无处可觅。
因此,必须赶在油漆运抵目的地之前,进行拦截扣押。
可是,不知道对方消失的大概方向,如何追缴呢?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八个小时,油漆恐怕已在几百公里之外了。
“完了,完了!”油漆厂领导顿时心凉如水,倒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
温振海想,嫌疑人必定认为越远越安全,因此不大可能在本省销赃。运往外省,反而为追赃留出了时间。
想到这里,温振海当即决定,马上赶赴邢台,到车主家中追查卡车去向。
没有办案车辆,温振海租来一辆“天津大发”,与油漆厂保卫科长和一名业务员火速赶赴邢台。
说来也巧,这伙诈骗犯是空手套白狼,连卡车加油的钱也没有,于是协商其中的一辆卡车拐道邢台,回家取钱后,到山海关旁的电池厂与车队会合,再一起出关去往哈尔滨。
保卫科长犯了嘀咕,如果车主家属提供的是假信息呢?
温振海略一思索,说不怕。只要是嫌疑人租用卡车,车主家属提供的信息必定可靠。如果不实,则说明车主与嫌疑人是同谋。
保卫科长纠结不下。
别磨蹭了,必须赶在嫌疑车辆出关之前将其截获!
因为联络不便,根本无法提前联系当地警方协助拦截嫌疑车辆。
只能驾车追击。
可是,邢台距山海关近七百公里,路途遥远且颠簸难行,即便顺利,也要二十多个小时。油漆已经被骗走近十个小时,再不火速追赶,就来不及了。
嫌疑人带车队去山海关,选择邯临路的可能性最大。商议已定,沿路追击。
保卫科长的意见是一边追一边辨认卡车号牌,以便发现后趁早截获扣押,防止夜长梦多。
然而,天黑光暗,辨认号牌困难,“天津大发”只能一再减速。如此一来,与嫌疑车辆的距离必然越落越大。
时间太紧,一分一秒都耽误不起。
于是,温振海提议加速前进,赶在嫌疑车辆之前到达山海关电池厂,与当地警方一同布防,守株待兔!
保卫科长不同意,仍然坚持边走边辨认汽车号牌。而且,“天津大发”司机连续开车几个小时,实在困倦了,也要求减速慢行。
“不能再耽搁了!再说,万一嫌疑车没走邯临路呢,岂不误了大事?”说完,温振海夺过了方向盘。
虽然他的驾驶技术平平,但内心的急迫使他一上车便把油门儿踏到底。“天津大发”突突突,猛然前蹿。
汽车飞驰,窗外是浓密黏稠的夜,黑暗无边。保卫科长和业务员不住叹气,就把黑夜叹成了一团化不开的愁绪。道路坑坑洼洼,极速前进的“天津大发”蹦蹦跳跳。司机心痛自己的车,一再要求增加租金。
到山海关近二十个小时的路程,温振海一行只用了十多个小时。
虽然一路开车狂奔的温振海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不敢懈怠,提议立即与当地警方接洽,争取支援。
但此时,由于意见不合,保卫科长竟与他发生了激烈争执。因为追赃心切,保卫科长执意先去电池厂。
可是,先去电池厂必然耽误时间,而且即使碰到嫌疑车辆,也不敢贸然下手。与当地警方共同布防,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双方各有道理,因此各执己见,相持不下。
温振海愤怒道:“这是在办案,不能意气用事。浪费时间,必然贻误战机!”
保卫科长愤愤不平。
然而,后来的事实让他不得不对这位略嫌青涩的刑警队员另眼相看。
与当地警方一起在电池厂大院布防刚刚二十分钟,三辆嫌疑卡车便鱼贯而入,四名犯罪嫌疑人束手就擒。
想想都让人后怕,嫌疑车辆果然没走邯临路。如果按保卫科长的意见沿途辨认车辆号牌,必然耽误时机,鸡飞蛋打。
纵观此案,任何一个关键节点,温振海如果判断失误,或是犹豫不决,肯定后果难料。
像一茎小荷,温振海头角渐露。然而,真正显露其刑侦天才的,是1986年9月30日发生的一起无头碎尸案。
彼时,距他正式入职仅一年零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