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警一(五百枚勋章温振海)
那是1985年9月1日。温振海警校毕业,背着行李,来到邯郸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报到。
队长简单问了几句,便说:“好,下午出差办案,立即回去准备!”
要办的案子,是一起强奸杀人案。这一去,就是一个月。
从此,温振海的人生,便彻底融入了火热的警营。
第一次出发
1964年12月,温振海出生于邯郸市郊区的西大屯村。温家世代以耕种为业,生活清汤寡水。家里孩子多,日子捉襟见肘。从小随父母土里刨食,历尽艰辛,温振海早已摔打成了一名粗粗壮壮的小伙子。
温振海的叔叔在公安局工作,身着警服,腰挎手枪,骑着“偏三”,来去如风,威风凛凛,全村人十分羡慕。温振海的理想,是有朝一日像叔叔一样当一名警察。
外表毛糙粗犷的“傻大个儿”温振海,其实十分内秀,不单喜欢文学,而且数理化成绩也很好。填报高考志愿时,他全部填写了警校。后来果然被邯郸市人民警察学校录取。
在警校读书期间,温振海成绩名列前茅,尤其是推理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缜密精巧。班主任不止一次地说,温振海天生就是干刑侦的料。
刑警在所有警种中最危险,最辛苦。但是,刑警也最英雄,最本色。而这正是温振海儿时的梦想。
毕业时,市局刑警队正好缺编,温振海幸运地如愿以偿。
上班的第一天,队长就让他出差,是到邯郸矿务局。
一天前,邯郸矿务局某煤矿一名二十二岁的女工,在澡堂洗澡时被奸杀。死者赤裸裸,现场湿淋淋,已被清洗,没有任何线索。
如何破案呢?
温振海启动大脑雷达,一遍遍地扫描着他的知识库。
可是,警校所学的侦查技能,散乱而琐细,像枯瘦的小草,像杂糅的树枝,根本无法搭建完整的侦查构架。
温振海思来想去,不得要领。
煤矿是重工业,不单危险重重,而且劳动强度极高,因此多为男工。女工呢,像葱花,少之又少。地处深山,远离人烟的青壮汉子们,生活单调,体内的荷尔蒙便频频捣乱。有人无法自控,便去扒墙头,偷窥女厕所、女澡堂。虽然矿上一再严格处罚,仍有女工时常哭诉告状。
女工在澡堂被奸杀,有偷窥前科的男工,嫌疑最大。
温振海恍然大悟。
命案审讯,对嫌疑人来说生死攸关,因此结巢安营,严防死守,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缴械。而办案民警呢,则以事实、证据为枪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每一次审讯,都是一场不动声色的心理暗战。
温振海照本宣科的战法太过生涩,以警校优异成绩为支撑的饱满信心,很快瘪了下来。他只能做做笔录。
负责讯问的,是享誉邯郸警界的一位老刑警。温振海在警校读书时已有耳闻。
可是,这位名声在外的老前辈问话竟然忽前忽后,跳来跃去,全无条理。
这可是审讯的大忌呀!而且,每每提到案中细节,他总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温振海性格耿直,出言相告。谁想,话一出口,竟被老刑警严厉制止。
刚愎自用!温振海暗自嫌他不懂理论,甚至觉得他不过是徒有虚名。
此时,老刑警又是一阵骤雨打荷叶般快节奏的问话。
嫌疑人顿时脸色苍白,汗如豆出。要求抽烟,竟被老刑警拒绝了。
不等嫌疑人有所喘息,老刑警又接连讯查。
几分钟之后,嫌疑人已溃不成军,随后便将犯罪事实和盘供出。
奇怪了?!温振海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老刑警的讯问看似无章法,却是最灵活、最实用的妙招。
心理暗战,攻心为上。跳跃式、快节奏的讯问,是为了打乱嫌疑人的思维,使其自顾不暇,难以自圆其说。而含混举证,则可以偏概全,给嫌疑人造成公安人员已经掌握了全部证据的错觉,使其丧失抵抗的信心。然后再一鼓作气,狂追猛打,使其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案中的细节呢,则必须保密。如果嫌疑人说出某个局外人不可能知道的细节,便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其为作案人,审讯有的放矢,胜算大增。
而嫌疑人提出抽烟喝水等要求,恰恰说明其心理防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一旦予以满足,便给了对方重新思考、建立心理防线的机会,往往会使审讯工作形成被动。
温振海愕然大惊。课堂知识的条分缕析,与实际案例的盘根错节,根本无法对接。
温振海入职的第一堂课,受益多多。而让他更加刻骨铭心的,是从这起案件中,读懂了法律的威严和文明——注重事实,证据为王。
虽然被害人是一位善良无辜的姑娘,她的哥哥又是公安部门的一名领导干部;虽然嫌疑人的罪行令人震怒,而且确证其为凶手无疑,但是,由于某些主要证据没有提取到案,物证欠缺,按照法律只能判其无期徒刑。
办案结束后回到邯郸,第二天就是国庆节。虽然从单位到家不足两公里,但温振海没有回去,而是利用假期,将此次办案的所思所感,整理成了一大本工作笔记。
规规矩矩的方块字,恰似蛋白质、维生素、钙粒子,悄然化合,精妙融聚,慢慢缜密着他的思维,强壮着他的信心。
火热的警营里,温振海像生涩的坯胎一样,历经一次次淬火,一次次窑变,逐渐成熟。
而他,单枪匹马地打赢的第一个漂亮仗,是“12·22”特大诈骗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