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警一(许奎的目标)
“许式”战队
许奎办公室正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行草: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这是许奎获评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荣誉称号后,大队领导郭文杰送给他的字。
“天是法纪,地是百姓。”至于后半句的释义,大队长在拍他肩膀的那一瞬就给了。
那时的许奎已算得上是“名利”双收,大大小小的案子破得似乎也格外顺手。同时贴在他身上的标签也越来越多,诸如一元小案、热血神探、警星、中国好人,等等。
许奎不喜欢别人喊他什么“神探”。他曾毫不掩饰地告诉过媒体记者:“我若是神探,还需为案子着急到哭?”
嗅觉、运气等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但运气是可遇不可求的。他害怕“神探”这个称呼会让自己的嗅觉变得迟钝。
“别人看到的却没想到,别人想到的却没发现。”说的就是嗅觉。比如,模糊不清的视频里,听见公交卡“滴”了一声,许奎就能兴奋地跳起来拍桌子。这也是他的嗅觉。
“你们来看,下雨天,路上的行人都打着伞,骑电动车的都穿着雨衣,唯独他没打伞,说明了什么?”
“是啊,他怎么会没打伞呢?”大家摇摇头。
许奎每次想到点子了就会格外兴奋,有时甚至会忍不住丢两句粗话。
“这说明,他是刚从公交车上下来的!”
公交车上有前门、中门、车头、车尾四处监控,被全部拷了回来。大家又凑在一起细看“人影”走路的步态、体貌。对上了,衣服的颜色!有红白相间的格子!刷公交卡的就是他!
“可是公交卡又不是实名制的,有用吗?”
“你问我,我问谁?”许奎故意开了句玩笑,拎起外套说,“走,去问问公交司机,他说有用就有用!”
其实许奎心里已经有了底。通过视频里刷卡前后几秒钟的时间段,他找到了“滴”了一声的那张卡的卡号。要查IC卡的信息,司机师傅告诉他,这要去楚通卡公司。他又马不停蹄赶去楚通卡公司。根据卡号,工作人员打了一堆信息给他。
“人影”乘坐的车次、轨迹、刷卡的时间……他一条一条地列在纸上。
“这个人每个工作日都是七点多刷卡,乘车的时间大致是规律的,他应该有固定工作……729路公交车是他每天都要坐的,中间要转乘,那么,他可能……”
马上围绕729路去查沿路的监控。来路不行,就追去路!
终于截到了一段可以依稀看出正脸轮廓的视频,“人影”还戴着一块大手表!但人群中会有多少个戴着“大手表”的人呢?仅凭这一点儿,许奎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那么幸运地守到他。
死守纯碰运气肯定不是个好办法,是不是忽视了哪个地方?许奎又回到桌前,盯着眼前他列出来的IC卡信息表出神。
奇怪,怎么公交部门提供的只有刷卡的消费信息?不可能只扣钱不充值吧?他肯定要充值!于是他又返回公交公司。工作人员这才告诉他,充值得去一卡通充值信息中心查询。
充值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许奎拿着充值信息条如获至宝,目不转睛地边读边念。工作人员忍不住问他:“你像看天书一样,看什么呢?”
许奎的目光最终落在其中一组数字代码上,“为什么这一条充值信息代码不一样?”工作人员接过来一细看,还真有一条不一样。请出信息技术员一查,原来这组数字代码表示该卡是用银行卡充的值。
许奎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又急忙赶去银行。可等出示完证件、手续,银行工作人员却告知他“下班了”。许奎一想,这不是又要等几个小时?他灵机一动:“这案子,您看,受害人都是女同胞,我这不是着急吗……”说到一半,银行的女工作人员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来,给他打印吧!”
许奎终于看到了“人影”的名字。
拿着“人影”在银行登记的身份信息,许奎顾不上对银行的美女们说谢谢,已经忙着打起了电话:“赶紧把这个家伙的户口信息给我调出来!”
“人影”身份证上的照片很快发给了许奎。许奎对着屏幕骂了句:“妈的,真是你!”那个整天萦绕在他脑海里的“人影”和身份证上的照片一下就对上了。
许奎抬手看了一眼时间,快到下班的点儿了。这家伙要是下了班,一时半会儿不回家,那岂不是又要浪费几个小时?他赶紧召集人马,同时自己化装成物业工作人员到“人影”的单位打听,可却被告知“人影”今天提前请假下班了。许奎心里“咯噔”一下,生怕会节外生枝。
随即他又带着人马赶到“人影”的户口居住地。潜伏,观察,再观察,然后许奎上楼敲门。门一开,他瞬间把脑海里的“人影”轮廓、身份证登记照和真人全部对上了号。
“你找谁?”门内的“人影”露出一张脸。
“找的就是你!江岸刑警大队的。”
作案时穿的红白相间的格子衣服、大手表、背的包,涉案的银行卡、公交卡全部都在。“人影”的电脑上还在播放着色情影片……
“人影”知道自己犯的是重罪。一开始,耍赖。许奎拎着他那件红白相间的格子衣服进去突审。
“多行不义必自毙,我通过你这身衣服就能把你找出来。我告诉你,我就是专门克你这种人的……”
在证据面前,“人影”只好交代了强奸、抢劫案七起。
许奎破了很多经典的案子。他的“小案”其实并不小。他说:“案子都没破又怎知大小呢?案子来了,还有心思考虑大小吗?刑警的工作,何谈小,又何为大?”
2015年1月7日,许奎工作站授牌成立。他又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这是全国首个以“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个人名字命名的先进模范荣誉工作站。但对许奎和他的团队来说,担在肩上,压力大过了荣誉。
在“许奎工作站”,所有人有一条心知肚明的“共识”,派出所查不透的、视频关联不上的“疑难杂症”案件,大家都会带着案卷拦下许奎。“他总能找到最细微的突破口,成功破案。”
2017年6月1日晚上,几通来电让许奎心口一紧。电话来自不同的人,但无一例外谈的都是“拉车门抢夺”的案子。
这一天的晚高峰时段,在高雄路又发了一起拉车门抢夺车内财物的案子。嫌疑人驾着摩托车消失在距离现场百公里外的一个社区里。
许奎和战友一起调看了百余个探头,采用多点视频追踪技术,拼接出了嫌犯逃跑的踪影和线路。
已是深夜转钟,按常规,案情通报给派出所处理也可以。但许奎隐约觉得这个案子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那天晚上,电闪雷鸣,下着倾盆大雨。许奎撑起伞冲进了雨夜。果不其然,被他猜中了。他和战友寻遍了整个社区的车棚、楼栋、角落,没有发现可疑摩托车。
许奎又赶回办公室,此时他浑身上下已经透湿。但他顾不上换衣服,打着赤膊说:“扩大视频范围,接着找!我还不信,他能飞!”
凌晨四点,大家熬得两眼发花,还是没有任何新发现。许奎就说:“再坚持十分钟吧。”话音刚落,有人指着视频说:“看,有辆面包车!”
这一发现,工作站又沸腾了。1989年出生的队员叶舫忍不住说:“这家伙也太俗套了吧?”
许奎笑笑。他们以前也办过类似的案子,嫌疑人为了逃避视频追踪,把摩托车放在面包车里转移。许奎提醒大家:“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总在换花样,我们要时刻保持侦查意识。如果是第一次办这种案子,应该怎么思考?你们想,凌晨,下这么大雨,一辆外地牌照的面包车出现,这就是疑点。然后发现嫌疑再去找新的疑点,一直找到水落石出,这才是我们要不断训练加强的。”
随后调取面包车的交通“卡口”信息发现,这辆车每天凌晨、深夜都会沿固定线路往返于市区与黄陂郊区。
“画出运动轨迹和车辆出现的时间表!”许奎擅长用图表说话。
这一比对,把大家吓了一跳。“这辆车每进城一次,停留区域必有十余起车内财物被盗警情。”
许奎开始着手布控拦截。又一天的凌晨,目标出现了。嫌疑车辆夺路而逃,连闯两道关卡。许奎二话不说,加大油门儿追了出去。逼停,被撞开!再追,再逼停。“像演生死时速电影,非常惊险!一举破了百余起系列车内财物被盗案,很值得。”
事后,队友们说:“还好当时许大要求再坚持十分钟,不然车一走,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破案。”
许奎在总结会上说,破案就要与时间赛跑,拿这名飞车抢夺车内财物案的嫌犯来说,他每天作案十起,若是出手慢一天,就又会有十名甚至更多群众受侵害,老百姓还谈何安全感?一个案子,方方面面都要动脑筋。如果一上来,就觉得是“小案”,那就是轻敌,骄兵必败。
叶舫是站里最年轻的队员。刚来站里时,他忍不住悄悄问别人:“这里怎么这么忙啊?”许奎知道,叶舫需要的是一个过程。每破一起案子,许奎就会有意锻炼叶舫的侦破意识,让他写案情分析、侦破工作总结。
叶舫第一次见许奎,是在一个入室盗窃案的勘查现场。他早就听说江岸有个许奎,于是好奇地走近瞟了一眼,“他半天不说话,看起来很严肃、呆板,本子上画着圈、连着线,我估计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
慢慢地,叶舫发现在工作站,除了忙,还有很多家庭式的快乐。“所里的民警都很尊重我们。我们要是到哪个辖区找线索,一听说是我们办案子,大家都会鼎力相助,原本可能要花两天时间的,一天就可能搞定。”
许奎出名后,工作站经常接到一些“特殊”要求。有人从河北寄来涉黑举报信,有人从黑龙江坐飞机来报案,有人点名要他破案……
今年年初,时遇大雪。工作站值班民警严川一大早接到电话,一女孩随身携带的贵重仪器掉在了公交车上,她想请许奎帮忙找回。“我就把自己当许奎,开车带着她,在结冰的路面上,从汉口到武昌,再到汉阳,一家一家公交公司跑,傍晚时帮她找回了失物。”那天刚好是严川的生日,但他没有告诉那个姑娘,“我觉得这个生日过得特别有意义,作为站里的任何一员,都会竭尽全力地为这个集体的荣誉而战。”
媒体说“天眼+脚板”的工作法是许奎工作站小案快侦的“杀手锏”。许奎他们却笑称:“我们的工作法就是‘捕风捉影’。”
张继跃是从特警支队猛士突击队转岗来到站里的。许奎从比对、摸排、抓人,一个案子一个案子地带着他做。有一次,他看见许奎坐在电脑前半天没动,就问:“看啥呢?”许奎头也不回地说:“看人啊。”张继跃凑近看了又看:“这哪能看到人啊?”许奎起身让他坐下,指着屏幕说:“我在看他的影子。”
张继跃这才恍然大悟,又偷学了一招“追影子”。他就老在心里惦记着,看看这招什么时候能用上。
没多久,在侦办一起盗窃车内财物的案子时,张继跃就遇上这样的麻烦了。追人追到小区,追到电梯间,傻眼了,哪还能看见人呢?只能依稀看见电梯某个楼层的数字键“红”了一会儿。
张继跃把视频拷了回去。他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实际上也想难一难“师父”。
许奎皱着眉头,反复看了好几遍视频,又问了些现场情况。张继跃心里暗想:“你说看影子,这回,连影子都没得看!”
“你给我计算一下,这个灯从亮到灭的时间有多长?”
反复喊“开始、停”之后,两人估计是在五十六秒至五十八秒之间。许奎卖起了关子,带着张继跃到了现场。
“进电梯!”
张继跃在电梯里上上下下好几趟,最后终于明白了,“师父,您这是在推算楼层吧?”
许奎这才讲起了他的思路:“按正常人的速度,进电梯,按下楼层,灯亮,等电梯自动关门,再除去电梯到楼层后的开门时间,中途不停留,运行的时间就是所在的楼层。加上这个电梯运行速度比较缓,这个方法,应该管用。”
让张继跃没想到的是,“原来还可以这样破案”。楼层的锁定成了破案的关键。他很快又从一梯四户人家里排查出了嫌疑人。
一个工作站,八位民警,三百六十五天,平均每天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有时为了一条线索,他们的目光要搜遍大半个武汉,一个探头一个探头地去追,一帧帧模糊的图像、一粒粒微小的像素点比对;有时大半夜的还要敲开居民家里的门,请求看一眼“私人居家安防监控探头”,被骂过神经病,也感动过很多居民。
许奎常常鼓励队员们说,作为一名侦查员,只有熟练掌握了案件的破案招数,才能见招拆招,融会贯通。接手每一起案子,都要倾注毕生所学,拿出自己的真本事!你要是追视频追到发疯的程度,基本上都能把人找出来。
说起自己的队员,许奎充满了自豪。“队伍怎么带,关键看团队能不能给个人带来更多的成长空间。只要你心中做警察的梦想还在燃烧,我就要给你一个绽放的舞台。”工作站成立以来,荣获集体三等功一次,一人荣立个人二等功,六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三人次受到市局嘉奖,七名辅警考上公务员,其中五名辅警通过公务员考试加入了公安队伍。
说起许奎,队员们也是一脸的骄傲。三十七岁的许奎,既发挥着工作站的传帮带功能,又起着领军的作用。
谈起许奎,张继跃佩服地说:“老百姓眼中,常看到的是破了几起命案、大案。但我们心里装着的是整个警情数据,我们流的是破案百分比里的汗水。对于我们来说,破案的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我们起初学的是他的破案方法,但后来学的是他为人做事的品格。”
在许奎看来,是好的时代和好的平台让他荣获了最高褒奖。他在QQ的签名上写道: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实。
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梦想的时代,也有人说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缺的是逐梦的勇气。对于许奎来说,他的梦想就像一个储蓄罐,一天一天地积攒着他的努力。在不断挑战生活的艰辛、应对人生境遇的过程中,他要做的是那个坚持到底的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