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纪实

中国刑警二(侠警孙振宇)

来源:群众出版社 作者:于隽永

有一百个理由选择放弃,但坚持仅需一个理由

满村十几位农民齐刷刷站成一排,在一名老者的带领下给孙振宇郑重地鞠了一躬。因为孙振宇抓住了潜逃二十多年的逃犯史存喜,给死者讨回了公道。

这一幕,发生在2017年11月某天的长垣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门口。

那一刻,孙振宇的眼泪夺眶而出。

几年来,抓捕史存喜的一幕幕又在他眼前浮现。

24年前,因为矛盾纠纷,满村村民史存喜将本村的史红旗杀害后潜逃,一直杳无音信,案子成了悬案。死者家人不断上访,长垣警方深感压力。2011年开展全国“清网行动”,局长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了孙振宇。他太熟悉孙振宇,他知道这是个专门啃“硬骨头”的汉子。

接过案子后,孙振宇像大海捞针一样查找史存喜的行踪,连走路睡觉都在琢磨。

在和一位做棉花生意的商人朋友闲聊时,这个朋友突然问孙振宇,公安局是不是在抓一名姓史的逃犯。

孙振宇眼睛一亮,急忙点头称是。

朋友说,他在新疆石河子一家棉花加工厂见过他,而且还混得不错,当上了一个车间的班长。

孙振宇当即连夜带领民警赶赴石河子。顺利到达该棉花厂后,孙振宇向一个工人打听史班长的下落,说是老家来人投奔的。工人倒也痛快,说史班长刚出去,到棉花田里去了。孙振宇就急忙赶到棉花田里。远远地看到一个身材与史存喜相仿的中年汉子正在同一个拾棉花的妇女交谈。

孙振宇示意民警包抄过去。民警很快将中年汉子围在中间。中年汉子见突然来了几个陌生人将他围住,心里一惊,暗自戒备。

孙振宇看在眼里。

“小喜,混得不赖啊。”孙振宇一边跟中年汉子搭讪,一边向他贴近。

中年汉子龇着大金牙,嘿嘿笑道:“朋友看着眼生,认错人了吧?”

孙振宇盯着史存喜的金牙说:“错不了,咋着,河南话都听不出来?我们是河南的。”

一听是河南来的,中年汉子一愣,看看四周几个壮汉,知道跑不掉,倒也痛快,跟着孙振宇他们就走。

等到了旅馆,孙振宇详细一询问,才知道此史存喜非彼史存喜。

此人居然也叫史存喜,门牙居然也镶了一颗金牙,而且两人年龄相仿,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史存喜家是开封兰考的。同名同姓,就连门牙上镶了一颗金牙的特征都相同,世界上竟有如此惊人的巧合,孙振宇也是无语了。

后来几年,孙振宇只要一打听到史存喜的消息,就立马带人过去抓捕。他和战友们曾经到过黑龙江漠河,也去过广东珠海,但都是空手而归。

史存喜就如人间蒸发一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孙振宇设想了两种结果:一是史存喜已经死亡;再就是更名改姓,漂白身份。他认为第二种可能性较大。“清网行动”中,很多被抓获的逃犯就是用的这个伎俩。

也许是孙振宇的执着感动了上苍,那天,他通过公安相关系统发现一个名叫胡亮的人,无论相貌和眼神都与史存喜惊人的相似。此人刚刚在山东威海办理驾驶执照。

他是不是史存喜呢?

孙振宇不敢确定。毕竟长相相似,甚至相同的人在全国并不罕见。在新疆石河子的那次抓捕,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

但孙振宇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孙振宇带领民警匆匆赶到威海,请威海交管部门帮助查询,可交管部门仅查到胡亮的驾管信息。到胡亮身份证显示的户籍地派出所查询,也没有查到任何轨迹。

孙振宇不禁有些失望。但他也感到奇怪:为什么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胡亮的户籍信息里没有任何轨迹呢?难道这里面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想到这里,他又振奋起来。

他坚信自己的推测没有错。他和当地派出所分管流动人口的民警攀谈后得知,2013年胡亮曾在海边一个渔村租过房,而房东的儿子正在镇政府里上班。

孙振宇找到房东儿子,让他辨认史存喜的照片。房东儿子指出此人很像租过自己房子的胡亮。他还反映这个胡亮在镇里开了一家羊肉烩面馆,这个人自称东北人,但却不会说东北话。

孙振宇听了心里一动。羊肉烩面是河南的传统美食,而史存喜就是个有厨师手艺的人。

孙振宇强按捺住心头的喜悦,决定会一会这个烩面馆老板。

烩面馆的生意有些萧条,胡亮正准备外出,迎面碰上孙振宇。

孙振宇目光直视着胡亮,冷冷地说:“小喜,该回家了。”

胡亮一惊,故意装出一副茫然的样子。

孙振宇掏出证件在胡亮面前一晃:“我们是长垣来的。”说着,手就搭上了胡亮的脖子。

“警察打人了——”胡亮突然喊叫起来。他仗着自己在当地混得人熟脉广,企图通过大声嚷嚷引来街坊邻居赶来阻挠,再趁机逃脱。

孙振宇当然清楚这小子打的什么如意算盘,他用手掯住胡亮的脖子,低声喝道:“你斜豁(方言:大声说话)啥斜豁,知道我们来多少人吗?在街那边还有十几个呢,你觉得你能跑掉吗?”

胡亮有些泄气,但仍狡辩道:“我真不是你们要找的人!”

“咋着,敢做就不敢承认了?是不是的先上车再说。”孙振宇毫不含糊。

胡亮也就没再说话,被孙振宇押上了车。

“你和红旗到底因为啥球事就把他弄了?”车上的孙振宇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不解地问。

“他欺负人——”

此话一出,胡亮顿觉失口。他马上绷紧了嘴巴。

孙振宇笑了。

他让司机停车。

下车走到稍远的地方,他急忙掏出手机,将喜讯告诉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副局长吕希平。由于太过紧张和激动,他说话竟然有些语无伦次。

吕局,抓,抓住了。

电话另一端的吕希平一头雾水,声音低沉地说:你斜豁啥斜豁,正开会呢,抓住啥了?

史存喜!

一听史存喜落网了,电话那边的吕希平忘记了正在开会,高兴地叫了一声“好”!

看到大伙儿都在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他不由得低声冲电话里骂道:“孙猴子,这次丢大了,回来非收拾你不可!”

史存喜被抓住了!潜逃24年之久的史存喜终于落网了!

长垣人民奔走相告,沉寂已久的满村更是鞭炮大作。长垣县委领导亲自到长垣高速路收费站口迎接凯旋的孙振宇。

一辆灰色凯美瑞轿车在出站口缓缓停下,孙振宇等人押解着史存喜走出轿车。迎接的人群顿时爆发出如潮的掌声。

掌声,是对一个刑警最大的褒奖。再多的苦,再大的委屈,此刻都化为乌有。

自从2011年他接手这个案子,已经七年了。其中领导更迭不说,手下的民警调动不说,就说他自己,两次因公受伤,造成大腿粉碎性骨折,大腿股骨头坏死,随便一个理由,他都能从这个案子中抽身出来,但他没有。

孙振宇说,刑警破案,不是靠侥幸,而是靠坚持,靠执着,靠百折不挠。尤其对那些疑难刑事大案,放弃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坚持仅需一个理由,就因为你是一个警察。

由于史存喜迟迟不能归案,无形中给孙振宇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

有段时间,他怕见局长,见了局长就躲;他怕见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事,生怕同事拿这个案件调侃他。

但他最怕见的,是受害人女儿小霞,怕小霞那无助的眼神。自从父亲遇害后,小霞的脸上就再没有出现过笑容。

而每当看到小霞走进县公安局控申科,孙振宇的心就忍不住疼。

他暗下决心,就是找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史存喜,还受害人一个公道,让小霞尽快从失去父亲的痛苦中走出来。

天道酬勤。

孙振宇经过七年的苦苦坚持,终于换来了擒获史存喜的这一天,为悬了24载的命案画上了句号。

什么都可以随机应变,唯信仰不能变

在长期的刑警生涯中,孙振宇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

十几年下来,他的工作笔记已有几十本,摞起来有一人多高。但无一例外,每一本工作笔记的扉页上都写着这么一句话:“工作中什么都可以随机应变,唯信仰不能变。”

2014年年初,以李虎为首的黑恶势力在长垣一带为非作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李虎网罗一批社会闲散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专事寻衅滋事,收取保护费,一时间在长垣街头谈“虎”色变。

公安机关决心拔掉这个毒瘤,随即成立了以孙振宇为组长的专案组。

李虎团伙行踪诡秘,作案隐蔽。

为获取证据,查清其犯罪事实,孙振宇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特点和规律,将目标锁定在长垣城内的高档娱乐场所、高级宾馆和KTV、会所等。

为防止打草惊蛇,孙振宇只身潜入歌厅和会所侦查。灯红酒绿的歌舞升平中,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英俊小伙子出入其间。

可是县城就那么大,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出入歌厅会所,自然免不了碰到熟人。

慢慢地,关于孙振宇的流言也就多了起来:结交一些狐朋狗友,经常出入高档场所;花天酒地,生活糜烂。更有好事者向局领导告状,说孙振宇的所作所为严重败坏了警察形象。

也有朋友提醒孙振宇的妻子,要她劝一下孙振宇。原本很了解丈夫的妻子经常听到这些传言,也不由得疑虑重重,她向孙振宇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面对妻子的疑虑,孙振宇无法解释,也不能解释。他只能选择沉默,因为这是纪律。

经过数月艰苦侦查,他基本摸清了李虎团伙成员状况和作案规律,锁定了证据。

同年8月一天深夜,专案组迅速行动,一举抓获以李虎为首的达28人之多的涉案成员,破获刑事案件30多起,彻底摧毁了危害长垣达四年之久的黑社会犯罪团伙。

破案后,一天夜里,孙振宇驾车带着妻子到达一家娱乐会所。他告诉妻子,你现在知道我当初的苦衷了吧,被人误解,尤其是被亲近的人误解,是非常痛苦的。

妻子望着他,含泪点头。

孙振宇常说:一个人必须有底线,遵守纪律,就是警察的底线。

正因为有坚定的信仰支撑,孙振宇才经受住了各种诱惑,在工作中以不变应万变,顺利渡过一道道难关,抵达成功的彼岸。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