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警一(骨语探秘)
二、开启探索之旅
滦南县南临渤海,背倚燕山。20世纪70年代中期,贾东涛出生在该县坨里镇的一个小渔村里。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自然成了全家寄托的希望。
二十岁那年,贾东涛顺利考入华西医科大学法医专业。当他获悉法医专业毕业生大都进入了公安系统后,无形中,他心底里竟悄悄生出了对警察这份职业的向往。
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贾东涛在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实习了半年。在那栋略显沉闷的大楼里,贾东涛对法医有了崭新的认识。
突发而至的警情、杂乱无章的现场、案件的挑战性、工作强度、危险系数等,全都大大超过他的想象。误餐?常事儿。加班熬夜?不稀奇。
可几位头发花白的老法医一辈子就没换过岗。他们甚至想都没想过。他们心无旁骛。对此贾东涛不禁肃然起敬。
生长在海滨的贾东涛,自然对大海有着深沉的留恋;同时他也体会到了警察的艰辛与传奇。他下定决心:找一个靠近大海的警队扎根!
1998年,江海交汇的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向贾东涛抛出了橄榄枝,敞开了怀抱。已一路南下福建的贾东涛,在接到南通刑警的通知后,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就背着简单的行李和一捆书过来了。
南通江风海韵,风光秀美,清澈激荡的濠河,迂回曲折地环绕着古老的城区。风尘仆仆赶来的贾东涛,还没来得及欣赏身边的美景,便一头扎进了刑警队。这次分配,专业对口,从事物证鉴定工作。他心里一块大石头放下了。
每天上班,他早早就到了办公室,在实验室等着送检,认真做好每一例检测。一遇到有出现场的任务,他总是缠着领导要跟着去。
黑瘦却勤快的贾东涛,很快引起了分管技术的副支队长方建新的注意。
贾东涛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白天,物证检验,出现场;下班后,又自加压力找课题,凡是与工作有关的法律条款和相关规定都反复研究。那个《人体伤害鉴定标准》条款,他差不多一字不漏地全都背了下来。他还学习了验血型,深更半夜找不到新鲜血液,干脆抽自己的,前后抽了三十多次,本就瘦弱的身体只剩下五十多公斤。
简直疯了!妻子刘德丽忍不住骂他。刘德丽是贾东涛的大学同学,老家在四川泸州,是家里的独生女儿。当时刘德丽家里想将贾东涛调到泸州去,可南通刑警支队根本就不想放他走。情急之下,方支队长动用私人关系硬是把刘德丽从泸州“抢”了过来,安排在一个分局当法医。在方支队长眼里,他俩都是“宝贝”。
贾东涛满脑子都是实验室的那些事儿,工作起来有一股“疯”劲儿。
岂止“疯”劲儿,他还有一股“愣”劲儿,爱较真儿,爱抬杠。
讨论案件阐明观点时,他会把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拿来佐证,可又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总能说出点儿不一样的地方。使用编程软件,他居然能发现其中的漏洞,提出来大家讨论,全然不顾人家满脸尴尬。
好家伙!方支队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打心眼儿里喜欢他这股“傻”劲儿,还有就是那股“钻”劲儿。四十出头的方支队长拍拍贾东涛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干!刑侦技术就看你们的了!”
可是不久通州发生一起杀人案,却给了贾东涛当头一瓢冷水。
囿于条件,贾东涛对通州案的检材,是按照免疫学方法检测的,不料竟得出与事实相左的结果。
真的错了吗?他不服气。
送到省厅检验,结果证明贾东涛的方法并没有错。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遗传学家早就提出了“基因”概念,即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基础。而基因是由人体细胞核内的DNA组成的。一张基因图谱,可以说就是一张指路图,能够直接为破案指明方向,起着刑侦断案的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不直接采用DNA检测呢?
通州这起案件的检测结果,让贾东涛在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的同时,也令几位支队领导感到震惊。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要实现南通刑警“命案必破”的目标,目前的刑事侦查技术包括设备已跟不上形势需要,急需更新换代。
支队领导一商量,决定申请成立DNA实验室。向局领导汇报后,获得了大力支持。于是,2001年,南通刑警正式成立了DNA实验室。
当时,全省地级市的DNA实验室,只有省会南京一家。南通DNA实验室的筹建,为全省其他地级市公安机关作出了表率。
谁来负责这项工作?大家都在猜测着。
方支队长胸有成竹,鼎力推荐,贾东涛成为当然的不二人选。
为什么?人家肯钻研,能吃苦,英语六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