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法治文化创新的方向: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伍龙山

  2025年11月15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编审易孟林在“湖湘法治文化创新研讨会”上聚焦“法治文化创新与专业法律服务赋能”,发表了重要的总结讲话,他认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法治文化创新不仅是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为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法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纸质媒体到网络平台的演进,从《中国法治文化》读物的创刊到《中国法治文化网》的上线,体现了法治文化传播形式的不断创新。这一过程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法治精神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影响力的深化。法治文化的发展,始终以弘扬法治精神、服务法治中国为宗旨,通过学术研究、文艺创作、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法治文化创新必须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法治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作为法治建设的软实力,需要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成就和典型人物,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法治文艺作品。例如,法治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创作应当聚焦金融、科技、国企、政法等领域,以艺术的形式呈现法治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专业法律服务的赋能,是法治文化创新的重要支撑。湖南瀛启律师事务所与中国法治文化网的战略合作,是法治文化与实践结合的有益尝试。通过法律服务与法治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法律服务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增强法治文化的实践性和传播力。这种跨领域的合作,为法治文化的创新开辟了新路径。

  法治文化创新还需要多样化的发展形式。从纸媒到网媒,从理论研究到文艺创作,法治文化的传播方式应当与时俱进。通过设立创研基地、举办研讨会、开展普法活动等多种形式,法治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展望未来,法治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守正创新,不懈奋斗。只有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法治文化才能发挥其时代价值,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独特力量。法治文化的创新之路,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