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胡平:公安文学创作如何突破?

来源:啄木鸟杂志社 作者: 胡平



  金屋杀娇及其他

  写公安文学,最好不要瞎编,最好先去采访。

  采访也可能落空,但总会有些收获,有的收获是意外的。

  去年春节前,我在报上看到一条报道,说湖南郴州发生一起凶杀案,一个漂亮的小姐死了,警察翻到她的一本日记,上面记载了她与该市若干位头面人物的瓜葛,于是案件牵连起一系列波澜。我觉得挺有意思,就奔了郴州。

  到郴州仔细一打听,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小姐是挺漂亮,也被害了,但没有那么多头面人物与她有染,一些情节是报社记者捕风捉影杜撰的。我没有打道回府,反而更认真地进行了采访。

  案情大致是这样的:1998年10月10日晚9点钟,郴州市消防大队接到火警报告,迅速赶到南街开元大楼,扑灭了308房间燃起的熊熊火焰,又在卧室内席梦思床上发现一具烧焦的女尸。于是,10点多钟,公安局刑警队的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经过尸检,认定死者为年轻女性,24岁,系被人奸杀后焚尸。这姑娘是谁,楼里邻居们也弄不清,但第一个发现现场的黄董事长却说明了她是相思宾馆领班黄美清。董事长叫黄大康,53岁,为省市闻名的大型国企烟草公司领导人。黄很重感情,发现出事后一直滞留在现场嚎啕大哭。他与黄美清的关系不言自明。

  破案费了一番周折,董事长、董事长夫人和在308房间搞过装修的工人们都曾被列为怀疑对象,又被一一排除。最后,还是黄大康想起的一个情况引起侦查部门的重视:平时,黄再三叮嘱过黄美清,他去308房会她时,一定事先给她打电话。所以,其他任何人敲门都不要随便开门。黄美清生前则说过,除本楼物业人员进门收取水电费外,其他人都没有进入过房间。侦查员们恍然大悟,立即追踪,及时捉拿到了正准备畏罪潜逃的物业管理人员许秋云,破获此案。当然,曾被誉为模范共产党员、优秀企业家的黄董事长也名声扫地,很快被纪检机关立案收审,查出他过去利用职权受贿100余万元。

  黄美清未婚,总共只“傍”过两个实力人物,另一位是个包工头。

  我的信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生活中发现的东西总超乎你的想象,而且合理,独创性也就蕴涵其中。记者们的观察和想象总是迎合普通人的普通思路的,作家却该相反。

  采访中我经常琢磨着一个旁人不注意的问题:杀害黄美清的还有谁?这是报上不曾讨论的。

  一般人不大注意黄大康在现场嚎啕大哭时喊叫过的一句话:“是我害了她!”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细想起来,才晓得有道理。像黄美清那样如花似玉的女性,虽易于被歹徒窥伺,但在人群中还是安全的。她或住集体宿舍、或成立家庭,都能受到亲近人的保护,不致长期独处。可是,她是被人包下来的“二奶”,包她的人并非一般人物。他不是大款(若大款或许只须瞒住夫人一人,不必搞得过于神秘),而是公家单位的重要官员,地位显著,场面上颇有身分,平时大会上作报告铿锵有力,不断教育下属廉洁奉公。这样的人,一旦包起“二奶”来,必然慎之又慎,不愿走漏任何风声。那处独居室是黄大康出钱、黄美清出面买的,董事长要求心上人杜绝与楼内任何人来往,只等他一个。这一个人还不是天天驾到,来了也很少留宿。时间一长,便引起外人猜疑。作案人许秋云就是在听到楼里人无意中议论时,估摸到308女主人的实情,存下邪念的。

  黄大康真叫做是金屋藏娇,藏得秘不示人,自是为安全计。殊不知,他恰恰是把情人置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黄小姐搬进金屋时,两人热烈庆贺,哪承想这里就是她的杀身之地呢?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想搞明白的,就是黄小姐对年长她近30岁的黄大康究竟有没有真情。一开始,我和报社记者的想法是一样的,历经调查才弄清楚,“二黄”之间感情不算肤浅。再后来我看到了她的日记,从日记中我了解到她的确愿与他终身相守(当然,不能排除说没有任何实利的诱惑)。至于黄大康则肯定是对黄美清动了真感情,不然,他当时完全有时间逃离现场,免于立刻受到牵连。

  现在我在写着其他东西,但有时仍在思考这个案件,打算有空时把它写成一部小说。我感兴趣的首先不是错综复杂的破案过程,而是复杂隐秘的人物心理。黄大康是一个典型的戴有人格面具的腐败分子形象,他长期过着虚伪的充满内心冲突的生活。一方面,他不可抑制地爱上黄美清,迷恋于黄美清给他带来的全新的感受;一方面,又不肯放弃现实的权力和公众中的形象(也许主要正是这些东西带来他在黄美清眼中的魅力)。这就决定了他过的必然是一种不健康的和极其危险的生活。事实上,每一个不祥的信号都会引起他的惊悸(例如,他曾被来路不明的匿名信恐吓住,暂时中断与黄美清的来往)。他为减少危险性所陆续设计出的每一种措施,又反过来像活套一样勒紧他们的颈项,直至金屋杀娇。迟早会出事的。现在,黄大康坐在狱中,头上的光环皆已除去,我觉得他倒是结束了双重生活,可以面对真理了。我想问的是,当腐败分子的日子就那么好过吗?搞腐败就不危险吗?危险到什么程度?“二黄”的事大约可以做个启示。我知道现在与黄大康在号子里做伴的,是另外两个当地的前官员,他们犯有同样的罪过,都是为了女人贪污受贿,断送前程。把他们关在一起肯定有利于讨论和反省。

  当前公安文学是很红火的,打开电视屏幕上净是警察,这东西要突破,不突破时间一长就没人看了。净是打打杀杀,净是谋财害命有什么意思?我以为要突破就要深入生活,从真实中发现深刻,此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给读者如何看待生活,而不是混在读者群里看热闹。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