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潘鲁生
潘鲁生委员:
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新时代,国家下大力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进一步培根铸魂,切实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带动力和生长力,为乡村振兴创造主体条件,服务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一、培育建设乡村文化“自我供给”系统。乡村文化建设并非将城市文化移植到乡村,以新代旧、同质化发展。而是在文化转型变迁过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守护优秀的乡土文化之根,持续发挥其文化的凝聚力、发掘其文化的创造力,从而实现文明的振兴与复兴。因此,要进一步从乡村文化的基础和特色出发,适应乡村人口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建设乡村文化“自我供给”系统,提高文化建设与服务的适应性,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潘鲁生建议通过培养发展乡土文化骨干、发展乡村集体文化活动、加强村史村志编写与修订等方式加强乡村凝聚力和认同感。
二、完善贫困地区乡村信息服务与反馈机制。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乡村发展存在差异,有关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能“一刀切”,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数字乡村建设的成果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服务的民意反馈机制,使政策措施建立在基层需求的基础上,发挥人文化成的长远作用。潘鲁生建议建立“文化民意征集信箱”、设立乡村信息文化普及员岗位、加强乡村文化服务APP建设,将老百姓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采用“互联网+文化供给”,提供适合农村人口需求的文化信息和服务。
三、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文化赋能计划”。乡村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割裂的版块,要发挥资源整合、潜力提升的综合作用。针对目前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创新能力不强、难以形成集群、与农业产业链关联性弱等问题,亟待从源头上加强文化赋能。潘鲁生建议加强乡村文化产业策划服务、健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行业组织、健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创新服务机制,加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人才和文化支持,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与农业协同发展,使乡村百姓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受益。
四、建立乡村“文化小康”评价系统。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避免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改善物质获得感与文化获得感的不均衡的现象,加强文化建设是关键。建立“文化小康”评价系统,有助于将文化纳入政府工作和考核指标体系,成为党和政府把握基层情况及各部门相互协调的重要工作,使文化建设更易于评价和提升。潘鲁生建议建立乡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可评价、可操作的标准;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将分析把握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接情况、有关乡村治理的规定和办法与乡村文化传统的适配度等纳入评价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范迪安委员:
乡兴艺润 美绘乡村
范迪安表示文艺工作者要以优秀艺术作品反映时代,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凝聚磅礴精神力量中作出贡献。
范迪安讲到,对乡村来说,既要从物质形态的角度对乡土建筑进行保护、研究和改造,更要把乡村建筑的文化根脉保留下来、挖掘出来,变成今天我们走进乡村可以感知的一种文化存在,这是艺术学府应有的文化意识和要做的事。
范迪安认为美术和美术教育,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任务面前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美术教育应该和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文化建设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
首先,美术教育在培育乡村艺术人才方面能够发挥作用。艺术院校每年都有大量师生到各地去采风、写生,但这只能是管用“一阵子”,而发挥美育作用多培养人才,却能够管用一辈子。
第二,乡村建设不能损害乡土文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建设不能是千城一面、万村一面,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一定是有文化的新农村。
第三,走进乡村、走进贫困地区,用艺术知识和才华服务脱贫攻坚。艺术可以美化空间,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亲近普通民众、接地气,懂得倾听村民的心声,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农民的中国梦,变成他们看得见的美丽图画。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吴为山
吴为山委员:
以高质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夯实扶贫攻坚基础
文化扶贫是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各级政府以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推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为目标,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相关决策部署,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2005年,县及县以下文化事业费占比仅为26.7%,2018年比重上升到54.2%,城乡投入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全国有2325个县(市、区)制定了文化站服务清单,占县级行政区划的83%,乡镇文化站“不开门”问题已基本解决。在村(社区)统筹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94747个,占比86%。已有1649个县建立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畅通了优质资源输送到乡村的渠道。据文旅部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设立156家非遗扶贫工坊,吸收贫困户5177户,使传统工艺成为带动贫困人群就业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向中西部“三区”县及县以下文化单位选派文化工作者9.8万余名,为基层培养9000余名文化工作者。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将馆藏延安时期的版画复制装裱,无偿地捐赠给延安鲁艺;把表现周恩来总理馆藏美术作品复制赠送给周恩来纪念馆;把珍藏在中国美术馆表现遵义题材的作品赠送给遵义美术馆。同时为了更好地响应“文物活起来”的指示,提高基层文化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中国美术馆率先将藏品无偿送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举办巡展,以经典作品攻坚文化扶贫,丰富“四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国美术馆所实施的“走向西部”展,足迹遍布重庆、广西、贵州、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许多出现在教科书和出版物上的经典作品,使久渴审美大餐的西部各省市观众,尤其是美术工作者如获至宝。
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对接不够精准。部分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还不够高,一定程度上存在群众“用不上”“不想用”的情况。三是开放性、创新性不足。在供给方式上,简单化、灌输式的供给比较多,更加人性化的、接地气的供给方式不够。四是农村文化人才严重缺乏。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专职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问题比较突出。
根据以上问题,吴为山建议:
一是深度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农村文化建设有利契机。加强规划引领,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挖掘乡村特质,明确发展定位,突出个性发展。
二是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路举措,着力提升服务效能。统筹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如“江苏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有近600家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入驻,两年多累计服务人次超9100万。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中心”“农村书屋”“云上美术馆”等,促进农村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文艺经典资源共享。
三是着力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内涵,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三农”题材群众文艺作品创作,使优秀乡村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居民日常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浙江丽水连续数十年举办村民自编自演的“乡村春晚”。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开展乡村艺术普及活动,孵化村民文艺组织,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
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大力弘扬农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古村落可持续保护和发展,提高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和传承动力,可与国家级、省市级博物馆美术馆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展览展示和宣传平台帮扶非遗传承人脱贫致富。
五是树牢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互促共进。加大乡村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依托文化创意,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动有条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中心提供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促进乡村民宿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支持开展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等项目。
六是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农民群众文化自主性。挖掘培养有影响力的乡土文化人才,创新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培育“新乡贤”,鼓励本乡本土走出去的知识分子、企业家、退休干部等回乡参与文化事务。指导实施乡村优质文创项目,吸引优秀人才常驻,定期开展文化艺术公益培训。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