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林 楣: 不看采访笔记的写作

来源:啄木鸟杂志社 作者:林 楣



  看到这条信息,那个美人立马浮现眼前。

  二十多年前,我们同在一个大院里上班。分局机关女民警不多,加上我不超过十个,她是最出挑的一个,因为美,尤其那张樱桃小嘴。不过,这份美并未成为她偷懒耍赖的资本。她反倒像个男人,经常卷着衣袖,两手墨墨黑地加班,她是油墨时代的优秀文印员。

  调离原单位很多年,与她无缘相见。此刻,微信圈里这位大名鼎鼎的爱心董姐难道就是她?这天是2月6日晚11点。正值全国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看到一位女民警和260名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组成了一个爱心别动队,通过各种方式援助关心着上海援鄂的1300多位医护人员时,我有一种冲动:一定要去见她!

  采访不顺。她太忙!跑上跑下,派出所的大内总管,分身乏术。不过,见了我,她也有点儿小惊喜。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彼此打量,互相问好。她还是那么美,依旧“不太会”说话,吭吭巴巴地介绍她是如何从一个人到发展到260个人。不连贯,跳跃,断片,在我无数次的启发下,她似乎回忆起了那一夜、那一天、那一条微信、那一群人、那一段对话、那一辆车、那一瓶眼药水、那一箱火腿肠……我的采访本上记录了无数个“一”,我的手机里收到她发来的几十张截屏信息——与援鄂医生的对话、与爱心队友的对话、与爱人的对话……告别时,我对她说:“你知道我为何一定要来采访你?”她摇头,笑了,她心里一定在想,因为这是你的工作。但是,我没有告诉她答案。

  回到家,消化采访资料,那么多个“一”,那么多截图,我一个个翻、一个个看,凌晨2点,当我合眼时,许多个“一”连成了一条线,这条线晕开,晕成了一幅幅画……次日,当我开始敲击键盘后,就再也没有翻过采访笔记。这篇一万多字的《爱心别动队》在两日内完成,完稿后,我几乎能背诵下来。在我的写作中,这应该不是最优秀的一篇,但这是写得较流畅轻松的一次,这样的次数并不多,大多时候的写作是停顿而痛苦的。思忖,怎样才能让写作流畅轻松?首先得“想”写,我是冲动着急吼吼要去见董瑞的;其次是熟悉,即使二十年未见,董瑞还是很立体地在我记忆中,她手摇打印机、一手油墨的样子就在我眼前;第三是对采访材料的消化,即使再琐碎再片段化,也要一个个嚼碎打散糅合。提笔时,整个画面就在脑海,敲击键盘只是将大脑电波输入电脑变成文字。这样的输入像溪水潺潺,有节奏却不卡壳,甚至有时“我”也在画面中,听得到他们说看得到他们做他们笑他们哭。这样的写作连文字也会润滑柔顺,未必惊艳,却舒服。所以想想,每篇文章都有因缘巧合。仔细读,读得出作者的“心”。

  那天,没有告诉董瑞我为何一定要采访她,其实,答案是,我想知道当年那个似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美丽女子怎会有如此毅力去做这件在旁人看来“非常吃力”的事?完稿时,我想我知道了,因为那流淌在血脉里的情感,在国难来临时定喷涌而出!
 


 

  作者简介:林楣,上海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副主编,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公安宣传工作二十余年,发表出版作品两百多万字,曾著书《会行走的紫色长发》《草根情义》等。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