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作家与青年评论者的隔空对话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作者:曹雨河

这是一次作家和评论者之间的真诚对话和交流。

对话的一方是著名作家孙惠芬,2019年8月,她的长篇小说《寻找张展》从每年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中脱颖而出,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10部提名作品。孙惠芬成为这届茅奖入围提名的唯一女性作家。

孙惠芬从《中国青年作家报》的微信平台上,看到曹雨河的评论文章后,从个人创作思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坦诚地与评论者交换意见。

曹雨河是山东菏泽的一位普通乡村教师。他爱好文学,尤其钟情文学评论。与很多评论家不同的是,他与作家并不相熟,他通过网购书籍“认识”作家,他喜欢书页散发出的油墨香味,他惯于在夜灯下触摸包蕴温度的文字,以此与丰富的心灵交流,与伟大的灵魂对话。他的文字没有任何拘束,或发自内心地赞美一部作品的优长,或坦率讨论一部作品的缺憾。仅2019年,他就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上发表了3篇文学评论文章,并出版了个人评论专集。

能够得到作家回复,对评论者来说是幸运的。这种隔空的文学交流和对话,在匆忙和略显浮躁的当下,令人欣喜振奋。

一名作家与一名普通评论者在茫茫文海中相遇,在当下的文学交流活动中是极为可贵和难得的。抑或在批评家看来,某些声音可能不是那么丰盈、缜密和严谨,但这发自内心的“声音”,却让我们看到了文学评论中的温度、情感和个性,这种交流和对话体现出的是文学的纯粹、坦率和真诚。

为作家孙惠芬与曹雨河的对话点赞。

微信图片_20200107144009.jpg

《中国青年作家报》2020年1月7日第三版截图

他处风景别有洞天

作家孙惠芬的《寻找张展》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提名作品,这部小说为我们敞开了某一阶层子女的成长心路,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孤独、心灵困境与自觉救赎。

逃逸孤独

孙惠芬的《寻找张展》,主要人物是张展,他的父亲是农村打拼出来的大学生,母亲是陕西县级领导的女儿。母亲利用家庭人脉和交际手段决意将父亲打造成她心目中的成功男人;父亲顺应母亲的意志,一路披荆斩棘、代价惨重,终于坐上区领导的位置。因而张展不管在亲族还是社会上都有了特殊的身份和待遇,其实也是将其置于孤岛之上,与周围的世界隔阂开来,他一直处于孤独中。

父母亲忙于应酬,他寄养在外祖母家。由于外祖母的偏袒,他遭到表兄弟的怨责和攻击;上学了,他受到老师的特殊待遇,遭到同学的孤立和挑衅,他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外人难以感同身受。他与大姨家的小表姐梦梅的亲近胜过父母,她是他最要好的小伙伴,乃至他幼小“心灵的伴侣”。不幸的是,梦梅放学路上被车撞死,因车主位高权重,父母没有勇气为梦梅坚持真相、讨还公道,反而召集母亲家族所有成员开会,统一口径:梦梅车祸身亡是自己走错道所致。张展小小的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同时也看清了父母对权力的膜拜与觊觎,对亲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

为寻找心灵的自由栖息地,张展一次次出走(逃逸)。他逃离校园,结识了流浪女孩月月。月月是一个遭遇骗子落入乞讨团伙的小女孩,长时间混迹底层练就了特殊的生存本领,她进过多次收容所,最后还是被疫病吞噬了稚嫩的生命。月月的遭际在张展年幼的心灵上又划下一道伤痕的同时,他也醒悟了自己所谓的“逃逸”有着堕落的危险。张展从收容所里被接回家,接受了爸爸的惩罚后,被送到另一个学校。为了增大张展将来的人生成功系数,爸妈虽然吝啬一个拥抱,却慷慨地运用手中的权力和金钱为张展谋取条件更为优越的学校,连假期也要进费用最昂贵的补习班。在父母为他报送的英语补习班里,张展再次逃逸。他伺机溜到街边黑孩经营的小吃部。黑孩因此背负罪名,遭受毒打不算,小吃部还被工商部门查封。黑孩找到张展要求恢复赖以生存的小吃部,并与他辩论逃学的责任在谁,并达成共识:有条件不学习是小混混,没条件的自谋生路是创业。张展的内在正向能量决定他不会轻易当小混混。他向父母承诺好好学习换得黑孩小吃部的重新开业。张展在逃逸与“招安”的反复中,显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温暖。

心灵叛逆

张展自主意识渐渐觉醒,并未按照父母既定的“阳光大道”行走,而是顺应心灵的召唤另辟蹊径。进入初中,张展似乎又回到在姥姥家时的怪圈:处处享受老师们的偏爱,出头露脸的事项总能落到他身上,自然遭到同学的妒忌和孤立,他内心的孤独如影随形,不得不寻找新的情感出口——绘画。张展的内心豁开了滔滔不止的河流,昼夜流淌着对梦梅、月月的思念和对黑孩的牵挂,他们的身影时时浮现在眼前,唯有将他们涂画在纸上才稍稍缓解内心的波澜。

张展爱上绘画与其说是基因所致,不如说他寻找到一道心灵的通口。然而,父母竭力阻止他绘画,他们认为蕴含情韵和精神的绘画艺术是玩物丧志的雕虫小技,一文不值!只有考高分,进名牌大学,走仕途之路才是成功。张展“背叛”父母的规划,他不仅偷偷地画画,还将不存俗念的同学梁平领回家乔装打扮,画出他曾经的小伙伴:梦梅、月月的模样,郁结得以疏通,情感得以释放,心怀得以敞亮。他这种大逆不道一经被爸妈发现,他们极度失望地将他交给大连的交换妈妈(其实是利用职务之便),将其安插进大连的优质高中就读。

张展离开陕西转入大连,一是父母怕他的叛逆之举影响他们的形象、有碍他们的仕途,再就是他们对孩子规划彻底失败的无奈之举;而就张展来说,是一次爸妈放他远距离出走,给他叛逆创造了更多机会。大连的“交换妈妈”没有血缘亲情,只有监管责任,像冷轧机一样按照既定的模式塑造他。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亲情长期断裂,内心长期封闭,他必然再次寻找情感出口,使他更加钟情于绘画。尽管他的行为极为隐蔽,还是被无孔不入的“交换妈妈”发现,自然被端了老窝,并命保姆严加监管。张展与其斗智斗勇,再买了画具不敢带回住处而放在发廊女斯琴处。斯琴本来是一位绘画专业的大学生,由于暑假打工被引诱失足辍学,沦为发廊女,断送了绘画理想。张展结识她是一次写生时偶遇,相同的绘画爱好和亲情断裂的身世,使他们一见如故。张展从她身上获得了在母亲身上从未得到的温暖,成了他的知心人。这很快又被“交换妈妈”发现(保姆告密),她大为光火。在她看来,张展的行为不仅有失父母的身份,而且大逆不道,乃至堕落!她将恶气全撒在斯琴身上,斯琴曾是热闹场上历练的摇滚歌手,未被“交换妈妈”的权势和侮辱所吓到,反而激起她为艺术献身的勇气,做张展的人体模特。她赤裸的胴体,“你想不到别的,你觉得她身体每个部位都是纯洁的,是世界上最美最纯洁的女人,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圣洁感。”由于斯琴的尽力帮助和辅导,张展的绘画能力迅速提升,顺利考上艺术院校的绘画专业,与父母规划的方向南辕北辙。

自觉救赎

高考临近之际,天有不测风云,客机失事,张展的父亲遇难。因叛逆与父亲的感情断裂并未觉得什么,一旦和父亲血脉断绝,那种悔恨、割疼痛彻心扉,心理难以承受。在张展人生关键时刻和心理危机之际,斯琴以她“坠落”的大爱托底,度他到人生的“彼岸”。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也唤醒张展用另一副目光重新打量父亲。

张展因料理父亲的后事终于得以回到父亲生长的土地,知悉父亲生活经历后,感受了父亲童年的艰苦和少年的志向,理解了父亲奋斗背后的动因,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父子已阴阳两隔,失去了对话的可能,他拿起笔画父亲,以此来与父亲作阴阳两界的交流。他念大学不久,收到母亲汇给他的一笔钱——父亲的抚恤金。从来不问钱从何处来的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每天都在消费父亲的生命,从而开始打工自食其力。他从对父亲的抱怨转为愧疚,他不仅未和父亲真正交流过,连最后陪伴父亲的机会也没有。他将这种愧疚转化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抽课余时间去医院做志愿者,为病危的老人服务。张展内心对父亲未来得及表达的爱,化合为大爱惠及他人救赎自我。张展大学毕业后,拒绝“交换妈妈”为他安排工作,自愿去聋哑学校服务,这成就了他绘画的阔大格局。

张展一路走来,物质优裕,而心灵风雨坍塌,有梦梅、月月、黑脸男孩、梁平、斯琴陪伴,相与共度一程程痛苦又温暖的时光,他感念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唤起他的正能量,成就了他的正向成长,也是获得自我救赎的重要因素。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海和岸,也有它的礁滩;每代(每个阶层的)人也有自己的海和岸。留守儿童很难想象家境优裕的张展有如此多的磨难,他的自由天性被遏制,他的爱好和才华被压抑,他的整个成长轨迹被操控和监视,就像一块毛坯任由冷轧机碾压成他人意志的形状(所谓的成功),他的自我、心灵沦落成泥碾作尘,依然香如故(叛逆抑或救赎)。张展这一形象让人们对90后这一代人的理解将会更全面完整一些,这也是孙惠芬写作这部小说的主要用意。

《寻找张展》是一部充满张力的作品,上部与下部形成互文,旁敲侧击地映带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拓展了外延,辐射了整个90后的成长史;气运贯通,给读者强烈的冲击力;敞开了被遮蔽的、一个阶层人成长的物质环境和心灵轨迹,将困境和救赎呈现在我们面前,耳旁似乎又听到“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一部直击现实的力作。

 

《寻找张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与作家之前沉静稳健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相比,《寻找张展》的弦始终绷得很紧,有用力过度之嫌;张展“转化”的契机是航班失事父亲遇难,这只能作为个案,难以示范效仿,不具备“转化”的典型意义。斯琴经历了那么多依然是“圣洁”的,在张展心理最危急、人生最关键时刻给了他慰藉,“圣洁”就受到“挑战”,令人费解。当然这都是个人看法。

对话:评论家有自己的审美视角

孙惠芬    

微信图片_20200107144015.jpg

读了曹先生的评论文章,特别感谢对《寻找张展》的关注和解读,评论家有自己的审美视角和丈量艺术的尺度,写作者是没有理由“审核修订”的,只是最后一段的商榷部分,我们可以交流。

首先,《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的松弛和《寻找张展》的紧,我觉得这两部作品不能比较,作家在漫长的写作跨度里,风格是在不断变化,题材本身也有要求,一部跟青春城市有关的作品的节奏,和写乡村漫无边际日子作品的节奏不可能一样。

其次,关于张展的救赎是因为父亲空难,而不是自然的选择(记得在另一个评论家的评论里也有这个说法),我的想法是:没有沉沦,就没有超越。就像《复活》里主人公的复活需要沉沦一样,不会有简简单单的超越,那样的人现实中可能会有,但那样的人不会进入文学(实际上也不会有)。

张展因父亲空难而追问我是谁父亲是谁,从此在寻父路上觉醒,救赎,这是小说得以成立的核心所在……

以上是跟曹先生商榷的意见,有不当之处望指正。

深深感谢曹先生!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