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刑警的那些事
2017年,公安部刑侦局在全国16万刑警队伍中评选出100名“百佳刑警”,根据部领导的批示,刑侦局联合全国公安文联、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组织作家采写,共同推出报告文学《中国刑警》系列丛书四册,我很荣幸成了此书编委会成员之一,被刑侦局委以重任,具体负责联系作家采写、稿件审核等工作。这套书的出版,无疑吹响了一次公安文学创作的集结号,如何讲好这100名刑警精英的故事,这也是一次作家实力的大比拼。在公安文联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邀请了88名作家深入警营采访创作,从正式启动到第四册书的出版,基本上完成了创作目标。
可以说,《中国刑警》这套书的出版,离不开部领导的关怀,得到了刑侦局、全国公安文联、公安出版社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备受媒体和影视行业的关注,深受读者的喜爱,激励了全国16万刑警队伍蓬勃向上的活力。这套书,凝聚了作家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怀着真挚的感情,走进基层警营,体验刑警的生活,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心讲述刑警的故事。采写创作的过程,有艰辛,有收获,还有许多感动。
首先,大部分作家在本单位承担着重要的业务工作,外出采写需要单位领导审批,说易实难。再则采写的主人公系公安队伍中侦查破案或刑事技术领域中的顶尖人物,因职业的特殊性,平时总是没完没了的奔波、出差。因此,正式采访时,时间成了作家和主人公之间隔着的一道槛,也由此有了主人公在天上飞作家在地面守、主人公外出办案作家到家门口堵等情形;也有主人公在专案上下不来,最后靠行政命令来执行跟作家见面交流的情况;还有作家跟着主人公一起出差办案,利用途中的空闲时间采访等。
采访中,作家们把不怕困难特别能吃苦的职业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天津市公安局的王志云老师前后共采访了三位主人公,为了不影响工作,他都是利用周末时间进行采访,业余时间创作而成。谢沁立老师在采访辽宁朝阳的耿作明时,去主人公之前办案的现场实地查看,跟受害人家属聊,把刑侦支队的人都给感动了,问她:公安部派的作家都是这样采访的吗?她说:我想了解你们多一些,真实的讲好你们的故事。
黑龙江省厅冯锐采写时任刑侦局副局长刘忠义的稿件时,是2018年初,他当时因头痛正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查。我打电话给他时,他未加思索便答应了,说刘局是从黑龙江那片土地走出来的,他对刘局充满了敬意,写好刘局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夙愿。之所以邀请冯锐写,是因为冯锐的作品有他的独到之处,能很好的把持大案件、大事件的背景,站的高度,采访的深度,把握理解政策的能力非常到位。
当时天气十分寒冷,冯锐在医院检查完后,背着一背包的药和检查的各种单子、笔记本电脑等,直接来到五局办公室。刘局当时正辗转在外指挥侦办案件,为了不耽搁时间,冯锐先就刘局分管的几个处进行了详细采访。几天后冯锐终于见到出差回来的刘局,简单寒暄几句后,因有案件刘局下午又要出差,就带着冯锐一起去了昆明。
冯锐工作特别忙,再见到他时,他来复诊,精神不大好,说头痛起来苦不堪言,怕影响稿件的创作进展。对于投入过多精力写作的人,大都经历过头痛的困扰,那滋味很不好受。怕他有思想负担影响创作,我安慰他别急,这篇稿件是提前安排,创作时间可以自行把控。大约两个月后,冯锐把洋洋洒洒4万余字的稿件给了我。他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对人物心理的刻划,案发现场的叙述,场景的描写特别到位,而且文字生动,阅读起来能够抓住读者的心,产生想通过文字去探寻了解人物内心的强烈愿望。可以说,刘忠义局长作为刑侦专家,冯锐是第一个用文字生动全面地把他展现出来的人。这篇稿件,我曾把它作为精品范文提供给后来创作的作家们学习参考。
江苏盐城殷毅老师在采写浙江宁波的夏琳时,也是费了一番周折。夏琳是公安部特聘的反电信诈骗专家,当时正在“长城行动”的专案上,算得上一个十足的“空中飞人”。殷毅老师拿上通知,从江苏兴致勃勃地赶到宁波时,夏琳接到公安部的命令刚飞赴西班牙,参与一起特大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破。殷老师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但既然去了,就不能空着脑袋回去,他到政治部找来一份夏琳的简历,开始认真的研究起来。既然见不着主人公,那就从了解他的人开始采访,他拟出采访计划,与夏琳的师父、搭档、领导、家人进行了一周的交流采访。在未见到夏琳本人前,他加了夏琳的微信,克服时差的困难,跟远在大洋彼岸的夏琳交流。
电信诈骗属新型犯罪,专业术语深奥复杂,要弄懂,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展现,还要拿捏精准,使用正确,不能泄密,殷毅老师可是做足了功课,在叙事、行文、落笔方面慎之又慎,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求新、求活、求美。把一个反电信领域的专家形象体现得活灵活现,生动活泼。
武汉市局侯国龙在采访主人公许奎时,许奎刚被授予一级英模的光荣称号,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宣传部门在大力宣扬许奎的事迹,许奎成了各种报告活动的大忙人,完全没有时间配合侯国龙的采访。侯国龙更不容易,同时兼着市局几个活动的策划、撰稿等工作,经常赶趟式的出差,家里还有一对正上幼儿园的双胞胎儿子需要照顾。
他联系上许奎后,一个字:忙。再次联系,还是一个字:忙。
怎么办?侯国龙一咬牙:再忙,总得有休息时间吧。于是做好了打时间差的准备,到许奎家楼下去堵,到许奎的办公室去等。一次,两次……。见到面,哪怕是半小时,一小时,一句话,他都执着地等。
一天晚上,他跟许奎刚在办公室聊了很久,聊到动情之处,两人都流泪了。两个血性男儿一起流泪,那肯定是交心了,说明采访到位了,一篇精彩的稿件至少成功了一半。
开始创作时,侯国龙更是用足了工作之余的所有空档时间,中午在食堂草草吃了饭,就搬个椅子到一闲置的杂物间写作,出差途中,就在手机上写。有一张他在火车过道上席地而坐的照片,一脸的憔悴,在埋头码字,被一起出差的同事给拍了下来,看着让人揪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篇稿件十分出彩,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有血有肉,收录进第一册书后,又被《啄木鸟》杂志选登。
还有许多作家,都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西安市局已退休的郭群老师,因腰不好,采访完主人公后,他把笔记本放在高处一直站着完成了稿件的创作。哈尔滨铁路公安局赵英斌老师到广州采访,为了不给单位增加多的经费开支,乘坐最便宜的火车七十多个小时,因年纪大加上酷暑水土不服等因素,他病中坚持完成了创作任务。
采写中,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作家们在用心讲述刑警的故事时,自身也演绎出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些共同的故事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托起《中国刑警》在公安文学中的绽放。
致敬!辛勤采写《中国刑警》的作家们!
作者简介:沈雪,就职于贵州省黔南州公安局,现在公安部刑侦局负责报告文学《中国刑警》系列丛书组织协调作家采写和审核编辑等工作。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