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一部厚重而独特的长篇报告文学力作

来源:网投 作者:杜元明

——王仲刚《中国铁路第一大案解密》读后

王仲刚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铁路第一大案解密》(一下简称《解密》)最近在群众出版社问世,我读后深感这是一部厚重而独特的优秀作品。

说它厚重,因为它写的不是一个案子,而是发生在火车上的自北到南、由东到西的跨省跨地区甚至是跨铁路线作案的带有系列性质的群案、大案,并对此作全景式的描绘展现,其内容之丰富、思想艺术价值之深厚,绝非写一人一事或一案的普通作品所可比肩。

说它独特,首先是指内容,它写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这个特定年代、由东北这个特定地域所产生的犯罪团伙在火车上抢劫杀人疯狂作案和铁路公安民警与当地公安派出所、队密切配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布下天罗地网,将一个个犯罪分子抓捕归案、绳之以法。

说它独特,也是指其形式、风格与写法。乍一看,作品似乎是通俗写法,因为它写的是案子,是写事,很容易被归入侦探类的类型文学,即所谓的“俗文学”。“俗文学”当然有其通俗易懂和能流行的长处,但往往又被视为写法单一、内容浅薄而被贬低。如以此来评价《解密》,那就错了。我认为,《解密》在美学风格上属于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相结合即雅俗共赏之作。作品在如下方面是有独到之处的:

一是写事与写人密不可分,案子多、事件繁,所涉及人物也不算少,但作品并不松散,因为破案指令和破案方法都由前线总指挥王仲刚在必要时请示领导之后下达,派出的各追捕组组长向上级汇报情况也由王仲刚听取。所以,情节线索清晰可见,叙事如理丝有序,结构相当紧密。按高雅文学的要求,《解密》歌颂的是铁路警察克服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在警匪斗智斗勇中取得的辉煌胜利,作品高扬着为天下太平、老百姓平安幸福、为制止犯罪维护治安而战斗的英雄主义思想格调,洋溢着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理想、信仰支撑下勇往直前的高尚情操,而这些正是高雅文学所应具有的思想特质。

《解密》的艺术贡献还在于人物形象刻画。作品写了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中有着不同个性的多种人物。如写同是警察,冯杰最会使用“线人”也较有谋略,商俊奎既是破案能手又很讲义气,而“我”即王仲刚因为处于领导地位,相对于追捕组各位,他你说帷幄,站位高、视野宽,考虑和处理问题更周全、细致,政策性更强,破案的计谋与办法也更多;同是写犯罪分子,也有不同类型:一类是认罪态度好,能彻底交代罪行,且有悔改行动、可以按政策从宽处理,予以减刑甚至提前释放。如在押期间有救人立功表现的小偷“刺毛”被当场释放;另一类是不仅能坦白交代自己的问题,还能揭发同伙和知情的其他人的犯罪事实,甚至能充当“线人”,协助警方破案,如曹猴子、“胖妞”张俊梅、赵慧、王建、袁宏和被派进监室当“狱侦”以监视拒不交代罪行之“大盗”的游子;最后就是犯人中同警方相对抗、拒不悔改的个别死硬分子,如赵喜贵。但即便是后者,作品也写出警方有办法撬开他的嘴巴,让其最终认罪伏法。

这就要说到作品的特色之一是敢于和善于抒请。《解密》常见的抒情写法,一是用感情作为政策攻心的手段促使罪犯思想转变,如安排赵玉贵的女儿晶晶来探监,女儿一口一声“爸爸”要他尽早交代问题好回家,说家里有奶奶和妈妈在等他回家。虽然这对赵玉贵有所触动,但还不能一下子改变他,当他对女儿大声嚷嚷“滚回去”而女儿不但不走还死劲儿地哭,这哭声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之处:作为父亲心里尚潜藏有父女之情,为不使女儿伤心过度,他终于喊出:“我交代!”尽管最后因他罪大恶极,难免落下被枪毙的下场,但这个父女狱中相见的场面描写,使作品富于强烈的情感色彩。而最动人之处,则是大案侦破、郑州“5•10”专案组完成历史使命即将散伙,在一起奋战了八个多月,如兄弟般祸福共担、结成生死之交深厚情谊的组员们就要回归各单位的离别时刻,在总指挥王仲刚家举办的告别的私人宴上,大家除了碰杯痛饮之外,还泪眼相对,甚至抱头痛哭。对那个依依惜别场面,作者是用诗笔写出的,令人读之动容,感动至深。文以情动人,抒情描写的成功,大大增强了作品思想艺术的感染力。

开卷有益。鉴于《解密》的内涵有着丰富的法学、公安学、犯罪心理学、侦查学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知识,它理应成为政法学院、尤其是公安警察院校学生必读的教学参考书。当然,其他人读了也是会有收获的。

感谢王仲刚同志在退休后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广大读者写出《解密》这样一本好书!

 

杜元明.jpg

(本文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杜元明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