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记录了,才能无憾

来源:微信公众号( 啄木鸟杂志社) 作者:沙玉蓉

——《花季》创作谈

网上搜索了一下,事件最早披露于2015年,还上了央视的新闻1+1。一个小学生利用当班干部的职权以暴力胁迫同学,几年内搜刮钱财数万元。我应该是稍晚些在朋友圈看到的,非常震惊,久久难忘。出于一个写作者的敏感,潜意识里它被我归入自己的创作素材库。

2017年秋,我与朋友郊游的时候,来到一个叫郑岗子的小村庄。一条宽阔平坦的村村通公路的深处,小村庄破败荒凉,到处是杂草垃圾,街巷间路面坑坑洼洼,房子布局杂乱无章,与我看到的新农村样板房反差巨大。村里人烟稀少,只见到几个没精打采的妇孺老弱。原来这里是煤矿塌陷区,正在等待拆迁。后来我又单独去了两趟,发现在村子一角还有个村小学旧址,学校已经并入别的村小学。村民说学校里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七八个孩子,公办教师早都走光,只能撤掉。我一下想起那个新闻故事,那个出事的班级到最后也是只剩下七个孩子。它们的共同点还有,这里的村经济不景气,有些边缘化。村子周围有大片的桃树林,村民说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补偿栽种的,因为密度过大,品种也不好,桃子成熟晚,品质差,味道酸涩,根本卖不上价,收入还抵不上养护的工夫钱,干脆就不管它们了。每年早春这里桃花盛开,总能吸引不少游人观光,还有情侣们专门来这里拍摄婚纱照。我又进一步了解到村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有关拆迁的种种世相。小说的雏形初现,然后人物和故事渐渐丰满,终于呼之欲出。

这是个压缩版(或者儿童版)的“官场”故事。我把主人公郑天赐设计为贫困的留守儿童,并适度渲染他逼仄复杂的生存环境。我不是性恶论的信奉者,我认为世间的善举恶行都有它的源头来处。首先是贫困,罗素说贫穷最可怕的后果是能够扭曲人的思维,让人成为欲望的俘虏。其次是环境的濡染。在当下商品经济大潮的无情裹挟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包括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天赐非常聪明,他看到了偶然到手的小小权力的价值,他把它视为改变人生走向的一根救命稻草,他的才智因此得到了惊人的成功的发挥。他利用同学的弱点,一步步矮化他们的精神和人格,把看起来比自己高大健壮的同学牢牢控制在强权之下。没有有效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班主任姚老师的失职无异于助纣为虐,也是关键所在。真实事件发生后,一个受害的学生说,不明白以前为什么那么害怕那个班干部,其实自己一个人就能制服矮小的他。这就是悲剧,让人匪夷所思,又无可奈何。把更多的思考融入这个故事或事件,人性中的某些阴影会让你心情沉重,也会痛感文学的无力。不过时代在发展,就像郑岗子这个等待拆迁的村庄,也是新旧交替的象征,新事物总是蕴含着希望的。记得巴尔扎克说过,作家是时代的书记员,至少我记录了,也就无憾。小说成功与否,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沙玉蓉.jpg

作者简介:沙玉蓉,中国作协会员,淮北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29期高研班学员,安徽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安徽文学院第三届、第四届签约作家。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选载,或入选小说选本,获安徽文学政府奖二等奖,安徽省小说对抗大赛铜奖,出版有小说集《河东河西》、《红芋谣》。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