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到底该读什么书

来源:网投 作者:张策

一位知名大学的教授开出了一份“不必读”书单,前段时间轰动网络,引发热烈讨论。在社会各界大力提倡读书的今天,这份书单乍看起来好像有些不合时宜。

带着这样先入为主的态度琢磨这份书单,当然觉得有些偏颇之处。在这位教授看来,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小说、绝大多数的从“五四”到1949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从1949年至1976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都不必读,读了甚至有害。这么说便有些极端了,而且不好把握:哪些作品算“绝大多数”呢,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即便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也不是所有人都喜爱的,也曾有过“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的训诫。

但细细想来,这份书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书海茫茫,汗牛充栋,誓做一个读遍天下文章的书呆子,也不是一件可炫耀的事情。何况三观不正形同垃圾的书籍,还是有不少的。读书要有选择,要有目的,也是大家认可的道理。那么到底该读什么样的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确实是个问题。

读书是一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事情。年龄自不必说,小孩子当然是要读童话的。而性格、职业、志向和文化素养,都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读书兴趣和爱好。从事公安工作,当然要多读些与公安工作有关的书籍。一个有志于从事文学写作的人,多读文学名著是一种必然。那些在创业初期打拼着的年轻人,读点“心灵鸡汤”也不为过,总归是有着励志作用的。就算是开列书单的教授本人,读过的书也肯定不少,而且涉猎甚广,不然何以课徒?我们讲书籍应该是我们人生的伴随者,在选择上真的不必太拘泥了。我倒是建议读书不妨杂一些,特别是搞文字的人,旁征博引的前提当然是博览群书。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这个说法很辩证:读了书,到实践中去检验,获取新鲜感受,再回到书中去寻找新的知识,提升自己。总之,读书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情,读书是必需,而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还是要靠个人选择的。

这个教授开列的书单其实也是从个人的感受出发,纯属个人体验。所以这份书单可视为参考,不可过于认真。而且再读这份书单,发现自己还是粗心了,人家教授说明了是“不必读”书单,其实是相对“必读”而言的,只是说不一定要读,可读可不读。这种态度是对的,是对待过往的文学、哲学经典一个比较正确的处理意见。有尊重,也有保留,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其实是需要有这样的冷静和清醒的。

读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是好事。但读书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心灵体验,要以个人有收获、有体会、有感动为标准。读书,是为了塑造灵魂。

 

 

   作者简介:张策,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全国公安文联影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席)。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