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青春·阳光·正能量

来源:网约稿 作者:张 策

“青春·阳光·正能量”,是一家著名网络播出平台提出的口号,这是对自身行为标准的一种定位,也是对网络文化传播的一个方向性的指标。

不容置疑,网络最大的拥趸是年轻人。“青春”的定位当然是准确的,“阳光”一词与青春搭配,似乎也顺理成章。然而,“正能量”才是这句口号中的重点,是一家颇具影响力的网络播出平台,其社会责任与担当的最好体现。

从青春到阳光再到正能量,其实也是个递进的关系。“青春”也许只是个生物理念上的定位,“阳光”才有了一定的方向和要求,而说到“正能量”,就有了核心,有了引导,有了世界观人生观上的高度。“青春·阳光·正能量”,语言简洁,却有深刻的内涵。

这句口号给我的启发,还在于“青春·阳光·正能量”这句话也可以视为对当下整体文化走向和文艺创作方向的一种实际要求。对于公安题材文艺创作来说,也有很好的提示和启发作用。

公安题材文艺作品,取材于公安斗争生活。这种生活是什么样的现实状态?我们最先会想到的,是每年都有几百名民警牺牲、数千名民警负伤的悲壮,是执法环境日趋复杂、工作任务越发繁重的艰难。因此,公安题材文艺作品的基调,普遍偏于沉重。这当然无可厚非,甚至是一种必然,是对英雄主义的褒扬,也是对公安精神的凝聚。但是,我们是不是也要思考,我们在作品里给予青年人沉重的同时,是不是也要给他们一种积极、阳光甚至轻松、浪漫的艺术享受?

不要忘了,当前文艺受众的多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享受着改革福利成长起来的青年。更不要忘了,就在我们这支庞大的公安队伍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年轻人。那些倒在一线的战友,也有许多正值芳华之年。他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不应该仅仅是眼泪,是悲伤,更应该有昂扬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其实,我们在创作上已经有了很多好的经验和作品。李迪的系列小说《警官王快乐》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不仅在于作品准确表现了社区民警的无私奉献精神,还在于他用诙谐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具有幽默、乐观性格的警官形象。即将播出的电视剧《少年盾》聚焦警校生活,聚焦预备警官,全力表现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与成长经历,较好地展示了一群少不更事的男孩女孩,最终成为共和国合格警官的化茧成蝶过程。青春、阳光、正能量,在这类作品中是最重要的旋律,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了好的范本和启示。

文艺作品是为读者或观众提供精神享受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在创作中时刻想着读者或观众的需要,想着如何把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更好地表达出来,是创作者的本分和责任。“青春·阳光·正能量”,应该是我们创作的一种方向。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张国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