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旺信仰的火炬
——评李万军及长篇报告文学《因为信仰》
近日,一部具备超写实主义的长篇报告文学《因为信仰》在权威文学期刊《中国报告文学》上发表。这是常德报告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一块丰碑。该文长达24万字,详尽地抒写了湖南常德市扶贫楷模王新法生前的感人事迹,全方位、立体地呈现了草根英雄王新法的形象,文章见报后,引起党政和社会的轰动,一股学习王新法楷模的热流涌动全国。
王新法出身行伍,1981年6月转业到石家庄市公安局工作。2013年7月退休后,他发动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退役军人来到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义务扶贫,2014年被全村老百姓推选为“名誉村长”。在薛家村,王新法帮助乡亲们“拔穷根”,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他个人捐资100余万元,并组织多方筹措款物,带领村民修建基础设施,开发生态农业,使全村的人均收入突破了6000元。2017年2月23日,王新法在村里商议扶贫工作室里,因长期劳累溘然长逝,在弥留之际,王新法依然牵挂的是脱贫攻坚工作,依然牵挂的是薛家村群众。
铁肩担道义
王新法生前,他坚持信仰,克己奉公的事迹已经在石门县远近闻名。王新法突然离世后,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共湖南石门县委2月24日作出决定,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向王新法同志学习。湖南省常德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也当机立断,号召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作家前往石门采访,并希望能写出有份量的报告文学。在没有分文经费的情况下,一些有创作经验的朋友跃跃欲试,然而又犹豫不决,一方面觉得有东西可写,又担心写不好,既交不了差,又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最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公安部签约作家李万军欣然接受了任务,他不顾工作的辛劳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义无反顾地前往王新法曾经劳动过的薛家村调查采访,抒写和发扬王新法坚定的革命英雄信仰。临行前,李万军的朋友们出于好意多番劝解他不要去,因为这次行动,是市宣传部和文联鼓励性的倡导活动。这样的性质说明,第一,采访王新法的活动完全出自个人意愿,不去不会对个人造成任何影响。第二,一旦接受这次任务则不容有失,当事人除会受到市委和作家群的极大关注外,还要承担同行的挑剔和近年来民众对越来越多的政宣类报告文学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观念的质疑。第三,这次任务没有任何经费,执行者还要暂时放下当前手中的工作,会给本岗位的领导和同事造成工作不饱和和“擅离职守”的印象。然而,李万军执着坚定,只要是他认定的事,即使是千难万险也在所不辞。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并马上付诸行动,这种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令人佩服、令人感动。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里说的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是要求一个好的作家必须要把生活当做创作的源泉,一个作家若能对事态人心有全面、深刻的体察,对社会历史有入木三分的认识和准确明白的预见,才能写出感人肺腑鞭辟入里的文学作品。李万军就是一个深入生活和世事洞明的人,作为湖南常德市的一位草根作家,他身上的实践精神尤为突出,他自强,他坚韧,他务实,他求真,这与王新法的英雄主义精神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到达薛家村后,随着采访的逐步深入,一个鲜活生动,血肉丰满的英雄主义形象——王新法,逐渐在李万军的脑海里形成并余波不断。那些神秘而又真真切切的新闻线索像一块磁石,紧紧的黏着李万军的思维,使他欲罢不能,催动他去探索那些栩栩如生的真相,掀开永不褪色的真理。
在李万军的世界里,王新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光里,他呼朋引类,带领战友,拖着被病痛折磨的躯体,捐出了一生的所有积蓄,战斗在薛家村那个与世隔绝的贫穷大山中,直到打光生命的最后一颗子弹。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个六十多岁身体单薄的人如此不顾一切勇往直前?李万军远离都市,在那个群山怀抱的小村中,李万军曾经的冲动和个人利益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对于流传在小村中的感人事迹则对他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了塑造客观真实的英雄形象,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王新法,李万军的采访期限一再延长,他以薛家村为写作基地,多次只身前往王新法曾经工作过的河北石家庄及北京等地,行程三万多公里,采访调查了王新法的家人、战友、律师、当事人和公安同事四百多人,了解到了王新法生前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将扶贫楷模王新法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妙手写文章
对于报告文学作家来说,深入生活,详尽收集主人公的事迹至关重要。但是,仅仅收集相应的事实材料并不等于熟悉和拥有了鲜明的作品形象。人是社会的动物,要写出鲜明有血有肉的主人公形象,必须把他放到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去展示人物的精神和命运,才能真正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孟子.万章下》中孟子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个“知人论世”的创作观念对后世文艺作品的意义非同凡响。李万军写王新法,并非妙手偶得,他以“论世”的创作风格使读者更好的做到了对王新法的“知人”。他在作品中,不是只单单的罗列王新法生前的书信等文献材料,也没有局限在薛家村干部群众对王新法的感情和评价。李万军在《因为信仰》中纵横捭阖,上启春秋战国,下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的讲话,把王新法的命运置于历史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展示,把王新法的命运和品德操守放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又把这个大环境下出现的一些阴暗面归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这样,王新法在蒙受不白之冤后依然坚定信仰,相信党,坚守党性原则,他大义凛然、乐观开朗,遭受非人的折磨依然行善而不丧志,将余生和所有精力及其积蓄回馈给党和社会的扶贫事业的形象和精神,使王新法的人物形象穿透了新闻线索本身,超越时代,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一个精神象征,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王新法的这种精神刺激着万千读者的泪腺,也很好的带领读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接受和理解了造成王新法悲情命运的种种不合理不公正,让人们从愤恨假恶丑的泥淖中挣脱出来,去歌颂真善美,发扬王新法精神,拥护党,坚持信仰,矢志不渝。也真正完满的完成了作家撰写王新法精神的初衷。
如果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仅仅止于事实的堆砌而无理性的把握,无异于玩弄文字游戏,其肤浅也是必然的。而一部报告文学作品有了事实依据和理性思考,而未能激发出相应的个性化情感,则会流于说教而难以达到报告文学的艺术性审美境界。李万军的《因为信仰》很好的做到了情、境、理的完美融合。《因为信仰》的写作过程中,李万军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在神圣与矛盾中凸显生命的力度,在理想与现实的困惑中仰望生命的高度。
随着采访的深入,王新法的灵魂在李万军的身体里慢慢地复活,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变成了另一个王新法。在长达5个月的调研采访过程中,李万军和薛家村村民勠力同心,同吃同住同劳动,足迹遍历薛家村的山山水水。李万军真正接过王新法的枪,成为另一个王新法,他啃起了冷馒头吃起了方便面,看见村民困难,他会把自己随身带来的衣物捐赠给被采访的村民。他一再透支自己的积蓄。为了辗转全国各地,收集第一手王新法的资料,他拿出家中所有积蓄投入到这个貌似没有回报的工作中。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半年的创作过程中,李万军和王新法是融为一体的。从这历历往事中,我们得出,没有王新法的精神,是写不出真正的王新法的。李万军首先被感动了,才能去感动人。也正是这个原因,读者才能真正信服的理解王新法的那份不卑不亢,有礼有节。那个身穿褪色旧军装,佩戴毛主席奖章,在北京上访丢失钱包依靠献血才换来面包充饥,在天安门广场看到升国旗就肃然敬礼,屹立良久的王新法形象通过李万军朴实无华的笔触定格在读者的心里,如同一个丰碑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作者简介:汪苏,原名汪苏娥,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致力于写作学、文学评论的教学研究,已先后在《江汉论坛》《湖北社火科学》《文艺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
作者简介:李万军,笔名万钧悟见,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人,一级警督。供职于常德市公安局。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全国公安作协会员(首届签约作家)、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文理学院现代文学史客座教授;曾进修于于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毛泽东文学院中青年作家班;至今发表作品130余万字,大多散见于《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啄木鸟》《战士文艺》《解放军报》《人民公安报》等报刊,出版过个人文集《走笔军旅》和长篇报告文学《因为信仰》;作品获得过战士文艺奖、丁玲文学奖、金盾文化工程奖等。
作者李万军
李万军在新书发布会上介绍创作体会
责任编辑:张国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