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因为爱着你的爱——《赛音查嘎达》创作谈

来源:微信公众号:啄木鸟杂志社 作者:贺美兰

1.jpg

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还有很多双眼睛在聚焦。

聚焦的人面对眼前场景手足无措,脸色也因为羞涩变得通红。

我把手轻放在他的背上想安慰他时,感到他身体坚硬僵直。真的,他紧张极了。

2012年,这是我与《赛音查嘎达》故事的主人公宝音德力格尔第一次相遇。

那一年,宝音的故事被我厅公安宣传记者走基层时发现,厅政治部为典型选树组织了各路记者采访。我在其中。

宝音别说能讲出汉语,就是连一句话也结巴得说不出来。

采访在热闹中结束了,随后几年里一波又一波的采访让各媒体到达草原。

而在我忙于各项事务时,时光匆匆过去了五年。

五年,宝音成了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jpg

其间,我读到了关于他的各种报道文章。

“我就是生在这儿,就是这样长出来的。”2015年春天,宝音在回答媒体记者“你是怎样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提问时,他用蒙古式汉语回答。

说实话,我在报道中看不到内蒙古草原的样子,也看不到那个我接触过的,坚硬而羞涩的宝音。

直到审读了一个关于他的电影剧本后,我才意识到要跨越地域、语言、行业的障碍去表现一个人物,对于创作者有多难。

我想起自己早年进入巴丹吉林沙漠采访过的警察妻子,丈夫牺牲后独自在沙漠里养育三个孩子,与风沙牛羊为伴,连语言功能都失去了;想起大兴安岭腹地的那个派出所所长,他穿越深秋齐腰高的草地,一次又一次地给牧民做调解;想起了抢救公安一级英雄模范宝力格的夜晚,我看到他的鲜血把楼梯都染红了。他牺牲后,他的妻子当了警察,后来也成了公安二级英模;还有我区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白木仁、刘海旺、郝万忠的故事……

二十多年的公安宣传工作,我每天都在目睹这支队伍的奉献与牺牲。

他们是如此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不惜身家性命。

向他们学习,就要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通过他们了解这个时代,理解公安工作。

我反复地鼓励自己,让自己放弃对年龄大的顾虑,克服对完成一部文学作品不自信的心理,相信只要有真诚和勇敢,就能努力接近故事的真相。

于是,我下定决心独自进入内蒙古乌拉特戈壁草原,以警察的视角,以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及内蒙古公安工作为背景,以宝音人物故事为线索,回答公安工作是什么,警察是谁;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英雄为基调,尝试以人性表达政治,展示壮美内蒙古风情画卷,展示新时期内蒙古警察守望相助、警民一家、民族团结的深情画卷。

3.jpg

我在采写途中经历的风险,是牧区民警的家常便饭。

真切地感受到金一南将军所言,基层是灵魂的最好洗礼场。

事实上,我是在最好的季节进入戈壁草原的。即使这样,我和宝音深夜从牧区返回派出所途中,天空出现雷暴的恐怖情景现在仍让我心有余悸。

可宝音的妈妈和那片草地上的所有牧民,他们都是独自一户在茫茫草原中居住。他们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夏天天气阴沉时,草原上的云层几乎压在蒙古包顶上,那些排山倒海的乌云,凶猛怪异的模样让我心惊胆战。不知道恶劣天气到来时,牧民在草原上是怎样和它抗争的,也无法体验宝音独自一人二十几年来在牧区遇到的真实险境。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区的生活现在已经好了很多,可是一些牧民的贫穷依然超出我的想象;公安装备也先进了许多,可是宝音他们工作的强度和辛劳也超出了我的想象。

然而,宝音的眼神永远是那么清澈明亮,牧民的脸上也洋溢着平静与喜悦。他们都认为自己活在一个好时代,明天会更加美好。

这样,我被他们的故事和情绪感染着,写下这些文字,而忘却了自己不懂写作技巧。

4.jpg

我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给予了我坚强的支持,当地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其中宣传部门的周恩立警官,一直不辞辛苦为我的采访提供各种帮助,潮格温都尔派出所全力接应,连派出所食堂做饭的阿姨为了照顾我,都每天尽力把饭菜做出花样。

特别感谢《啄木鸟》杂志的主编和编辑老师们,虽素未谋面,却深情地关注内蒙古公安工作,不辞劳苦地为我修改拙笨的文稿,让内蒙古公安英雄宝音德力格尔的故事得以全景式展现。

最后,也要点赞自己。二十多天的采访,我坐在宝音的摩托车后座上与他一起在戈壁中“飞驰”,草原的炎热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对我自然是巨大的挑战,写作过程中因为还担负着自治区七十年庆典各项宣传任务,我只好放弃所有休息时间,甚至一度住在备勤室,每日写作到凌晨两三点钟,这对于五十四岁的我来说是个考验。

我坚持下来了。

因为,他们的付出与牺牲远远比我的文字描绘得多。

他们的爱,我不能辜负!

 

贺美兰.jpg

作者简介贺美兰,女,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副调研员。1990年从警,从事公安宣传二十年,采访足迹遍布全区各地。1997年一人深入巴丹吉林沙漠,创作纪实文学《阿拉善之行》,讴歌基层一线民警和英雄,获全国政法综治好新闻二等奖。从事公安影视宣传至今,新闻在省级和央视播出。2012年第一次随队到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派出所采访,与牧区民警宝音德力格尔相识,并拍摄制作宝音的宣传片,被他的质朴坚韧与坚定信念所感动,克服工作繁忙等因素,下决心独自进入乌拉特草原,以警察的视角,反映内蒙古警察守卫祖国北疆的坚强决心。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张国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