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平淡中解读人世沧桑

来源:作者 作者:王娟

绍兴公安作家朱建平写小说已快十个年头了。他的新书《火车向着北京跑》,收录了他2009年到2014年五年间发表在各文学刊物上的十四篇短篇小说。

整部书读下来,不仅为朱建平小说的题材之广博、人物之多样、语言之流畅、架构之精巧和解读人生之深刻而折服。朱建平的小说不晦涩,不深奥,不故弄玄虚。他的着力点始终放在实打实地讲好底层故事上,通过呈现一个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显现平淡之中见真知,流畅之中品味人世沧桑的深厚功底。

有文学大家曾说,小说家要是个杂家。这就意味着,写小说的作家,对世间万物、人间百态、各行各业了解得越多,下笔就越有内容和内涵。纵观朱建平的笔下,他的这十四篇作品除《八尺板》等三篇是警察题材以外,其他篇目都是社会题材,所涉及的行业场域有行政机关、有公司、有建筑工地、有农村兽医站,如《像黑鱼一样生活》、《摇一摇》和《山鸡掠过树梢》。涉及的主题有爱情、友情和亲情,还有看病难、买房难、老年人婚恋难,如《阳明路174号》和《火车向着北京跑》。涉及的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白领有失业者,甚至还有同性恋和智障儿,如《找一个叫杨花的人》和《心灵之外》。朱建平写作领域的宽广,和他的阅历丰富不无关系。他从小在乡下长大,很小就体会到了生存的艰难,后又当过兽医,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又考上警察。这些过往,使他接触了各个层面的各色人等,并以自己牢靠的记忆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打底,把他们活灵活现地塑造在小说里。这样的小说,自然比“书斋小说”要厚实得多。

朱建平的语言特别“顺溜”,读他小说那种一口气读一篇、一晚上读好几篇的舒适感,在我的阅读史上不可多得。这种语言的流畅,情节的顺理成章,对话的自然真实,结构的水落石出,使得他的小说干净利落、清清爽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的爱恨情仇,没有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可那种小人物的小命运,就那么润物细无声地悄悄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朱建平笔下的人物,有几个塑造得特别成功,读者会不时产生对那些人物的牵挂、不忿,甚至揪心。《自行车票》里,那个因为“丢”了自行车票,导致父亲坠崖而亡,自己背上克父枷锁,还被姑姑视为仇敌,直到姑姑年老去世时,那张1973年的自行车票在姑姑遗物中现身,才得以洗清罪孽的受了十几年委屈的小娃娃。《找一个叫杨花的人》里,那个目睹养母被一群流浪汉折磨致死,而又不通世事的傻傻的智障儿。《心灵之外》里,那个因性取向而远离妻子,妻子无奈编造出婚外情以期激发起他的嫉妒心,而他却失手打死了妻子的丈夫……这些人物读完之后,都不由不令读者唏嘘。

朱建平剖析各色人等的心理活动也是高手。我很佩服的是,他能把《找一个叫杨花的人》里那个几岁的小傻子的言谈举止写得如在眼前,也能把《找一根最合适的手指》里那个急着挣钱盖房娶妻,有一股子蛮力,又没什么能力的农民工写得活灵活现,还能把《自由飞翔》里那个被患病幼儿高昂的医药费折磨到疯狂,恍惚中把儿子扔到楼下的农民工父亲写得有血有肉。看来,朱建平的想象力是强大的。他进到人物内心世界了。而强大的想象力,对以虚构为写作主旨的小说家而言,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除了个别细节因为太顺溜,稍有“流水账”的瑕疵以外,朱建平的小说创作可以说已渐入佳境。掩卷之后,我还体会到,朱建平在写作时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他的笔下,始终保持着与底层人物的血肉联系,他自觉在做着他们的代言人,竭力表达着他们的苦乐和希冀。他善于从细小处,从社会的角落,诠释小人物生活的意义,记录弱势群体的命运起伏,揭露社会的现实弊端,警醒世人产生消灭弊端、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动力。

他在以作家一己的微薄之力,推动社会向更好更美发展。

 

 1.jpg

作者简介:王娟,女,鲁迅文学院第23届高研班学员,河南省作协会员。累计在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85万字,散见杂志《延河》《安徽文学》《百花洲》《都市》《厦门文学》《鉴湖》等,出版有散文集《穿过人群凝视你》。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