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述漫谈

生命的表达 心灵的史诗

来源:作者 作者:袁瑰秋

——“忠诚誓言”2017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先进事迹报告会

主创心路漫溯  

    那是2017年6月23日下午。广东卫视高阔的演播大厅。

    “忠诚誓言”——2017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先进事迹报告会正在现场播出,舞台上正在讲述云浮市公安局民警梁瑞伟的故事。

 

    我坐在可以俯瞰全场的最后一排阴暗的一角,和我坐着一起的还有从广东各地远道而来的英模家属和群众。

    突然间,我看到前排一个秀美的背影埋下了头,深深地抽搐,明亮的秀发遮盖了她一脸,失控的哭声随着她拼命隐忍而起伏的肩头飘过来,她身边的孩子们瞪着茫然的大眼睛,不知所措地望着她……

她叫梁秋,是报告会讲述人梁瑞伟唯一的女儿。

舞台的大频幕上正在播放她童年的画面,她与俊美的父亲,娟秀的母亲他们一家三口难得聚在一起的珍贵的照片,引发了她的泪崩。而此刻,双双罹患癌症的父母同时被主持人请到了舞台中央,她带着她的三个孩子,远远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她毫无准备,出发前只是被告知父亲被评上了“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并不知道会与这一幕遇见……

这一幕让她措手不及,岁月的变换,有时候是一种崔肝裂胆的痛,又是一份铭心刻骨的甜,杂陈的人生况味如同汹涌的潮汐,顷刻之间让她坠入泪海……

    舞台真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它会让人瞬间看见一些东西,一些平日里常有却未能常见的那些东西,像一阵风、一缕烟……疏忽就在眼前,那些东西,嘴里说不出,全藏在心里面,那样炙热,那样浓烈,只能化作泪水,唯有泪水能表达这一刻的懂得与看见。

    随着五个报告人次第登台,我看见看台上无数双像梁秋一样的泪眼,都在同一种“生命之痛”的潮汐里来来去去,而这一种“生命之痛”则是我们在选取典型创作文本的过程中苦苦寻觅的“共同悲悯”,尽管他们一个个身作同一样的警服,肩负着同一种使命,心里有着同一份信念,但却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各具独特的生命色彩与性灵之光,对于普适的人性而言,幸福之愉悦或许是相同的,但苦难之疼痛必定是各不相同,发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找到了文本创作的原点和舞台呈现的支点。

    发现了这一点,对我而言剩下的就只是“展现”,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是平凡的自然,我们要表达的是自然的平凡,在这样的平凡与自然之间,我们坚信人性本真的光辉与伟岸,人们看得见。

现场上我们看见,我们在文本创作中预设的每一个“炸点”,在舞台上都“开了花”,而震中在人心,心泉里奔突着一双双百感交集的泪眼,所以后来演出结束后,有人说:“这是一个要预备一包纸巾才能看完的报告会”……我不能说,我们赢了,我只能说我们的诚恳换来了观众的诚恳,以诚相待的结局正是这种彼此相互获得的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

《忠诚誓言》报告会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更引发了警营内外对什么是当代公安文化英雄主义主流价值观舞台呈现最佳表达的热议。对此,有基层政工干部作了如下总结,极为精辟——

他们认为《忠诚誓言》报告会之所以是一部脱颖而出的新时期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的成功典范,是因为它重“展现”甚于“讲述”,让典型人物成功实现“可敬”;重“代言”甚于“发言”,成功实现“可信”;重原型甚于修饰,成功实现“可亲”;重群像甚于个体,成功实现“可学”。

 

看似波澜不兴的呈现后面,却是静水深流。

从领受报告会任务的第一时间起,我们主创团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我们要寻找谁?我们要呈现谁?

站在以往《为民公安足印》报告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总结了作为广东警队文化名片之一的广东公安事迹报告会之所以屡获成功,成为全国典范的“基因”:每一届从英雄辈出的广东警队中遴选出具有独特代表性的“典型”进入我们的报告会,每一个报告人都是作为广东这一片“敢为人先”的南国海疆里大浪淘沙涌现出的“时代英雄”,他们在忠诚的战旗下集合的身影,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就是这个警队代代相续的历史,而将他们的心灵讲述集合在一起,就是一部不可复制的广东警队的心灵史,这样的报告会,已然超出报告会本身,它是广东公安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新的话语表达、新的文化呈现的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创新姿态。

    为此,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领导多次召集主创人员研讨,主创团队几番头脑风暴,终于明确了:我们要找寻的是十八大以来,时代洪流中的“广东公安代言人”;我们要呈现的是一部承载18万南粤警察梦想与光荣的“广东公安心灵史诗”。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找寻就有了经纬,我们的呈现就有了方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表达者,一方水土有一方水土的代言人,代言人不是发言人,正在于他独具的典型意义。

记得去年底在北京参加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作为全国公安的作家代表,我在人民大会堂面对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总书记有一句讲话让我深深震撼,他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时代的高度、文艺创作的高度!

那么,什么样的典型、什么样的高度担当得起时代大潮中“广东公安代言人”的形象、品格与高度呢?

也就是说,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廉洁、公正的核心价值观,与广东人血脉里传承的自近代以降“杀出一条血路、敢为人先”的先锋者形象,与广东民系里自古由来的“顶硬上”的“硬颈精神”与“担当血性”,如何在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广东警察身上既是历史的传承、又是时代的表达,既是生命个体本真的血性与良善、又是人民警察使命使然的责任与担当……这一切如何化合、交融为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情有义、有伤有痛的鲜活具体的警察人物形象,是初创的那些日子里,我们众里寻“他”,千里万里的跋涉。

   于是,就有了我们主创团队在持续数月的跋涉里,走遍南粤大地,遍访广东公安英模的足印,从泥土的深处去攫取每一枚独一无二的足印里,深埋的生命芳香与灵魂气息。

多年的《为民公安足印》报告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采访阶段是铸就报告会思想高度、艺术高度的根基。按照主创团队制定的采访计划,作为撰稿人,广东公安英模中14个全国特级优秀民警都要做深度采访,但同时又不局限在这个范围挑选典型,一切以典型本身具有的“高度”而定。

 

就这样,我们从羊城三月的春天出发,走向广袤的南粤大地,全神、全情、全力投入到了采访之中,寻觅“他”的足印。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煎熬的。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曾经的广州湾,在台风过境后的海岸那坚硬不屈的身影里,在浸润着祖先生生不息奋斗足迹的湛江红土之上,我们寻觅着“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何观上、张志添的足印。

静静的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大楼,在广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靠近墙角的一隅,一张简易的办公桌前,我们与刚刚从欧洲战场上归来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大案处科长朱嘉伟匆匆相遇又匆匆话别,他留给我们的采访时间只有2小时15分,中午12点,作为公安部特聘的反电诈专家,他马上又要奔赴另一个战场,时间保密,地点保密。但2小时15分的交谈已经足够我们懂得:广东公安十年铸剑,作为电信网络诈骗先发地的广东,何以“广东效应”之实领跑全国,而朱嘉伟之名又何以成为全国反电信网络诈骗这条战线的代名词。

在繁华特区的滨海大道,我们在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粤海派出所便衣伏击队民警姚一元每天“打伏击”的路线上,来回地寻找着、思考着……为什么他会在43岁的“高龄”转岗去打伏击,而这一场日复一日持续了10多年的“猫鼠游戏”,又为什么让每天自己给自己打着胰岛素的他如此沉醉?为什么这个还有两、三年就要退休的 “警队工匠”、“深圳警务孺子牛”金质功勋奖章的获得者,忧心的却是自己抓贼无数,终于练就的“武功秘籍”,后继乏人?

    在石城云浮,在六祖故里新兴,我们期待与禅宗六祖伟大的智慧隔世相认。在初见“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云浮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一大队主任科员梁瑞伟的那一刻,他奇特的外形让我们惊愕,更让我们顿悟,由此得见他面似“獦獠”、心如明镜的“真身”,这一刻的顿悟,如同电光石火,我似乎听见了耳畔呼啸而过的逾越千年的历史云烟,更在梁瑞伟这个39年如一日“足不出云浮”的平凡刑警身上,洞见了人民警察这一职业基因的神圣光芒。

在江门鹤山,我们追寻“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鹤山市公安局龙口派出所所长王云荣的足迹——

这个嘴唇厚厚、身形婀娜、有着闪电般惊人的冲锋速度的曾经的缉毒女警,现在是当地唯一的派出所女所长,她堪称传奇的经历,让我们肃然起敬。为看清这传奇背后的真实,我们深入到她工作过龙富村、黄溪村召开群众座谈会,三乡四邻的居民代表们堵满了一屋子,争相向我们诉说他们心中既是女英雄、又是平凡人的“大姐”、“荣哥”的故事。

为了寻访一个个真情故事的内核里那些来自泥土深处的声音,我们冒着被土狗追咬的危险,走进烂尾的居民土楼里,倾听阿嫦的家公、一名古稀老者讲述王云荣帮扶他家吸毒儿子的往事,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时间……

时雨时晴的四月天,在广州市“老东山”拥挤的街面上,我们终于找到越秀公安的图侦大队。终于见到了他——“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曾素明。他熬夜后刚刚醒来,又是一场硬仗下来,他血丝密布的眼睛,不停地闪烁,我们不忍心在他最需要休息的时刻打扰他,他却说,正想放松一下……他说话的语速极快,快过他总在闪烁的双眼,以至于我们常常无法记录。透过他总在闪烁的布满血丝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南粤先贤忠勇毅行的血脉传承,与时代造就的“舍我其谁”的人民警察的担当精神。

 在珠海,我们追寻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珠海市公安局出入境与外国人事务管理支队政秘科副科长殷银的足印。

清晨醒来,抬眼看见刚落成的港珠澳大桥随着喷薄的云霞迤逦,我有幸与今生所见的最美丽的一抹晨曦相遇,站在珠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大楼广场的旗杆下,听着海浪、海风诉说古今沧桑,看着鲜艳的国旗在波诡云谲的晨曦里飘举着那一抹壮美的鲜红,当这一抹壮美的鲜红与殷银冰清玉洁的眼泪相遇,我突然间懂得了这个眼前如此柔弱怕羞的女子,何以成为这一项攸关“国门”的划时代警务革新的担纲者,让曾经7天的出入境办证流程缩短为3分钟立等可取,让“一证办”,“一体机”惠及千家万户。

在槎城河源,沿着东江奔流的方向我们找寻着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河源市公安局巡警支队长袁作平的足迹,找寻这位嫉恶如仇的客家汉子面对邪恶势力的公然挑衅,敢于拍案而起,敢于当面棒喝、迎头痛击的血性之根、正气之脉;追寻他一手打造的“河源巡警110”这一品牌何以成为百姓不变的依靠,信任的永远;追寻在这个普遍缺乏诚信的时代,这一方淳朴的警民情,何以像一缕缕清新的山野之风,让人惊喜、让人留恋……他自比自己就是一个“更夫”,以经年累月不变的节奏守护这个城市的平安,而今上了一些年纪,感觉有点熬不了夜了……无论岁月的沧桑还是时光的静好,都已经是刻进他生命的年轮,都是属于他职业生涯每一天的挑战与创造,艰辛与创新,作为一个带兵之人,他能带好一只队伍,就能捍卫一方太平,与血脉相生的正气和与使命相伴的忠诚,就这样成就了他的价值与追求,也成全了他如此知足、如此感恩、如此幸福的警察人生……

在佛山中医院的病房里,我们找寻佛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林伟光的身影。

几十天前,他在追贼的生死时速中,从十几米高的高速跨线桥上重重地摔下,昏迷后醒来,此刻,林伟光以及他的妻子中医院的谷婷婷医生与我们一起吃着盒饭聊着天,他拄着单拐镇定自若地望着我们的模样像是二战时期的某位将军,破裂的颈脖被厚厚的铁箍托举着,伤痕密布的脸上绽放出让我们熟悉的一抹笑容,他拄拐的手微微地颤栗着,他坚持着这样固执的笑着,挥手告别的那一刻,电梯关闭的那一刻,我们却默默地吞下了眼泪……

在璀璨的广东公安英模的星座上,林伟光以“战神”之名,夺目耀眼,而这一回,这一枚摔不坏、捶不匾蒸不烂、煮不熟、吵不爆的当当的铁汉子,差一点“玉碎”……

是什么力量能够让破碎的血肉重新凝聚起来,成为此刻站在我们眼前的生命奇迹——我们熟悉的伟光?!这一份神奇的力量,必然超越了生命本身——那是比我们的生命还坚硬的意志与信念——而这一份坚硬,只属于嵌入血脉的岭南人的“硬颈精神” 与时代警徽交相辉映的不朽荣光。

在汕头,繁华的市井里,我们寻找不经意间从邻居的窗台上探出头来的兰花那高雅的芳馨,在黄昏来临前的海岸,我们寻找金凤花火一般的热烈,兰质蕙心的内在与火焰一般的外表,交织成我们正在找寻的采访对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汕头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大队长余金华的身影。

跟在余金华的身后走过汕头的大街小巷,我的思绪里满满的是他在这个战斗了 20多个年头的城市里留下的高高低低的足印。

一天一夜的采访时间,我们与他特警支队的同事,一起支援海陆丰的战友,熟悉的市局领导轮番交流,目不暇接地访谈50多个人,各人的眼中的余金华其实大同小异,而我们在意的就是他们嘴边不经意间滑落的那一点点细碎的“小异”,让这一点点的“小异”串联化合,蜕变为我们要的“珍珠”,正是我们这一路寻觅的煎熬与苦心。众里寻“他”千百度,而“他”的身影、“他”的形象,依然那么模糊……这让我们心有不甘……

直到我们走进他的家庭,看见他的亲人,在妻子和儿子面前,他放松的状态让我们找寻的“他”的形象一下子变得清晰,他的本真,他的声音,他的故事……一下子珍珠一样涌来眼底,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我们终于找到了在舞台上让他表达一个真实自我的方式与路径……

从年初到年中,采访、寻找“典型——广东公安时代代言人”的路一直在我们的脚下延伸着。

出发的时候,我们穿着厚厚的羊绒大衣,到6月23日第一次在广东电视台的演播大厅呈现的时候,我们已经换上短袖夏执勤服。

茫茫人海,我们终于与一个个“典型”面对面相见。然而,面对“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时代的高度、文艺创作的高度!”的命题,我们还是没有底气。

一个个鲜活的、时代的、又是历史的“他”的高度从何而来?这样的一个个“他”,现实中应该长什么样?舞台上又该说哪些话?……

我们一边寻访,一边追问,一边思量,一步步地靠近我们向往的那个“高度”,一点点地从历史的根上“拔”出来,从警魂的深处“带”出来,更重要的是从人性的深度上“长”出来!——

一点点地触碰“他”所拥有时代标杆的“高度”,心灵坐标的“深度”,生命倾诉的“温度”,定格“他”的“三维”的过程,就是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寻与创造。

蓦然回首,我们才发现,其实“他”原本就在那里,只是等待被发现,其实他本真足具的高度与美,原本就在那里,等待着与同频共振的灵魂与灵感相遇。

一个“他”后面,有着无数个与他相关的人,采访一个他之前,我们会走访他身后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熟悉他的人:引领他成长的领导,生死之交的战友,朝夕相处的群众,情同手足的密友……

通过他们的“眼”与“口”,告诉我们“他是谁”,为我们勾勒一个外在的“他”。

而内在的那个“他是谁”,必须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才能被触碰、被捕捉、被获得,这就注定了这样的交流一定是“通灵”的,所以与“他”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的心底会自然升腾一份虔诚与敬慕,多年来的创作实践让我深信:我们的每一个典型人物、采访对象,都有一颗高贵的灵魂,这一份高贵,甚至是可以超越警服、超越任何职业的限制与加持,独具永恒的善与美。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样:“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

 四目相对的一刻,就是我们共同在与这种高贵与高度隔世相认,透过那一双双向内关照自己,寻觅自己,拷问自己——“我是谁”的眼睛,我坚信,我们一定能触碰到“他”灵魂……于是就这样静静地与他相遇,听他将自己平淡的一生,平凡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从哪里来,他的祖先,他的父母,他的孩子,他的事业,他的责任,他的担当,他的使命,他的冲锋,他生死一线的传奇,他警察人生一波几折的征途漫漫……他的第一次悲喜,他的第一次爱恋,他一辈子忘不了的人,他习以为常的苦与乐,他刻骨铭心的痛与悔……直到在三生三世的追问中,他蓦然回首——“我是谁?”……直到他突然间,停下来,泪水满眼……直到我们在同一滴眼泪里通向同一个灵魂的密室,在泪水消融的那一刻,看见那不曾有过的光芒,照亮生命的良善、性灵的高贵……

采访曾素明的时候,他因为熬夜,因为语速极快,思维是发散的,是呼啸的,没有条理的,但说到“流花湖那具女尸”,他会突然停顿,眼神里突然散发的宁静,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不曾经历的世界里,那一刻,他没有流泪,但我们分明听见了心灵的泣血。

采访殷银的那一刻,她的抵触是分明写在脸上的,但我们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她会流泪,会失控,那源自本能的抵抗是因为心灵的柔软,灵魂之于肉身的分别正在于这份柔然,柔然中她不一样的坚强,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佩。

在余金华的家里在他的妻子和儿子面前,他显得格外放松,为了这个家,妻子全身心的付出是他的幸福也是他的愧疚,尤其是妻子在老人垂危期间,代他尽孝、妥贴的照顾,单纯的妻子不善言谈,只是一阵阵地发笑着,“格格”的笑声里,他陷入了沉默,其实是在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他不想在儿子面前落泪失控,而泪水却在我们的眼中流转,升腾灵魂的温度。

老兵张志添是一个硬汉,采访中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他只说是“我应该做的,别无选择,”但当我们故意把话题绕去他的老家,说起童年,说起母亲……说起母亲,这一个在血里火里不知“死”过多少次的铁汉,突然间戛然而止,突然提高的声线在哽咽中像是急刹车的啸叫声,让他与我都意外,这一刻,泪……唯有泪水能消除我们之间的隔离和界限。

梁瑞伟是我们采访中从头到尾,没有流过一滴眼泪的人,即便是说起当妻子童少红也被查出了癌症的时候,他想去照顾她,但妻子硬把他赶走,这辈子妻子习惯了照顾他,却不能习惯他的照顾……说到这里,他显然动了情,而那一刻妻子就在他身边,与他并肩坐着,相濡以沫几十年,突然要在这样的语境中,互相面对着,这让他很不习惯,他很快起身,进去里屋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出来面对我们,他是极其害羞自控能力极强的人,决不允许自己在别人面前失态,但他却愿意为我们唱一首歌,当《敢问路在何方》的旋律在他残破的喉管里挣扎着被释放出来的时刻,这首我们都熟悉的歌曲,一下子把把在场的我们都唱哭了……而我们也因此找到了“他”——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心灵密码。

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堆积成一个个独特的“他”,也堆积着我们一点点去与“他”比肩,去丈量,去触碰他的“高度”。

而在创作的时分,那曾经打动我们,让灵魂交融的同一滴泪,会在我的心灵密室里放出光芒,照耀我在黑暗中发现那个真理的、规律性的内核,能够抽丝剥茧,敲骨吸髓地把典型人物内核里那个最真最善最美的结合点一把抓住……

当我泪流满面,当我的心海掀起狂澜,我知道,这就是如魂附体……

我明白所有的创作,都难以走出艺术的局限,但,唯有这样如魂附体的创作,能冲开人类所有的限制,让天人合一,令日月同悲……

所以在报告会现场,当我们看到创作过程中流过泪的每一个“泪点”,在舞台上成为了一个个重磅的“炸点”,引燃了全场观众的同声共泣……作为报告会的总撰稿人,我一时间明白了一种不一样的崇高:其实崇高与平凡之间只隔着一层纸,作为一个写作者能够做到、而且一定要做到的就是用力、用心、用情,以俯身为泥的姿态,用从泥土中捧出来的那一份情怀、去触碰、去拥抱,拨开平凡生活的外壳,让那高贵的灵魂与我们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这是一种创作的辛劳,更是一种创作的幸福。

把报告会文本定位为一部紧贴时代脉搏的“广东警队心灵史诗”的思路,是主创团队在策划阶段反复研讨、争论、磨合之后逐渐清晰的。

说到心灵史诗,我们自然会追问一个民族的心灵史诗是什么?我们华夏民族的心灵史诗是什么?《离骚》是代表吗?估计这是一个一时无法求解的命题。

而一个警队,在煅铸队伍的文化品牌,雕琢自己文化名片的时候,以“心灵史诗”这样“高冷”的品位为诉求,在这个越来越缤纷喧嚣的时代,越来越追求快餐娱乐的当下,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是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个坑往里面跳呢?

答案是明确的,因为这是公安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公安文化是伴随着公安斗争实践和公安事业的发展进步,在苦与乐的磨砺、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中生长起来的公安文化,是一种以公安民警为主体,以忠诚为灵魂,具有英雄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精神特质和剑胆琴心职业品格的特殊的战线文化”,而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诟病于自身“有一流的故事,没有一流表达”的困境,寻求一种创新的表达方式,是我们这样的公安写作者、撰稿人必须的使命与迫切的担当。

于是就有了我们关于“心灵史诗”思考和品格定位,这样的思考与定位,就要求我们在选取和呈现报告人的核心故事时,在充分考量和呈现每一个英雄壮举的同时,还必然同时考量和呈现与这一壮举相伴随的人物命运的苦难与人性的挣扎。

这就决定了我们报告会的每一个报告人的切入点,不再是以往事迹报告会那样的“讲述”而是“倾述”——是以真人、真事、真性情为底色的“心灵倾诉”,是面对天地与古今,面对现实与梦想,面对现在与未来的追问与倾诉……倾诉他的信仰、他的追求,他的道路,他的命运,他心灵的悸动、他内心的伤痛与挣扎,他对命运的抗争与不屈……

这就决定了我们报告会的导向与内容,不再是对一个个典型人物先进事迹“高大尚”的“宣示”,而是对一个个鲜活、独特的、不为人知的警察人生全方位的“透视”……是我们试着发现、并尝试着完成的关于“警察故事一流表达”的一种新的生命话语与心灵倾诉。

    构筑任何一台报告会的感染力,最致命的武器依旧是“语言”,所谓成也语言,败也语言。而我们在整个报告会启用的语言系统正是一部以舞台形式出现的具有浓郁抒情风格的宏大叙事的报告文学,。

从章节语言——视频语言——个人独白——讲述词——致敬词——歌词——整个谋篇布局,层层铺垫,环环相扣,娓娓道来,过程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共同完成的是具有浮雕一样质感的人物刻画和造型——

通过曾素明的“眼——鹰眼有泪”、余金华的“手——与死神对决”、殷银的“心——永不褪色的爱”、张志添的“身影——最美逆行”,梁瑞伟的“声音——敢问路在何方”……他们看似各各不同,但他们合起来,就是一个强大的共同体,一个强大的“他”——一个栩栩如生的时代洪流中的“广东公安代言人”;而他们的声音合起来就是一部恢宏的时代交响乐——一部扣人心弦的镌刻在南粤大地上的“广东公安心灵史诗”。

 

2017年6月23日,“忠诚誓言”——2017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先进事迹报告会,以“零失误”的舞台效果,完美绽放,饱受赞誉。

历经艰难孕育,呱呱坠地一鸣惊人。不经意间,广东公安这个一路走来紧贴时代脉搏、又深深扎根于岭南沃土的报告会创造了属于自己、属于广东警队、更属于当代公安文化创新繁荣的一段传奇。

报告会在广东电视台演播当天,就吸引了82万网友在线观看,网友纷纷点评——

“看得心痛,让人感动”;

“这是一部必须带上纸巾才能看完的的报告会”;

    “向英雄致敬,你们是共和国之盾的形象和尊严”;

    “你们是阴霾天空下的挡风遮雨板,向人民英雄致敬,无上光荣只因为有你”;

    “看的过程,我一直很心酸,每一个报告人都让我感动;感动、心酸之后,我心里更多的,是一种身为警察的伟大、震撼的自豪感,我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这是一位刚刚入警的警花在广东电视台演播厅的观后感言;

    江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黄彗明说:“看完报告会后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很受感动,很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六字方针在公安英模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非常荣幸成为广东警队的一员”;

 湛江市局党委委员、政治主任梁洪波表示:“5位报告人均来自基层,他们那么真实那么平凡,却又那么伟大而崇高,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无惧危险,敢于奉献的精神”。

   《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主任戎明昌在报告会现场几度落泪,盛赞报告会:“形式活、节奏感强、且人物选取很成功,故事真实、事迹感人,很好地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精神。”

 

在党的十九大来临之际,肩负着“让忠诚的誓言响彻南粤大地”的使命,2017年,7月3日至8月期间,“忠诚誓言”——2017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团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奔赴湛江、云浮、广州、汕头、深圳、梅州等地巡回举办专场报告会。

以情景交融的报告会的感人形式,集中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报告公安工作,宣示忠诚誓言,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警队的新跨越、新业绩、新风采,所到之处,赢得高度赞誉,引发强烈共鸣。

1万多观众在现场观看了报告会,通过网络实时直播,超过500万网民在线观看了报告会。

   而对于我们主创团队,报告会进入巡回演出阶段后,我们又投入到了另一种战斗中。每一场演出都是新鲜的,每一场的宣誓环节都要加上当地的10个英模,而这10个英模的致敬环节的呈现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时间紧迫无法与英模见面采访,就只能通过电话采访。我们在阅读了上百万字的事迹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电话沟通,完成了为各个不同的英模“画像”的紧急任务,保证了后面每一站的巡回演出中,70多个登台亮相的英模都各具风采、各有特色而不是千人一面。

尤其是在舞台呈现环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一场报告会除5位主要报告人相对固定外,其余所有的舞台流程和节目都需要重新编排、合成,也就是说相当于每隔三、五天就要排练出一台全新的报告会,在这样的强度和节奏下,全体报告团成员,历经磨难,脱胎换骨,完美呈现,令人惊叹。

真情的付出赢得了真情的回报。

每一场报告会结束,5位主报告人都成为当天的头条、抢眼的明星,被观众竞相追随、签名、留影。

在云浮专场,现场上200多个一身红衣的志愿者涌向舞台把5个报告人团团围住,留下了珍贵的照片;小朋友们争相靠近报告人身旁,伸出小手去触摸那闪亮勋章的一幕幕,至今令人感动。

    在广东公安历史上,以报告会的形式巡回演出,也是这一次的创举。

    这是一次宣誓信念的使命之旅。

报告团奔赴每一个主报告人所在的城市,向养育英雄,成就英雄的一方土地和人民报告英模事迹,展示当地公安英雄群像,弘扬广东公安时代风采,所到之处让广东公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的铁血誓言,久久地回荡在天地之间。

这是一次洗礼灵魂的心灵之旅。

所到之处,报告人用真情讲述的警察故事,感染了所有的人,弘扬了正气,凝聚警心,振奋民心,将一个个英雄的故事,一曲曲壮丽的凯歌镌刻在丰饶的大地和百姓心田。

这是一次星火相传的文化之旅。

所到之处,英雄的精神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为各地提供了一个可敬、可信、可亲、可以学习、可以模范的样本,激发了各地公安文化蓬勃发展创新。以其撼人心魄的广东公安心灵史诗的品格,擦亮了报告会——这一广东公安千锤百炼的忠诚文化品牌。

 

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转眼报告会已成经典,有一些瞬间至今让人回味。

那是5月底一个雷电交加之夜。

我的手机里传来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领导发来的信息:政治部领导今晚召集开会。那是一个周末,在广安大厦封闭了许久的报告会主创成员的我们,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正在吃晚饭,接到信息后当即返回。

那一场雨真是瓢泼如注、密不透风地浩大,不堪重负的雨刮器罢了工,我们被困在路上一个多小时。

千难万险赶回广安,会议只开了30分种,议题只有一个:把5个迟迟未决的主报告人人选定下来。而在此前,主创人员已经为此不知反复讨论、争论过多少回,甚至是每开一次会就“争吵”一次,主创团队成员人人都是本色警察,个个都是较真的热血青年,都抱着“我们的英雄这么感人,我们要不呈现好仿佛就是千古罪人”似的激情与使命。

政治部领导一锤定音,举棋不定那么久,结局就是这样简单。

回想我们主创团队从3月出发,一路面临很多重要的决策与曲折,关键的时候,特别是在我们的文学台本面对有些质疑的时候,政治部领导一句话:“我们的文本导向没有问题,出了问题我负责!”,这让备受煎熬的我们,有了“定盘心”,备受鼓舞、倍感温暖。

就如同那一场突如其来的豪雨,来得那样猛烈,消失的时候似乎又悄无声息,曾经那样披星戴月、颠倒错乱的晨昏,就这样戛然而止——策划阶段,我们在一周内“啃完”了全国各地上百名英模的故事,文字的、影像的不计其数;采访期间,我写完了三本笔记本几十万字的记录,好些模糊不清的字迹,见证的是那些血泪交融的时刻,一边流泪一边纪录,泪水“嗒嗒”落在稿纸上,笔尖“刷刷”地游动,那是一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属灵”的时刻;创作阶段,我们每天凌晨3点开工,每天睡眠不足3、4个小时,7天完成3万多字的文学台本,人生3万天,我们又有多少个这样激情燃烧的7天……孕育的过程每一天都充满这样的剧烈与纠结,煎熬与痛苦,唯其曲折与艰辛才有后来果实的珍贵与甜香。

 

一页历史已悄然翻过。

“忠诚誓言”——2017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先进事迹报告会所承载的为时代洪流中的广东公安代言,镌刻广东公安梦想与光荣的心灵史诗的长路还在延续。

至今记得,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听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时,作为这个时代大潮里一朵翻卷的浪花,我感受到的激荡,是无以言表的。

    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尤其是我们身处改革创新前沿的广东,身处于这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如何自信地写好广东的警察故事,塑造南粤警察的光辉形象,正是眼下时代给予我们公安作家的丰盛机遇与深刻挑战!

作为一名写作者,回首我的写作之路,为警察讴歌,为时代抒写,为人民写作,写真善美!是我一直的坚守,我也看做是我命中注定的使命与担当。对我而言,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涅槃与超越,在警察兄弟的泪眼里奔走,在人民的沃土上写作,使我平凡的人生拥有了一份不一样的坚硬与崇高。

尤其是一路巡回,看到报告团成员,把每一场报告都当作人生的第一场,每一场都比上一场出彩,这是忠诚的血脉给予我们的冲动,这是古老而丰饶的泥土滋养于我们警察情怀与时代激情的创造……这也是最后的那一场演出,一个个报告人流着泪无声地告别舞台,谁也不愿意离开这个神圣的舞台、谁也不愿意离开这一段一起哭过、笑过,一起彷徨、一起成长、一起收获、一起飞翔的心灵之旅的时光。

    任何一个获得成功的作品从来都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对于我们而言,报告会这一页悄然翻过,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起步,一个全新的创造,更有一颗不变的初心与使命——就像是作家路遥墓碑上的那句话:像牛一样的劳作,像土地一样的奉献;我还崇敬路遥写在《平凡的世界》开篇的那句话:只有具备了初恋般的激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那就让我们像牛一样的劳作,像土地一样的奉献……奉献出凝聚着生命光华与灵魂温度的自信的作品,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召唤,无愧于南粤警队这个忠诚铁血的光荣群体的深切期待!

 

 袁瑰秋.jpg

作者简介:袁瑰秋,笔名:桂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理事。广东作协公安分会秘书长。全国公安文联首届签约作家、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出席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现任职于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

19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刊于《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作家》等,出版文集6部。报告文学《擎天》荣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散文《冰雪记忆》获全国公安民警散文诗歌大赛一等奖、全国散文作家论坛赛一等奖,原创歌曲《来生让妈妈再爱你一回》荣获全国“十佳动漫音视频奖”等。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张国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