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姜允侃:“技术咖”的技术人生

来源: 人民公安报 作者: 李佳

  人物简介:

  姜允侃,男,197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交警支队路政设施大队民警,工程师,主要负责SCTAS系统联网建设、信号灯日常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获得嘉奖9次。

  图为姜允侃正在研究如何通过视频侦测技术解决拥堵问题和突发情况。沈文摄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交警支队路政设施大队民警姜允侃是“技术咖”。这一点,无需过多介绍,只要看他厚厚的眼镜片和镜片后那双时常陷入沉思而变得漆黑的眼睛便知道了。跟姜允侃“聊天”,是很有讲究的,只要找对了话题,他就会侃侃而谈。

  “上海市浦东新区有多少个路口?”

  “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3078个,系统联网的有2000余个,其中原南汇地区有300多个完成了联网改造。不过,这是实时数据,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新增或减少道路的可能,路口也是一直在变化……”

  不惑之年的姜允侃,从事交通路政设施管理工作已13年。13年来,他几乎跑遍浦东的大街小巷,参与了浦东路政设施规划、革新、改进等重大进程,是推动新区城市交通迈向现代化、智能化的设计者、实践者之一。浦东的路,不仅是他心中最清晰、最动人的画卷,更是他全力投入、脚踏实地走过的人生之路。

  一

  上海输出“中国经验”

  21世纪伊始,浦东交警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项工程:SCATS系统改建。何为SCATS?它是一组英文的首字母缩写,翻译过来是“悉尼协调自适应交通系统”,“悉尼”代表来自澳大利亚。

  这个系统2000年引入浦东,2004年投入使用。那时候的浦东,人口增长,车辆增多,道路变宽,社会交通需求增长,交通信号灯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大。这考验的不仅是浦东城市交通管理能力,也是路政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科技一旦投入使用便有了生命,SCATS系统即是如此。而一个有生命的系统也是有脾气的。2007年,姜允侃刚到路政设施科,便见识了SCATS的“脾气”。

  按照SCATS的设计,一个机房辐射250个路口,也就是说,对感知范围内的250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实施自适应控制。然而,从澳大利亚到中国、从悉尼到上海,一个客观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路网密度。上海尤其是浦东的路网密度大,路段长,路口间距大。每个SCATS机房设定的控制范围,只有半径8公里的区域;而在浦东的许多区域,要实现对250个路口的有效控制,须达半径20公里。

  怎么办?每当遇到难题,“技术咖”的应对方案往往是研究、再研究、“把板凳坐穿”。陈景润之于哥德巴赫猜想是这样;姜允侃之于SCATS也是如此。他索性找来SCATS说明书逐字逐句研读。

  SCATS说明书是全英文的。不知经过了多少昼夜,姜允侃几乎食不甘味,真的把整个SCATS给研究透了,就像一名解剖台旁的外科医生,能把每一块骨骼、肌肉分解开来。

  “换光缆!用光缆代替铜缆!”

  当姜允侃宣布他的设想时,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光缆”就是姜允侃找到的解决方案。从说明书中,他发现支持整个系统传输的是铜缆。虽然当时铜缆是最常见的传输媒介,但最常见的并非不可变,姜允侃就想变一变。

  而光缆能否运用于SCATS?无人试过,连当时科技更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没有。到底有多大把握?谁也说不准。选择,就要有开创性和冒险性。

  改变,需要人力和物力加倍投入。实验进行了一个月,先在实验室、后在路口实地测试,风雨无阻。那段时间的姜允侃,像一名在路上施工的农民工,汗一身、泥一身,衣服上经常结起几圈汗渍,肤色晒得黝黑发亮。

  改变,在不懈努力中发生,仿佛水到渠成。实验成功后,浦东张江地区大面积铺设以光缆传输的SCATS系统,只需一个机房,144个路口全部覆盖;而后向川沙、高桥、三林等地区推广。到2010年世博会时,浦东的自适应信号灯已达1000余个,数量是3年前的5倍。事实证明,光缆能支持更远、更稳定的传输,最远距离可达40公里。

  在姜允侃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光缆SCATS系统逐渐证明了自己,悄然改变着百姓的生活。浦东新区有关部门做过测算:SCATS路口的通行效率比单点控制路网提升11%,停车起步少了,污染排放量少了,个人花在路上的时间也少了。几年后,在SCATS的故乡澳大利亚,也进行了一场技术革新:铜缆系统被光缆系统替代。这是上海输出的“中国经验”。

  二

  技术需要不断更新

  在上海的高架桥上开车,常会遇到这样的指示牌,上面直观地标明路段和出口,路段间呈现不同的颜色:绿色代表畅通,橙色代表拥堵。看到绿色时,驾驶人会安心,若是看到大段橙色,则需考虑换路了。无独有偶,车载或手机地图也是这样。

  像这样的便利,谁也不知是何时进入人们生活的。然而,在这些改变背后,体现着姜允侃的努力。

  姜允侃认为路政设施有两项使命:一是为交通管理提供支撑;二是把交通信息及时提供给交通参与者,提升通行效率。在他心里,有一张浦东交通管理智能化“蓝图”。这是他的设想,更是他的理想。

  车流量采集和实时监控,是系统工程。此项技术听起来“高大上”,实则是体力活。运行原理是什么呢?埋线。简单地说,有一种感应线圈,将其埋于地下可感应路面车流情况。要想发挥线圈的作用,首先要“埋”。线可不是随便埋的,埋在哪里、埋多长、间隔多远,全有讲究。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不行,必须实地调研。张杨路、罗山路、杨高中路……姜允侃就这样走遍了浦东最繁忙的主干道,每500米布一个线圈,布线的位置都是他和团队亲自测量的。

  侦测线圈刚投入使用时还算先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需求的增长,不足便开始暴露。姜允侃的目光也变得越来越有前瞻性。线圈埋于地下,对地面情况的判断全靠感应,当车轧上线圈时,它会感应车速、判断拥堵;若车辆抛锚、发生事故或红灯时间过长,结果又如何?很可能会误报。

  经过反复踏勘,姜允侃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给线圈安上“眼睛”。很快,“视频+线圈”模式在浦东推开,线圈“看”不到的部分交由视频解决;线圈“预警”后,是否发生拥堵由视频辅助判断。然而,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姜允侃很快又发现视频的不足:监控探头暴露在外,平时没有问题,若遇上雨雾天可就“瞎”了,而雨雾天又是最易拥堵的时候。怎么办?姜允侃又想到雷达。雷达成本高,一时间无法全面采用。在浦东公安分局的多方协调下,如今浦东部分重点路段陆续推广了“雷视一体”监测。

  道路交通管理APP、互动式路况发布小程序等悄然进入百姓生活,成为信息化时代群众的“出行必备”,“足不出户,一览全程”变为可能。而“把交通信息及时提供给交通参与者”——那个姜允侃最初认定的目标,正在逐步地实现。

  三

  专业交警就要解决畅通问题

  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后,早晚高峰时段浦东道路交通出现了不寻常的“堵点”。拥堵的原因是什么?会不会放缓复工复产的步伐?面对新问题,姜允侃又马不停蹄地忙起来。

  针对拥堵路段,姜允侃逐一踏勘:有的拥堵是“外伤”,属于“潮汐式交通流”,疫情期间公共交通受“冷落”,自驾上班者剧增;有的拥堵是“内伤”,许多大型企业复工后,停车需求激增,企业内部停不下的车停在了路上,周边的路便堵了。

  原因不同,姜允侃的解决方案也不一样:对“外伤”做精密“外科手术”,重新调整相关路口的信号配时,确保道路通行效能最大化;对“内伤”做到“对症下药”,深挖大型企业周边的停车资源,设立临时停车场。不到两周时间,姜允侃及其团队调整了30余个路口的信号配时,在大型企业周边增设临时停车位2500余个,因疫情被搅乱的“道路交响曲”又奏起和谐乐章。

  姜允侃所钟爱的数据、技术是温情的、有血有肉的,是源于生活、最终要反哺生活的。数据在他眼中,从来都不只是数据,他更喜欢研究背后的原因。业余时间,他笔耕不辍,研究成果在业内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相继发表了《可变车道控制及应用》《初探光缆通信在SCATS系统上的应用》等论文,近期又在《微型计算机应用》上发表了关于公交优先的论文。做了16年交警,姜允侃的初心始终未改:专业交警就是要解决道路畅通问题,所追求的归根结底是为老百姓谋福利。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