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这位辅警进入公安部专家组!

来源:新警事儿 作者:


  

      2020年4月20日,凭借扎实的业务功底和多年来在痕迹检验工作中的辛勤坚守,辅警施群峰代表浙江嘉兴,与全省其他6名痕迹比对专家一起,被公安部选为“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成员,在全国205名专家中,施群峰是唯一的辅警,这既是荣幸,但更多的是责任,最大限度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的责任,尽己所能使受害人沉冤昭雪,使行凶者明正典刑的责任——施群峰这样看待自己的新身份。1992年10月8日,新疆五家渠市某家属区发生一起白日血案,退休干部赵某(化名)被人抢劫杀害于家中。受限于线索的缺少和当时有限的刑侦技术,犯罪嫌疑人始终没能落网。今年,公安部深入开展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嘉兴市公安局港区分局刑事犯罪侦查中心辅警施群峰通过公安部协查平台,掌握该案件情况后,利用痕迹物证鉴定技术,5月20日成功锁定案件嫌疑人。
 

  5月25日,新疆警方以此将逍遥法外28年的犯罪嫌疑人孙某东抓获归案。

  说起这次破案经历,施群峰坦言冥冥之中似有天意:“那天我把手头上局里的本职工作做完,就像平常那样上公安部的协查平台去浏览了一番,结果一眼就看到了这起案件。” 28年,物是人非,案件有价值的线索也只剩下一枚非常模糊的痕迹,施群峰很清楚要侦破这起积案难度非常大。但是,他决定试一试。5月21日,经过近10个小时的紧张工作,施群峰从模糊不清的一块久远痕迹里,比对若隐若现的细节,一遍一遍反复甄别、分析、编辑、判断、鉴定,终于从浩如烟海的数据库中打开了侦破这起尘封了28年的命案的大门。破案的关键在于找到嫌疑人,找到嫌疑人的关键在于发现能指认其身份的物证,而找到物证的关键,一直都隐藏在一切纤毫之间的蛛丝马迹中。偏偏施群峰正是个极为细心的人。
 

  2019年11月的一天深夜,嘉兴港区某家因破产被法院查封的企业里,电缆线及变电箱设施被盗,涉案价值18000元。在办案人员勘查现场未提取到有效的痕迹物证,调取厂区周边监控也未发现犯罪嫌疑人踪迹的瓶颈时刻,施群峰通过逐寸逐寸复勘现场,发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案发现场的杂物、垃圾中间有一个掉在地上的一个小物件,别的东西上面都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只有它很干净,我就怀疑这是嫌疑人作案时留下的。虽然对其进行检验后,并没有发现嫌疑人的线索,不过我想,既然留下了这个小物件,那么相关的其他东西是不是也可能出现在附近呢?”经过地毯式的搜索,港区警方在案发地周边成功找到了有价值的物件,施群峰从上面提取到了微量物证,而正是这一点点“蛛丝马迹”,指向了河南籍前科人员王某,港区警方迅速出动,拉出萝卜带出泥,迅速将包括王某在内的一个五人盗窃团伙一网打尽。痴迷于指尖,醉心于纹路,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追踪抓捕,没有真枪实弹的短兵相接,但施群峰坚信,每一道微弱的痕迹物证,都关联着百姓的安宁,关联着正义的伸张。2003年,22岁刚从学校毕业的施群峰偶然得知公安招聘信息,怀着“匡扶正义、为民除害”的一腔热血报了名,“谁知考试的时候,卷子上的题目就是让你比对痕迹,因为我专业不对口,当时两眼一抹黑……”回想起在考场中大冒冷汗的旧日情景,施群峰不禁莞尔,“涉险过关后,我立刻意识到刑侦技术的专业性太强了,我如果不从零开始迎头赶上,刻苦钻研业务,比别人更努力,就干不了这个工作。”
 

  2019年3月,“施群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港区分局首个以个人姓名命名的警务人才实名工作室。立志“迎头赶上”的施群峰,赶着赶着,从17年前大家眼中的“菜鸟”,变成了现在人人心目中的“专家”。
 

  “施群峰人呢?”“他去市局协助办案了。”“他到省里去交流工作经验了。”“他被公安部抽调去攻坚命案积案了!”以上的问答在港区分局经常上演,如今的施群峰是彻彻底底的大忙人了,但他始终不忘从“菜鸟”一路走来,一路努力的方法: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在工作间隙思考总结工作方法,提炼技战术。

  2017年3月,港区一农户家中遭窃,户主褚女士放在起居室某处的3900元现金被盗。施群峰经过勘查后认为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大。但案发现场遗留了大量杂乱的痕迹物证,里面包含了褚女士家中全部四家租户十多个人的信息。“褚女士作为房东,各式各样的人进进出出她的房间很平常,而我的工作就是找出里面不平常的地方。”最终,仅凭借半个残缺的脚印,施群峰在案发现场就指认出褚女士家其中一房客周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周某当即交代了其犯罪事实。事后,施群峰结合这起案件和自己经手过的其他几起案件,收集材料,潜心分析,创作了一篇名为《内盗案件中现场痕迹分析的重要性》的论文,发表在了公安系统某刑侦技术学术刊物上。
 

  “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人到中年的施群峰近来总是不免回想起17年前,刚入职时在杭州接受培训的课堂上,教官对他们那届学员的期许。干一行爱一行,这个“爱”是从哪里产生的呢?施群峰觉得是源于一种敬畏——每一项刑事技术的进步,都是不断织就法网的经线和纬线!而能把自己的绵薄之力融入其中,无疑是一项高尚的事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