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我愿意为你守护

来源:琴心雅集 作者:杨欣荣


  “此去若何?”

  “战病疫,救苍生!”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题记

  其实吧,在第40号“医学留观点”执勤的我,基本上是能够回家的;至于“救苍生”,说八竿子打不着——一时间也缺少详实数据反驳。但“战疫病”或可沾点边,就像浩渺汪洋中的一滴小水珠,始终属于大海的一分子。

  补 漏

  孟春时节,草长莺飞。3月底的一个休息天,自单位值班后正其乐融融地驾车陪丈母娘采买清明节食材的笔者,接到一个紧急来电——尽管是主动报名,但第一次上岗的通知却是如此不应景。当日火烧眉毛般地接收完首批归国隔离人员,笔者抽空对留观点的地形做了番初探。

  这是一家受疫情影响而处歇业状态的、号称“准五星”的宾馆,拥有一幢10层约200个套房的主楼,以及一个带环岛状大花坛的半封闭式庭院。庭院正门南向临街,以忍冬和似乎是凤凰竹的竹丛为绿篱;西、南两侧毗邻一无名小河,河面不宽,河水倒也清澈,对岸于郁郁葱葱中时有军号声每日准点升起;北面则是一片可供散步、休憩甚至是小型车辆通行的绿化带,将宾馆与某医疗器械公司办公楼柔性分割的同时也令两者“鸡犬相闻”。用铁马将绿化带人为剥离后,整座宾馆遂自成一体,加上周边未见居民区或商业街,隐隐约约间便显露出些许世外桃源的况味。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未几日,“世外桃源”室外的小竹林里竟发现了两位不请自来的吃吃喝喝的野餐者。

  漏洞不难找——一个仅可供单人穿行的豁口,隐于河道堤岸、沿街绿篱及宾馆旁一座平板桥桥头的交界处。稍作交涉,自觉理亏的闯入者雅趣全消、败兴而返。笔者和几名辅警随即找来路边被裁剪下的行道树枯枝进行补漏,迅速把缺口堵成“关口”。

  可惜,“关口”不久又被攻克。“入侵者”一手垮篮一手提锄,言之凿凿地辩称是为路边嫩笋吸引而破障而入。一番晓之以留观点风险难测、动之以保重贵体的关怀后,挖笋老翁终被请出。

  不动点真格不行了。带队领导不知从哪儿寻来一截塑料栏杆,又在上面缠上警戒带,当“口”而立,让“不知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的我们着实安心了不少日子。但“不少”终究带着“少”,何况按照“墨菲法则”:该来的总会来。

  当把扯断警戒带擅闯留观点并在河道内捞取漂流废弃物的环卫工人团团围住时,对方依旧振振有词,说:不把包干的河段清理干净是要被单位扣钱的。

  念你也是在为“抗疫”事业添砖加瓦,不,是打扫门庭,这次只作口头警告。还有回去告诉老板,新冠病毒传染性很强的,离得近了,说不准一阵风过来病毒就顺带把你当成生儿育女的安乐窝了……

  不清楚是警告起了作用还是科普产生了效果,反正自此再无环卫工人借“公干”私入留观点了。

  从长计议。如今,那个豁口已被一小段齐胸高的水泥砖墙堵了个严实。尽管仍有“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焦灼,但据观察,40号留观点周边的君子比小人多得多,何况小人也惜命呀。

  孔子曾说“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但如果“效费比”低得可怜,那便只有傻瓜才会以身犯险。

  训 诫

  留观点的组织架构若按职能,可粗略具化为“2+2+1+X”,即:医护、区级疾控人员构成第一个“2”;第二个“2”则包含宾馆员工、当地街道或镇政府派驻人员;“1”指公安干警、辅警等;若仍存在人员缺口,留观点会通过劳务公司聘用若干勤杂工,也就是最后的“X”。

  在“2+2+1”的基础上,由各单元负责人组成一个“综合指挥办公室”,以“每日例会”等形式部署、督导留观点内诸项工作的稳步运作与协同推进。

  除去日常的隔离区外围巡视、对进出车辆与人员甄别并分类管理外,笔者参与处置的首起“麻烦”,是两名归国人员的拒绝隔离事件。

  把时间拨回4月上旬的某日,急吼吼的“120”将两名外地来沪男子就近送入40号留观点。初始期一切如常,但在获悉宾馆常规的住宿及餐饮费用后,两人便以种种理由推脱扯皮,拒不配合办理入住登记手续。隔离区前台医护苦口劝说无效,难题便移交给了驻点公安。

  来者系沪上一物流公司的专职司机。事件的前后原委是这样的:3月底,一行两人驾驶集卡于南方某通关口岸离开国境,卸货交割完毕,当日旋即返回。待其北上抵沪后的翌日,两人的“随申码”由绿转红,继而触发隔离警报。

  二人无法接受的,其一是离开国境才百来米且归程一路畅通无阻,为何偏偏到了上海才被留观;其二,对需自理的隔离费用,作为普通的打工人员,实在压力山大、勉为其难。

  我们的回应,第一点:“随申码”受制于当下所处区域的防疫风险等级,更取决于国内外疫情发展的总体态势,故而“变色”是正常的,一成不改才反常;第二点:既是因公出入国境,隔离费用要求派遣公司承担一部分甚至全部理所当然;第三点:依法留观带有强制性,抗拒的后果是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

  故事没开始多久便结束了。再后,经留观点负责同志联系,两名驾驶员所在公司果然垫付了绝大多数的留观隔离款项。

  如何拒绝?用不带敌意的坚决。如何包容?用不含杂念的真诚。一如另一起印象深刻的“训诫”——或以“普法宣传”“心理咨询”定性更准确。

  自美洲某国返境的一对成年母女,因老太太身患心血管基础疾病,而被安排在同一标房内。大概是在长途旅行中深受刺激,也或许是身居国外多年而对隔离举措难以顺时随俗,老太太自入住当日,便几乎以每十分钟一个电话的频率,要求隔离区前台解释医学留观的法律依据,其间又提出“若在留观点内被感染‘新冠’怎么办”之类的疑问。前台医护反复解释:入住宾馆时已向其宣读过相关的《防疫法》条文;只要严格遵守隔离规章,绝对不会出现在留观点被感染的可能……

  然后,前台医护不堪其扰,直接跳过“然后”来到“最后”——即由公安“善后”。

  根深蒂固的焦虑与恐惧通常是思想贫乏的源头。是以“矛”攻还是以“盾”守,是以柔克刚还是针尖对麦芒?化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策略性应对。电话沟通中,在强调医护上述两方面回应的前提下,我方首先婉转提醒其长时间占用公共资源将会影响同楼其他留观客人与留观点的联系。其次,是提醒如对某些敏感事项存疑,也可致电市、区两级的“卫健委”等政策制定部门。再次,柔中带刚的告知:彼此所有的对话都按规录音留存,希望对方理解,等等。

  也许是对留观日子的逐渐适应,但更可能的因素是某种思维惯性——对美洲尤其是美国警察夹枪带棒式的“雷厉风行”的深刻印象,老太太终究是消停下来,岁月静好的待完了剩余的既集中又独立的“留观生活”。

  经验之谈:一个人怎么思考小事,就会怎么面对大事。

  深 蓝

  在留观点执勤,进入隔离区处置治安类案事件显然是公安的职责之一。不知是“幸”或是“不幸”,笔者身处40号留观点,至今尚未有此“待遇”。迄今不多的几次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所做的是对解除留观人员进行身份核实——这是被留观对象正式解除隔离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文似看山不喜平。自疫情爆发,“亲密接触”的情节已让人司空见惯,就先讲讲“密接前戏”——穿防护服那事儿吧。

  或许是出于“以形补形”的考虑,首次穿防护服,留观点的医务主任给拿了款与民警春秋执勤服色泽极相近的。于是乎,笔者未能幻化为出镜率极高的“大白”,而是摇身成了“深蓝”。

  穿防护服吗,在分局的手机APP推送视频上都学习好几遍啦。一番“不以为然”加“按部就班”再加“现场指导”后,笔者俨然一只包扎得严严实实、颇具江南特色的嘉兴大肉粽。

  然而说起感受,便绝非“香喷喷”“暖融融”了,不光是闷热、溽湿,连走路也一步三摇——防护服“加持”的代价真不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太难为那些在一线“逆行”的白衣战士了!

  而后,是跌跌撞撞的就位、诚惶诚恐的“热身”……

  相对来说,“末端密接”平淡无奇、味同嚼蜡(能让笔者足足少码500字)。满打满算,前前后后才一小时多几分(时间要视批次人数多寡计),但事毕却令人汗涔涔、气吁吁,犹如小跑了十分之一的马拉松。

  “密接后戏”自然是“脱戏”。想不到的烦人事竟也如影随形:搜肠刮肚,甚至在大脑皮层的褶皱里也翻了个遍,就是找不到脱防护服基本流程的记忆点。

  万幸的是还有留观点的医护们托底:“密接”结束后脱防护用品的顺序设定,原则上是先除去污染较重和体积较大的物品,后摘呼吸道、眼部等最易感部位的防护器具。

  以下是整个过程的标准步骤及正确手法:

  一、摘下非一次性防护目镜,浸没于消毒液中;

  二、解防护服;

  三、内里朝外的脱下一次性手套,放入医疗废物袋;

  四、同样按内里朝外的方式脱防护服,归入医疗废物袋;

  五、脱鞋套,如一次性手套般置于医疗废物袋,消毒洗手;

  六、摘口罩,一手轻扶口罩,另一手将口罩摘下入医疗废物袋,双手不得接触面部;

  七、将手指反掏进工作帽内轻轻摘下,内里朝外,置于医疗废物袋内;

  八、洗手,手消毒。

  ——简直是在蜕皮。待完完整整的“破茧而出”,笔者发现自己的十指已充血似胡萝卜,而刚脱下金箍般的聚乙烯手套时,它们还如“不沾阳春水”样的白嫩……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非虚!

  后 记

  至本篇拙作收笔,笔者已按命令离岗归建——第40号留观点现由分局兄弟单位接管负责。

  近两个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工作岗位的变更并不代表“抗疫”任务的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中指出:“当前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疫情防范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就个人而言,做好小事情便是成就大事业。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