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蔡昌明:从“ 文检师 ”到电子物证专家 让手机电脑“开口说话”

来源:厦门公安 作者: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物证已成为指认犯罪的重要证据。近年来,厦门市公安局深耕电子物证这一新领域,因起步早、进步快,在全省公安机关中名列前茅。
 

  5年前,蔡昌明还是一名“文检师”

  因工作需要

  他“半路出家”

  自学成为电子物证领域的专家

  实现华丽转身

  “文检师”慧眼破迷案

  2006年,蔡昌明从中国刑警学院毕业后考进厦门市公安局,因大学所学专业是“文件检验鉴定”,专业性比较强,所以,他被分配到刑侦支队做了一名“文检师”。

  
蔡昌明在分析笔迹。

  蔡昌明说,文检工作枯燥,需要巨大的耐心。面对形态、大小各异的文字,他需要沉下心,用马蹄镜仔细辨别条线的走势。

  “见字如面,人的性格对书写有很大的影响。千人千面,字也一样,每个人写字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写字时是否生病,都能看出来。即使被刻意模仿,依然可以找出‘生涩’的地方,辨别出是本人书写,还是造假。”

  蔡昌明要从文字中读懂一些别人看不出来的信息,为侦查破案提供参考。2010年,同安区一山上发现一具男尸,侦查员根据现场初步判断男子是上吊自杀,但也不排除他杀的可能。侦查员在尸体的口袋中找到了一张纸条,但因为尸体腐烂污染了字迹,无法看出有用的信息。这一纸条转到了蔡昌明手里,他通过专业的方法,让字凸显出来,再仔细辨别每一个字,确认这是一封遗书,为男子亲笔所写,由此确定了男子为自杀。

  向手机维修师傅请教

  时代在发展,需要文件检验鉴定的案件越来越少,而电子物证则悄然兴起。2015年,厦门市公安局走在警务科技前沿,成立电子数据取证中心,也叫电子物证室。领导看中蔡昌明做事的“稳劲”和耐心,把他调到了新部门,从事电子物证工作。

  从文件检验鉴定到电子物证取证,蔡昌明从老专业跨到了新专业。

  他笑称,二者惟一的共性是枯燥乏味。以前每天面对纸,现在却要和电脑、手机打交道,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蔡昌明在研究电子物证。

  起初,蔡昌明对于电子物证一无所知,只能摸索着学习。为了研究不同手机品牌和机型的特点和数据信息,他找手机维修师傅请教,还打爆了400手机客服电话;同时,他还到省公安厅跟班学习2个月。这一系列“充电”,让蔡昌明很快就掌握了电子物证提取方法。但他觉得,提取电子物证容易,难点是从电子物证中读取和利用数据分析案情,发现更多隐藏的证据。

  刚到电子物证室时,由于警力紧缺,蔡昌明需要“文检”和电子物证工作两肩挑,直到2018年才成为专职电子物证民警。其实,电子物证室只有两名民警,蔡昌明带领另一名民警要完成刑侦支队及分局部分现场勘查任务。发生案件后,他们与侦查民警分工协作,其他警力实施抓捕,他则要抓紧时间提取现场的电子证据。电子物证室两名民警年均提取电子物证500余件。

  去年,蔡昌明被省公安厅纳入电子物证专家库,被公安部选为全国电子物证青年人才。

  自助研发 快速取证软件

  近年来,诈骗警情高发,以往民警对于现场电子数据的固定,采用的是人工方式获取,效率低、速度慢,无法保证数据提取的时效性。为解决这些问题,蔡昌明自主研发了一款软件,可以快速获取网站数据,极大地提升了现场数据提取效率。

  4月21日,蔡昌明跟随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大队和同安刑侦大队赶赴惠安抓捕一个裸聊诈骗团伙。在诈骗窝点,蔡昌明利用软件固定了一个裸聊App和1000余条受害人信息,以及受害人通讯录信息3万余条,为案件的溯源及审讯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及时阻止了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民警蔡昌明与同事们一起研究案情。

  实战过程中,蔡昌明发现基层派出所受理警情,尤其是诈骗警情后,不仅调查取证耗时费力,而且数据分析效率也比较低。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安全性,蔡昌明研发了一款外形酷似手机的智能提取机,实现对关键证据的一键提速,为案件精准分析提供助力。

  除此之外,蔡昌明还提出“让数据多跑路”的理念,通过对提取机终端采集的信息自行比对,实现诈骗警情自动预警。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