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解封在即!武汉民警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新警事儿 作者:王传宗、李昌林等

还有1天,重启!武汉解封进入倒计时!

距离4月8日零时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的时间越来越近,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在全面舒展。

这一天,武汉人民期盼了许久。

这一天,武汉的公安民警、辅警期盼了许久。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和武汉广大公安民警、辅警日夜奋战在抗疫斗争最前沿、第一线。以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铸就警魂。留下太多的故事令人泪目!

面对情绪失控患者的攻击,什么都来不及想

首批进入方舱医院民警全力保障医院安全运行

“第一次进方舱是真怕,虽然天气很冷,但我手心都是汗。进舱的那一刻,我感觉时间是静止的,能够清晰听到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声音。”江汉方舱医院突击队民警王坤说。

身处此次疫情防控核心区的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辖区有协和医院、新华医院等7家新冠肺炎疫情收治定点医院和江汉方舱、江汉经济开发区方舱两座方舱医院。

江汉方舱医院则是此次武汉疫情防控期间首批投入使用的方舱医院之一。

微信图片_20200408125850.jpg

2月5日19时许,江汉区分局接到紧急通知,原定2月6日投入使用的江汉方舱医院将于当晚22时收治确诊病人。

突如其来的指令,打乱了原有的计划。江汉区分局紧急动员,仅2个小时24名参战民警全部到位。

现场排班后,第一批队员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穿上防护服准时进舱。王坤就是第一批进舱的民警。从接到任务到踏入舱内,他仅有3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他眼中有害怕、有担忧,但唯独没有犹豫,没有后退。因为他知道,“这个事情必须有人做”。

江汉方舱医院正式运行的第二天,大家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当天22时许,9区一男性患者疑似精神失常,把舱门处病员病历、医疗用品等损毁。在舱内执勤的禁毒大队民警李驰、张志军、俞彤闻讯后,立即上前制止和劝导。

“当时他情绪失控,摔碎了玻璃水杯,捡碎片自残并攻击我们。”李驰说,“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最终,男子被制伏,但李驰、张志军、俞彤等人的防护服、手套被扯破、口罩被拉脱。

面对这样的变故,他们本可以换个更轻松的岗位。然而在休整两日自觉身体无恙后,他们选择继续战斗。

除了保障方舱医院的安全运行,守护辖区七家定点医院的安全也是江汉区分局的重要职责。

“协和医院最多一天接诊了2400余名病号。”刘坚介绍,“我们全员上岗,确保了辖区医院医疗秩序的安全平稳。

再过40天就退休了,30年公安生涯不能留遗憾

武汉洪山60岁民警郭振华“硬核”抗疫

“伤筋动骨一百天。我的脚现在还隐隐有些痛感,不过比以前强多了,应该快好了。”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张家湾派出所社区民警郭振华说。老郭快满60岁了,5月将退休。

微信图片_20200408125856.jpg

去年12月底,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刘婆婆吃力地拎着两大袋蔬菜路过老郭的警务室。“刘婆婆,买了这么多菜啊,我帮你送上楼吧。”没有电梯,老郭爬上5楼将菜送到她家里。下楼时,他不慎将脚扭伤。

老郭觉得临近春节,社区许多工作都离不开自己,“这个脚伤也无需治疗,平时走路小心些即可。”于是,老郭将医生开的假条悄悄放进抽屉,转身投入社区工作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老郭的老兵“硬核”气质尽显无遗。

“我负责的社区只有2个小区有围墙、有物业,其他7个小区都是老旧宿舍。”老郭说,“因为疫情管控需要,社区用铁皮临时搭建了这些小区的墙。小区分布相对分散,我每天坐着电瓶车到每一个小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白天下沉在社区服务群众、协调小区封控、为困难群体送菜、化解矛盾纠纷,晚上回所继续110接处警、夜间巡逻——老郭克服病痛,始终战斗在一线,没有请过一天假。

微信图片_20200408125901.jpg

2月28日下午,张家湾派出所陆续接到某小区居民报警,称某住户家里传来恶臭。老郭立即赶到现场联系房主后得知,之前租住在此的母子二人回收了大量废品,“疫情发生以来,没有机会清理这些废品。”

由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老郭多方协调,将房主接到该小区。开门后,他们看到屋内一片狼藉。在向房主做好法律宣传及思想工作后,老郭通过街道联系到垃圾转运车,将屋内的废品全部清走,并进行全方位消杀。问题解决后,居民纷纷为老郭点赞:“只要郭警官在,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再过40余天,老郭就退休了。回首近30年的公安生涯,老郭有太多留恋与不舍。他说:“能在退休前参加抗疫斗争,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很幸运。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留下任何遗憾。”

微信图片_20200408125708.jpg

全员核酸检测为阴性,他抱着医务人员哭得像个孩子

两个多月以来,民警们唯一没进过的是自己家门

3月5日下午,江汉区看守所民警孟宪军在监所的大屏幕面前默默流泪。已在监所连续值守30余天的孟宪军,刚刚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眼泪里有自责,有愧疚,在母亲身体欠佳的关键时候,他却无暇照顾,就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疫情发生以来,江汉区看守所实行“一班到底”的封闭式管理,全体民警、辅警2个月没有回过一天家。

“大家都有家,是儿子、丈夫、父亲。可为了所内安全,我确实不能换人。他们是好样的,我愧对他们。”所长胡浩武说。

2月29日,当核酸检测全员阴性的消息反馈到所里时,胡浩武抱着医务人员哭得像个孩子。疫情发生以来,江汉区分局有29名民警、辅警和38名民警、辅警家属被感染。

微信图片_20200408125912.jpg

被感染痊愈或隔离期满,继续战斗;家人去世,擦干泪水继续战斗……

两个多月来,大家进医院、进社区、进单位,但唯独没有进过家门。

除了所长,有的民警最长在所时间已超过两个月

武汉市第一看守所“零事故、零感染”背后是艰辛付出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革新大道边的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是此次武汉公安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单位。

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后,这里的所有民警辅警和在押人员“零事故、零感染”。

作为密闭空间,看守所阻断疫情输入的任务十分繁重。

“从2月2日起,我们所的所有民警辅警按照14天一个班的频率,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张文华介绍。按照上级要求,武汉市第一看守所实行三班制勤务模式,即全所三分之一警力上岗执勤、三分之一警力在所备勤隔离、三分之一警力休息待命,“每14天轮换一次,隔离人员与在岗人员不得串岗,尽量减少接触”。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民警辅警进出交叉感染风险,从源头上阻断传染源。

微信图片_20200408125917.jpg

张文华(中)在监区里工作

1月1日,武汉市第一看守所启动监所春节节前安保勤务;1月23日,离汉通道暂时关闭;2月1日,武汉市第一看守所落实疫情防控全封闭式管理命令,全体民警辅警启动战时勤务。

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民警罗莹介绍:“张文华的父亲已经80多岁,身体状况不太好,血糖血压都不正常。疫情发生以来,张文华的儿子独自在家留守,吃饭穿衣都是自己操持。”

即便如此,作为所长,张文华已经连续在所里工作近三个月。

3月28日中午,在监区巡查完的张文华扶着腰回到办公室。由于长期劳累,最近,她腰上多年的老毛病又发作了,“疼起来根本直不起身。”张文华说。

往嘴里塞了几颗止疼片后,张文华强撑着回到监区巡查。值班的小陈说:“张所长,您躺着休息一会儿吧,我来巡查。”“不行啊!你巡你的,我得去看看才放心,只有待在监区里我才安心。”张文华摆摆手说。

目前,除了少数几个需要在所外承担机动任务的民警外,全所民警辅警全部在看守所,实行全封闭勤务模式。罗莹介绍,“除了所长,有的民警最长在所时间已超过两个月。”

近距离接触病患,甚至需要用索降将老人转运

疫情发生以来,江汉区分局累计转运病人500余名

“来,加把劲,快到了。”

2月3日,52岁的汉兴派出所民警刘晓钟搂着病人的腰、副所长郑龙抱着腿、辅警陈聪抬着双臂,吃力地从人群中穿过,把已经昏厥的病人抬到了武汉市十一医院急诊室的病床上。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刘晓钟转送的第41个病人。

2月初,是武汉医疗资源最吃紧的日子。120忙不过来,110就成了老百姓的救命稻草。

1月26日接到协助转运病人任务算起,刘晓钟参与接送转运的病人已有两三百人次,“最高峰时,一天转运了28个病人”。

“背昏厥的病人最困难,我完全使不上劲。病人背到身后不停往下滑,脑袋也是耷拉着,我得用我的头顶住他的头,两个同事一左一右帮我把人扶着,不然一动病人就倒了。”刘晓钟回忆。

1月底到2月末,像这样的情景,在江汉各处同步发生着。

2月2日,一名昏迷的老人躺在自家阁楼上。老人的妻子因新冠肺炎已经入院接受治疗,有着极高的被感染风险。

阁楼过道空间狭窄,转运民警无法背负老人通行。于是,民权派出所青年突击队民警操霖、杜少飞,辅警付兴月、郭磊、丁瑞用绳子将老人从窗户索降,成功将老人送医。

微信图片_20200408125923.png

或背,或抱,或抬,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抢生命

疫情发生以来,江汉区分局累计转运病人500余名。

刘晓钟说:“每天近距离接触病患谁不怕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但是大家都在上,我没有退的道理。”

在与生命赛跑的战场上,他们选择战。

一项项抗疫举措深入人心,一件件战“疫”故事令人泪目。

如今,湖北和武汉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依然奋战在战“疫”一线。

虽然武汉解封在即,但绝不意味着警报完全解除,他们将继续在防控疫情上不断发力,直到取得最终的胜利。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