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刚刚凯旋的援鄂警嫂朱莺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

 ————期待丈夫掌勺补做一顿年夜饭

医者仁心。这是浙江温州警嫂朱莺援鄂57天的故事,不耀眼但却让人倍感温暖。凛冬散尽,星河长明。她说,这次抗疫,和队友经历过失落,也收获过喜悦,生死有时就在一瞬间,所以,要拼尽全力让病患活下去。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从非典时期的住院医师成长到抗疫时期的主任医师,最深的感触是:活着,真好!因为活着,一切就有了希望。

从医整整20年,但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成为浙江首批援鄂抗击疫情的一员。她的名字叫朱莺,温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而警嫂,是她的另一个身份。她的丈夫李步辉是温州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装备科副科长。

微信图片_20200323104029.jpg

记者:周尔博/摄

“不少医护人员来武汉驰援前连遗嘱都写好了,我来不及写,但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这是朱莺给自己“开”出的定心丸。

草长莺飞,春和景明。3月21日,是朱莺出征武汉的第57天,也是她在武汉驰援的最后一天。这些天里,她一次又一次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参与救治,直面生死。面对女儿的家书,她感动落泪;面对警察丈夫的叮嘱,她感恩惦念;面对同事的全力以赴,她感触良多;面对病患的遗嘱,她感叹痛心。而朱莺与丈夫李步辉,是抗疫战场上的一对警医伉俪。

3月22日,由首批援鄂医疗队和重症护理支援队组成、共计210人的浙江第二批返浙医疗队回“家”了。朱莺和战友们一同从武汉登机,下午2点50分,飞机缓缓降落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下一站,回家!

出征援鄂

1月24日(除夕),冷雨夜。

当时正在医院通宵值班的朱莺,接到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征召通知。没多想,她第一时间就主动请缨。大年初一凌晨3点左右,虽然体力有些不支,但朱莺还是匆忙赶回家简单整理了行李。很快,温州首批20名援鄂医疗队员从温州市卫健委坐大巴到杭州。下午简短的出征仪式之后,浙江首批援鄂医疗队乘坐高铁向武汉奔去。当天晚上9点多,一行人在合肥转高铁。两小时后,到达武汉。因为随身带了大批抗疫医疗物资,朱莺和队友们为了确保带去的抗疫物资不被错拿,一直在等待指定车辆来接驳。直到大年初二凌晨3点多,朱莺才在武汉的酒店住下。

几小时后,朱莺和同事们就开始紧张的工作。他们驰援的武汉第四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之一。三天后,棘手的问题来了——第一天与朱莺等人交接工作的一位武汉女医生确诊了,朱莺等七人不得不被隔离医学观察。隔离的第一天,朱莺突然体温37.9℃,发烧了,其他隔离的六人没有症状。在被隔离的第四天,她查了第二次咽拭子、拍了CT,做了第三次核酸检测后,结果显示一切正常。隔离五天后,又开始了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323104202.jpg

在武汉的所见所闻,朱莺都化成了所思所想,这注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关于武汉的初体验是,医院病房“一床难求”,很多病人只能在家等床位,发热门诊人满为患。虽然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工作,但浙江援鄂医疗队很快就做了详尽的分工安排。当时,朱莺被分配到第四医院西院区20楼隔离病房工作,这样的一串数字朱莺永远不会忘记:这层楼共有37名患者,其中5名危重患者、3名重症患者。在这里,抢救危重患者成了时刻需要准备的事。这也是一场艰巨的心理战。

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朱莺和同事一般从隔离的酒店走20分钟的路到医院病区。早上8点到下午5点是白班,下午5点到次日早8点是夜班。一般白班有4个医护人员,夜班则安排两人,5天一轮夜班。

上白班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夜班的队友们交接工作,听前一天的病房情况。在进入隔离病房前,朱莺和队友们都要认真细致做好防护:花上十几分钟穿戴防护用品,相互检查,并在各自的防护服上写上名字和单位,再戴上面屏,进三道缓冲区域,最后进入隔离病房。进到病房后,要及时熟练地完成咽拭子的采集并送去核酸检测。

微信图片_20200323104207.jpg

而遇到夜班,医护人员所要承担的压力相对更大一些。首先,向白班的队友全面了解危重症及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以及一些特殊用药的注意事项。“全副武装”后,进入隔离病房巡房,重点关注和观察危重症及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各项血化验指标是否正常等,如有异常需要马上作出相应处理……准备撤离病房前,常常还会再到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旁边观察病况,才放心走开。出了隔离病房,当班的医护人员脱摘完防护用品、清洁洗手后,开始调整医嘱、讨论治疗方案、写病案、上报各项疫情等。当然,如果隔离病房内有需要,随时准备再次进入查看病情。

朱莺说,这些都是通过药物进行的治疗,目前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病患确诊后,情绪容易低落,有的甚至崩溃,想放弃治疗。在医护的眼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有时比药物诊疗更重要。所以,浙江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常常主动和这些病患握手、拥抱。病房里的病患,一般带着挂耳的医用口罩,那一刻,医护人员面临感染的风险一直都在,但防护服下的他们却没有多想。

微信图片_20200323104213.jpg

微信图片_20200323104216.jpg

直面生死

2月12日,武汉47岁病患肖贤友在病情危重的状况下,向医护人员要来纸和笔,歪歪扭扭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11个字,这一举动让全国网友无不动容。

肖贤友,是朱莺所负责病区的确诊病人之一。在朱莺的印象中,他很特别。因为,在病区的前20多天里,朱莺经常听到一句“43床患者情况危急!”这43床患者,就是肖贤友,病情反复且危重。至今,朱莺都记得初见的画面:个子高,皮肤黑,但病毒击垮了壮实的他,他两手搭在床边护栏上,戴着高流量储氧面罩在费力地加速呼吸。肖贤友知道自己离死亡很近,但依旧乐观。当医生要给他用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针剂时,他拒绝了,并吃力地说:“想把这些珍贵的血制品留给更需要的人。”就是这样一句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表示要捐出遗体,让遗体解剖助力医生揭秘新冠肺炎的真实病理和致死机理。身处一线的朱莺被深深地感动。

其实,肖贤友的病情好转过,但在2月10日这一天突然恶化,一天内就被下了3次病危通知书。面对病患的离去,朱莺痛心疾首,因为一直想和队友们多救治一位患者。

25床62岁的王惠琴,是同一病区的危重病患。在王惠琴与病毒对抗的几天里,朱莺和队友们看到了坚持不弃带来的奇迹。

微信图片_20200323104222.jpg

2月9日,王惠琴住进病区,随时可能需要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一次查房中,王惠琴有气无力地和朱莺说起因为新冠肺炎病逝的老伴,担心自己挺不过去,一边求救着:“医生,救救我,救救我!”这时,朱莺与浙江邵逸夫医院的吴晓虹主任一边把她扶起来半坐位,一边帮她摘下无创呼吸机面罩,让她吸纯牛奶,当时,王惠琴眼里噙着泪水。朱莺和其他医护人员马上宽慰王惠琴:“我们一起努力5天,一定会好起来的。”带着这样的信念,五天后,王惠琴扛过了最危险的炎症风暴期,一天天好转了。

3月18日下午,朱莺所在的武汉第四医院病患清零,她和队友们在院区留影,定格在武汉的最后时光,晚上又继续加班,给病房消毒,将病例整理好归档,以骨科见长的武汉第四医院(专科三甲医院)也因此恢复了正常的节奏。

3月22日,妻子朱莺回到浙江,需要先到安吉进行两周的隔离。李步辉说,最想和她说的话是:“等你回家的那一天,我亲自掌勺,做你最喜欢吃的菜,为我们一家人补回那顿年夜饭。”想来,这是最温暖的“战时情话”了。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这是林清玄在《苍凉深处等春来》里写下的经典。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1月25日,浙江首批援鄂应急医疗队带着使命与信心出发了。3月22日,他们又带着一个个温暖瞬间,从武汉返程。同去同回,这是浙江援鄂医疗队交出的又一漂亮答卷。

朱莺说,援鄂一线的女医生相对来说较少,需要强大的内心,才可以抵御病毒带来的心理重压。

翻看朱莺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她援鄂期间的点点滴滴,脸上有深深的压痕,也有熬夜之后的疲倦。女儿说她,爱美的老妈顾不得这么多了,只希望她平安归来。我想说,有时,美与苦是并生的,他们都是为武汉拼过命的最美逆行者。

2月17日,朱莺的女儿通过微信发去了一封题为《心有锦缎白衣逆行》的家书,戴着护目镜的朱莺看到信后泪流满面。她说,15岁的女儿一向都很懂事、有主见,没想到这次疫情让她看到女儿更为坚强的一面。其实,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普通人换了件白大褂共同去战疫。

朱莺与李步辉经历了8年的爱情长跑,最终有情人成眷属。警医家庭,历来聚少离多。所以,两个人把各种重要的日子都印刻在脑子里。这一回,李步辉说:“我在家照顾好老小,就想让她更安心地在一线救更多的病人。”而朱莺说:“他这两个月辛苦了,把家里照顾得这么好,我也不能让他担心。”可见,时光知味,岁月沉香。纵隔两地遥,也心灵相通。

每一段经历,都是难得的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前行路上最美的诗篇。

许时光静美,愿安好归来。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