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温情热线"让隔离点有了爱的温度

来源:天津政法 作者:

微信图片_20200319141346.jpg

“李警官,我明天就要接受咽拭子测试,我要真‘中招’了,不知道能不能治好,我有点害怕.......”“这么多人都好了,信心是打败病毒最有效的‘良药’,你一定能战胜病毒......”对话的两个人是公安宝坻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李海明和宝坻区天宝金融培训中心医学隔离观察所内的一名群众。自入驻观察点值守,李海明每天几乎都会接到被隔离群众的电话。“被隔离后,他们会不安、会害怕、会郁闷,这都是很正常的。我愿意和他们聊天,让他们的心情好起来。”

红区外的“主心骨”

微信图片_20200319141400.jpg

从除夕开始,李海明一直在隔离点值守,维护管理秩序,确保所内安全。李海明和同事有一项任务,当被隔离的人员乘车到隔离点后,需要先到他们这里登记。2月4日,正好是李海明值班。有一批确认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到了隔离点。在登记时,60多岁的王大爷对李海明说:“看见民警我心里就踏实。我得在这里隔离一段时间了,能留您个电话吗?”李海明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了王大爷。王大爷笑着说:“太谢谢您了,我尽量不给您添麻烦。”

进到隔离点的当天晚上,王大爷就给李海明打去电话:“我匆忙被隔离,一家人都很担心。而且,我担心在隔离区更容易被感染,心里非常害怕......”老人在服用安眠药的情况下依然睡不着:“我很怕自己熬不过去......”“您登记时我见您身体挺硬朗的,肯定能过关。如果您吃不好、睡不好,体抗力下降,反倒给病毒可乘之机,您必须要积极面对。”聊天中,老人称自己肠胃不好,进隔离点时,带的药不够,李海明答应立即联系药店。第一次通话半个多小时,李海明感觉到,老人对他很信任。“既然老人信任我,就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第二天,他接到老人的电话,称自己收到了药。老人非常感激。“昨天跟你聊完天,我心里就踏实了,很快睡着了。我今天没有吃安眠药的情况下睡的非常好。”此后,从隔离点的伙食到医务人员的付出,从身体状况到兴趣爱好,两人聊得非常开心。

此后,李海明每天都与老人打一次电话,老人的心情明显好起来,隔离点的医护人员介绍,老人身体状况很好,非常配合医生。经过四次检测,王大爷排除了感染新冠肺炎。在离开隔离点时,老人给李海明再次打去电话:“您就是我在这里的‘主心骨’,没您的开导,我真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听到您的声音就安心”

微信图片_20200319141404.jpg

“咱这里有个李警官,可会开导人了,有问题找他没错。”口口相传,隔离点内的许多留观群众都有李海明的手机号码。每当他们心情不好或有困难解决的时候,他们都会拨通李海明的手机......

一对母女到隔离点后情绪不稳,还因口味清淡、吃不惯隔离点的饭菜,常常吵着要回家,房间里总是大人孩子哭成一团,其余隔离人员的心态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李海明了解情况后,建议送餐人员在给这对母女的菜里少放盐。同时,每天给孩子准备一份蒸鸡蛋羹。李海明还经常打电话和她们沟通,时刻关注她们的心态变化。在他的关心下,母女俩的情绪也是越来越好。解除留观时,这位母亲满怀愧疚地对李海明说:“您对我们照顾的太周到了,我们给您添了不少麻烦,谢谢您!”

让李海明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磊磊(化名)的10岁男孩。磊磊到隔离点时没有家人陪伴。在登记时,磊磊看到李海明后兴奋地说:“我长大后也要当警察!”磊磊的母亲放心不下孩子,经常到隔离点询问孩子的情况。“这孩子一直喜欢警察这个职业,老说长达后当警察。”听到磊磊的母亲这样说,李海明对磊磊多了几分关心。毕竟年龄还小,一到晚上,磊磊就吵着要找妈妈。经常是磊磊和妈妈在电话两边哭个不停。磊磊的妈妈只得求助李海明。“要做一名合格的警察,必须要勇敢、要坚强,警察是不会轻易哭鼻子的,赶快把眼泪擦干净......”磊磊果然最听李海明的话,不再哭闹。而且,李海明还和孩子约定,每天睡前在电话中给他讲一个破案故事。正是在李海明的呵护下,磊磊度过了隔离期。

“您接受的都是我的‘负能量’,却总是乐观地为我开导。在隔离所的这些天,每当听到您的声音我就很安心。”这是一位解除观察的群众发给李海明的微信,也许最能代表许多曾经和正在隔离点群众的心声。

走进留观人员心里

微信图片_20200319141409.jpg

每天,李海明都会给留观人员打电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每天把200多个房间的电话各打两次的他,能够熟记每个房间被隔离人员的姓名。一名在隔离所四层某房间的隔离人员对李海明说,他有恐高症,站在窗户边就会感到眩晕,导致心情非常差。由于这个隔离所的一楼没有供留观人员居住的房间。经过李海明多方协调,当天下午就将这名群众转移到宝坻区另一个隔离点。他说:“对待留观人员,需要换位思考,只有走进他们的心里,才能给他们更多关爱。”

真正的考验是在2月12日,当晚10点,一位64岁的老人因新冠肺炎医治无效在海河医院去世。她的老伴悲伤过度,强烈要求再见逝者一面。无论是谁怎样劝导,都无济于事。李海明也试图和老人通话,这位老人在电话中只是哭泣,几度昏厥。考虑到不尽快安抚老人,老人的身体肯定会撑不住,而且,还会影响所有隔离人员情绪。李海明穿上隔离服,走进了老人的房间。“我们一起进隔离所时,他还说回家后给我做饭,怎么说走就走了......”李海明拉着老人的手,听着老人的哭诉。轻声细语的劝慰,让老人的情绪稍有缓解。“我看不上最后一眼,心里遗憾......”大爷还是想见老伴一面。李海明起身后,对着海河医院的方向深鞠三躬说:“大娘,您老伴和孩子现在都不在身边,非常时期,只能非常对待,让您受委屈了,您一路走好啊!”李海明给大爷用热毛巾擦了脸,将老人扶上床。直到早上6点,他才听着老人的鼾声离开。

李海明说:“如今,天津已经“清零”,接受医学观察的人数也越来越少,口罩也可以有条件不戴啦,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我们相信胜利之日指日可待。”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