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虹:让生命的每一个片段都绽放出最亮的光芒
紫薇山畔,紫薇花开,
又一年春花烂漫时,
与春花一起写意绽放的,
还有她们
——“警花”。
警花,是她们共同的名字、共同的荣耀,
更是她们融入血脉、无法割舍的巾帼情怀,
她们,带着花一般的品质,
朴素、坚强、果敢、明亮,
闪烁在警营的蓝色天空,
她们,带着阳光般的信念,
滚烫、芬芳、有爱、铿锵,将青春扎根在警营的沃土。
值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将带领你走近几位奔忙在不同岗位的警花,听听她们的从警故事,看看她们的飒爽风姿。
陈丹虹
海宁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
认识陈丹虹的人都说,她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工作上遇到事情是个急性子;在平时喜欢看书,生活上比较大大咧咧,这就是同事和家人眼里的陈丹虹。
陈丹虹的座右铭是“让生命的每一个片段都绽放出最亮的光芒”,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身为技术员的她,把铃声调到最大音
陈丹虹的警察梦是在念初二的时候被老师点燃的。
那天,老师说:“丹虹,你学习成绩好,体育也好,将来可以考警校,当警察。”一语惊醒梦中人,就这样,经过努力,她考上了浙江警察学院。
工作后,陈丹虹如愿从事了刑事技术工作,在基层一线勘查现场,满脑子是“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这一做,就做了5年。
“那时,我是一名勘查现场的技术民警,所以无论寒暑、昼夜,总会有突然响起的铃声,因为现场的出现是不挑时间不管天气的。”陈丹虹说。
因为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以身体非常疲劳,结果有一天晚上,她睡得比较沉,没想到早上起来打开手机竟然有6个未接电话,幸亏不是工作上的事情!陈丹虹很是自责,她认为自己的失误就是手机铃声音量太轻,从此,她总是把铃音调到最大。渐渐地半夜的电话铃声想起,她都可以秒醒。
2012年12月25日,陈丹虹和师父陈斌一起值班,下午3点多接到报警:许村高铁桥下草丛里躺着一个女的,然后他们立即赶到现场,并迅速通知了市局刑侦大队。
现场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高铁桥下,靠近河边,周边都是田地和废弃的荒草地还有坟墓,要通过一条泥路才能进去,显然这个地方是犯罪分子精心选择的地方,目的就是不让人发现。
其他同事陆续到场后,领导对技术人员分了工,陈丹虹负责现场绘图,提取证据:“勘查工作持续到晚上,天还下起了小雨,很冷,但丝毫不影响大家工作进度和热情,每个人都在荒野中搜索破案的希望,直至凌晨才收工。”第二天一早,传来好消息,嫌疑人明确了!案件在24小时内告破!
在勘查现场的5年里,陈丹虹勘查各类案、事件现场1350余起,通过技术认定犯罪嫌疑人200余人。
“小管家”干出大成绩
2015年底,陈丹虹因为工作需要,调到刑侦大队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她说:“现场是我实现刑警梦的开始,技管是我守护刑技梦的归宿”。
到了一个新的岗位,陈丹虹开始思考,如何把这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刑事技术是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利剑,但当前公安机关刑事技术管理应用相对于智能信息技术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实践中还会出现一些难题。
随着公安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海宁的智能刑侦建设也紧跟步伐,陈丹虹作为智能刑事技术方面的主创人员,深入研究刑事技术工作的各个环节,撰写开发说明,研究开发细节,设计模块功能,创新研发了“智能技术管家”APP和电脑终端。
“简单而言,就是技术员在接到现场后,物证处理、信息完善、档案归档……每一步都随手可记,所有信息随手可查。而且智能技术管家对接其他专业系统,可以自动抽提复用现勘信息,避免人工重复录入,也攻克了以往手工化台帐、系统重复录入、查找繁琐、人工管理费时费力等难题。”陈丹虹解释说。
还有重要的一点,智能技术管家可以通过系统数据自动碰撞,智能提醒技术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让技术员及时整改。
这是海宁技管工作由人工管理到智能管理的重大转折,也是全省技管工作的首创,同时因为智能技术管家符合基层刑事技术工作的实际,具有操作性和复制性,也在省内其他县市推广应用。
2019年,陈丹虹又忙活了一整年,但值得高兴的事还真不少。
智能技术管家取得软件著作权,还被浙江省公安厅推荐参加公安部首届刑事技术“双十计划”攻关创新大赛,并获得了优秀奖;和同事一起撰写《海宁公安科技强警取得“涡轮增压”效果 智慧技术为破案装上“加速器”》在《人民公安报》“智慧公安在基层”征文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海宁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室再次蝉联全国示范,实现“国优四连冠”。
业余生活也精彩
80后的陈丹虹是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姑娘:喜欢唱歌,偶尔会自恋地在唱吧里录录歌;喜欢运动,有时候会在操场上刷5公里,和上次的自己比赛;喜欢在犄角旮旯里寻找美食,发朋友圈分享;喜欢旅行,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哪怕一个人出去也照样可以玩得不亦乐乎。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