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万振东:奉献公安半个世纪,常怀党恩与国同梦

来源:网投 作者:曹伦平

万老2.jpg

采访万老照片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来到万振东家采访。万老已近90高寿,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气色红润老而不衰的是如此高龄。个子高大,满头白发的打开楼宇的单元大门向我招手。我急忙跑着迎过去,做了自我介绍。万老热情地表示欢迎,一直拉着单元的大门示意我先进去。几番推辞不过,我就先进楼门了。

万老家收拾得十分整洁,看得出两位老人平时生活非常精致。客厅的茶几上放好了水果和摆放整齐的一摞摞资料,想必老夫妇为今天的采访作了一番精心的准备。

万老进门了。背微驼走路很慢,两腿有些异样,看起来不那么轻便自如。我们的采访由此拉开了话匣子

防汛抢险,60年“人民公安为人民”

“万老,您的腿怎么回事

万老没吭声,他老伴戴奶奶,那是在60年前落下的病根。“上世纪50年代,镇江发大水,当时他还是派出所民警……”戴奶奶刚开口就被万老打断了,“那时候大家都苦,没什么说的!”这就更加撩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执着问起了万老万老犹豫了下,揭开60多年前的往事。

那年,万振东刚参加公安工作镇江连降大雨,很多民房被淹。积水深到没过了万振东的膝盖。所有民警都集结防汛抢险第一线。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公安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展示“人民公安”的“人民”属性,就体现在群众需要的时候。洪灾来临,全警出动,保卫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万老是其中一员。

那时候抢险装备不像现在这样先进,完全靠人力。20多岁的万振东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没日没夜地“泡”在水里,每天都坚守在防汛抗灾第一线。尽管年轻力壮,但老是透支体力,导致几天后万振东就感觉身体有些吃不消实在太累了,想找个打个盹的地方都难,因为到处都是水终于有一天找到了一张像现在台球桌这样大的桌子,万振东和同事轮流在桌子上打盹。整个洪水退去,大家才得以休整一段时间之后万振东感觉膝关节经常疼痛无奈当时医疗条件差,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以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影响到正常行走……

镇江解放第三天,他参加革命工作

万振东出生于1931年9月,7岁时,因日军侵华,他随家人一路逃难。期间,开明的父亲力促万振东私塾小学读书识字。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原籍,读了一年初中再次辍学。1947年1月,不满16岁的万振东在“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观念的影响下,被父亲托人送进了江苏镇江一家印刷厂投师学艺,成为一名印刷工人。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4月23日,江苏镇江宣告解放。就在镇江解放的第三天,4月25日,军代表上门动员万振东参加革命。当时万振东不知道啥是“革命”,因为国民党的长期封锁,对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进行歪曲和丑化,人民群众并不十分了解共产党。所以镇江刚解放时,很多老百姓都躲起来,不知道‘解放’意味着什么直至军代表上门找到万振东,请继续到印刷厂工作,承诺仍干老本行,有饭吃,有衣服穿给的待遇比之前高很多,万振东才意识到‘解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于是,万振东在这一天成为了革命的一员,过上了衣食无忧供给制生活。

当时的印刷厂已被人民军队接管,成为江苏镇江前进日报社。从此,万振东的个人档案上被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49年4月25日参加革命工作!此,根据《公安部关于授予公安机关离退休干部人民警察荣誉章的通知》,1992年7月,万振东被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二级金盾荣誉章”。

虽然镇江已经解放,但还是经常国民党飞机滋扰投放炮弹,面临少数特务的破坏和捣乱,所以,万振东和同事们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红黑双层窗帘下坚持工作,但万振东已经决定要跟着解放军、跟着共产党“死心塌地地干”。

“当看到解放军节节胜利的喜讯出现在自己装订印刷的报纸上,内心无比喜悦,格外兴奋自豪自己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分享到了胜利成果。

报社解散,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安战士

万老1.jpg

上世纪80年代,万振东在当时润州区分局前的留影

与公安的结缘,对万振东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偶然。就在万振东踏踏实实地在印刷岗位上为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时,1950年初,镇江前进日报社因故解散,印刷工人万振东失去工作。

恰在此时,于1949年4月27成立的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为应对复杂社会治安形势,巩固红色政权,决定充实扩大公安队伍,补充新鲜血液面向社会“招兵买马”。

单位推荐,万振东荣幸地参加了由镇江专员公署公安局和镇江市公安局联合举办户籍警训练班。万振东想:成为一名人民公安,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所以,他万分珍惜这个学习培训机会。因为有些文化底子,且政治过硬、学习刻苦,经过4个月的学习、考核,万振东“试点”派出所实习。

说起户训班学习的过程万振东讲了一件趣事。当时物质条件很差,户训班集体生活学习,吃饭并不是“管够”。“那时候大家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饭量都很大,也都在旧社会被饿怕了米饭一上来,就都狼吞虎咽尽可能地多盛些到自己碗里几顿下来我发现这样的策略吃得少。于是经慢慢观察琢磨,我改为第一碗稍微少一些,恰好赶在别人吃完之前可以去盛第二碗。这样,就可以吃得多一些了。”万老谈笑风生,似乎回到了60多年前那段异常艰苦的年代。

1950年4月,户训结束的万振东到当时的大西路分局节孝派出所实习,开始了他长达40多年的公安工作生涯。实习一月后,万振东被分配至丹心派出所,成为一名正式的户籍民警。

筚路蓝缕,“人民功臣”的大红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户籍管理工作是万振东公安工作第一站,他对这份工作印象十分深刻。50年代初的派出所,相当于一级政权组织,不仅担负着户籍管理工作,交通、民政、卫生、兵政、劳动就业等都派出所管辖范围。刚到派出所,万振东就投入到紧张的“废除保甲制度”、“扫除旧社会恶习(禁毒禁赌禁娼)”工作。

旧社会的“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废除这一制度后,派出所以辖区300户为一个户口段,由户籍警实行分片管理,每个户口段成立居民读报组,作为组织、宣传、发动群众的桥梁。

这个“居民读报组”作用不容小觑当时获取外界信息的手段非常匮乏,户籍警组织每个户口段里的治安积极分子开会学习,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规定,通过他们组织社区活动,比如唱歌、跳舞,密切警民关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向群众传播党的政策规定,多方面了解群众所想所需为打下扎实的党的群众基础起到了很好推动作用。

解放初的社会治安形势复杂,派出所工作包罗万象,民警工作异常艰辛。当时的户籍民警相当于现在的身兼两职——户籍民警和社区民警。白天一家家地跑,上门登记人口信息;晚上参加辖区巡逻,不到晚上12点肯定不能休息。没有休息日,没日没夜地干,吃住都在所里,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徒步走路,辛苦至极他们白天工作走下的路程,放在如今,每天都可以占领微信运动步数排行榜即便如此,万振东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一点也不低,每逢有辖区群众办理户口,都会选择亲自送上门。一是可以省去群众跑腿之苦,更多的是他把送证上门当作一次入户调查机会了解更多的基础情况。

见人知名字、户口段有多少户、每户几口人、每户人口中有没有存在历史问题的、每户人家有没有后门或旁门……这些都是一名户籍民警最基本的要求。当时局领导考核户籍民警的方法,就是随便调出一家户口登记簿,按照要求进行提问,并实地验证回答正确与否。当的万振东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被上级表彰。我看到了当年万振东受表彰的照片,他的左胸前佩一朵大红花,上面缀有文字“人民功臣”。

这张已经斑驳模糊的黑白照片,记录着万振东作为一名户籍民警曾经的辉煌和荣耀,是对万老从事7年户籍工作最好的见证。

投身警卫工作近20年 华罗庚为他题字

万振东在派出所扎实工作表现,引起了领导的重视。1956年,时任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局长董云涌把他调了政保科。

“当时在政保科主要工作做什么呢?”

我们对一些存在海外关系且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嫌疑人进行调查,主要工作是我到银行梳理登记由海外汇款至我市居民个人信息,然后按人对户,逐一进行排查见底。这项工作的要求很高:细致、准确、不得有丝毫遗漏。

1958年,长期加班加点的万振东得了一场大病,医生要求必须彻底休息一段时间。他只得在家养病。但突然闲下来,万振东很不适应。当时是“大跃进”年代全民炼钢,派出所也参与进来。于是,在家养病仍闲不住的万振东主动到当时的云台派出所,负责“照应”派出所的炼钢工作。

一年多之后,上级根据万振东身体情况,他调往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经保科,从事首长、外宾、学者、重要旅游团队及重点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从此,他与公安警卫工作结下了长达近20年的不解之缘无节假日、无休息天。对此,老伴戴奶奶最有“发言权”:“他干警卫工作的20年间,全都在外面跑就连每年除夕团聚不了的……”

上世纪60年代末,“文革”席卷而来,公、检、法“彻底砸烂”万振东也未能幸免。1970年4月,被下放至江苏省镇江市手工业局下属的线路器材厂工作,两年后又转入塑料电线厂工作。

文革结束后,万振东回到公安机关,被调往专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强制劳动管教队(简称“强劳队”)任副队长。因为此前有过警卫工作经验,1978年,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成立警卫科,万振东从强劳队调任警卫科,任副科长。

因为对公安警卫工作的深厚感情,万老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警卫工作笔记本。这个“饱经风霜”的笔记本,是当时镇江印刷机械厂会议记录簿制作的,封面用白色字条写着“警卫”两个大字,虽然表面已经有些破损,但正文记录的文字依旧清晰可辨。笔记本扉页写着周恩来总理关于警卫工作的指示精神:警卫工作只能总结经验,不能总结教训,也就是坚决不能出问题,出了问题个人负不了责。

万老一生从事了近20年的公安警卫工作,一直以总理的话勉励提醒自己先后为王震、许世友、李先念、杨尚昆、赵朴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镇江的视察保卫警卫工作万无一失,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受到上级领导和被警卫对象的肯定和赞扬。

在万老的警卫工作生涯里,与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交往”,被传为一段佳话。

1980年5月,华老应邀到江苏镇江作“优选法”学术报告后,江苏省公安厅警卫处负责同志对华老说:“到了镇江,饮食起居,一切活动,均由镇江警卫科同志负责。”华老风趣地回应:“遵命!”当时学术报告会场设在镇江影剧院,主席台距离卫生间比较远,华老腿部有恙,往返非常不便。负责华老警卫工作的万振东考虑到这一情况,提请相关部门准备一个新马桶留作备用。事证明,这一提议解决了“大问题”。刚巧华老在作报告前,突然腹痛,这个备用的马桶解了燃眉之急!

第二天,华老要到江苏省镇江市合成纤维厂作调查研究,万振东提前踏勘现场了解相关情况。由于该厂系非对外开放单位,需要布置调整的工作非常多,万振东一一监督指导落实。尤其是卫生间调整的问题,由于该厂女工多,男厕所很少,万振东提议将华老主要调研地的一楼女卫生间调整为男卫生间,成功保障了华老顺利完成调研行程。

在镇活动结束后,华老欲返金坛故乡省亲。鉴于在镇期间万振东安全保卫工作的细致周到,镇江地区公安处领导决定:不换随卫,万振东全程陪同负责华老在家乡的生活起居以及其他行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华老此行,万振东一路随行,两人下了深厚友谊。华老在离开镇江前,对万振东称赞有加,欣然提笔,写下“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赠与万振东以表感谢。华老告诉他,这句话是毛主席接见华老时提出的寄语,现转赠给他共勉。题词虽短,但寓意深刻。这不止是对万振东个人的肯定,更是对镇江公安警卫工作的满意肯定。

回忆这段经历时,万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用他细致周到的安排,让警卫对象行程平安顺利,这不正是他追求的工作目标吗?

情系公安,借调市委组织部后坚持再返公安岗位

在万振东一生40多年公安工作经历中,其中有一段时间是借调在江苏镇江市委组织部的。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他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了市委组织部领导的肯定,欲将其调至润州区负责人事工作征求老万意见时,他说:“如果是组织决定,作为党员,我必须服从。如果是征求我的意见,我还是想回公安。30多年的公安制服,脱不下,难割舍,有感情……”最终领导尊重了他的意见,借调结束后,万振东再次回到公安岗位。

我翻阅了万老保存至今的一本个人笔记,清楚地了解到当时这段经历的全过程。“1983.7.2,接市局通知,嘱到政法委员会报到,参加建区指导组工作,时间约10-15天。”到镇江市委政法委报到前,万振东找到了时任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副局长束书章,向组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准备‘另换门庭’,从事公安工作终身!听罢此言,领导当即表态:对公安工作的老同志绝不推出公安机关。每个人工作岗位可能有变动,绝不会调离公安机关!万振东吃下了这颗“定心丸”后,很快就到市委政法委报到,被派往组织部郊区建区工作组工作一直工作到1983年9月10日。在万振东离开组织部前,领导欲“提拔”他到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事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万振东婉言谢绝了提拔任职,回到公安岗位。

桑榆未晚,离休后继续奉献公安事业

1992年8月,工作了40多年的万振东脱下穿了一辈子的警服,正式离休。但忙了一辈子的万振东,就是闲不住!好此时镇江市公安局有意对身体较好,能坚持上班的一批离退休干部进行返聘于是,万振东被聘至镇江市公安局户政科工作27年过去了,万老一直珍藏着这份《镇江市公安局离退休人员聘用合同书》。这是他为党和国家奉献余力的最好证明,也是他离休后继续奋战在公安一线的最好见证。

当时返聘到户政科的离退休干部有5个人,万振东是年纪最大的,也是工作时间最久的。当时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全市各个户籍派出所提交的户政档案进行审核,提出整改意见到公安基层单位讲课,讲解户政人口档案办理要点特点和工作方式方法。万振东像年轻时候一样,拼着命在干。

“老万,你已经60多岁了,别这么拼!”当时很多人对他这么说。

“党组织对我不薄,除了离休工资还拿着一份返聘工资,不好好干对不起党。”万振东如此回应。尽管当时已经60多岁,只要基层单位有需要,不管风霜雪雨,他都亲赴现场能发挥余热,能为公安工作多做点事,万振东心里有一种满满的自豪和充实。直到19981月,万振东因劳累过度倒下,到医院检查治疗时,医生“勒令”他停止工作。

“医院检查结果,把我们吓得不轻。当时他严重贫血血色素含量只有2.8g/dl正常含量13.0-17.5之间。后医院紧急连续输血2500cc,万振东的脸色才开始恢复血色。”想起20年前的那一幕,老伴戴奶奶仍然心有余悸

公安工作不能再干了,万老依然关心关注着镇江公安事业的发展。他笔耕不辍,即便在家也闲不下来,整理公安工作资料,学习写作,写工作回忆,发表了不少文章,多次参加征文比赛并获奖。万老的文章先后被收录到《回眸警路抒忠诚——全省老公安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征文汇编》《让党旗高高飘扬——全市退休人员庆祝建党90周年作品集》《镇江公安》等刊物。

学习已然成为万老生活的常态。今为止,他和老伴已经上了十多年的老年大学,学习古典诗词和书画,期间还主动为学员做好服务工作,多次被评为老年大学“优秀学员”、“优秀班干部”。 

在万振东的心里,他始终认为个人成长进步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70年来,是党和国家给了他政治生命是在党的指引下,他踏上了革命征途;是党和国家的哺育,使他从旧社会一名半饥半饱的底层工人,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安战士;是党和国家的信任,使他肩负警卫工作重任,得到更多历练和成长;更是党和国家的关怀,使他得以享受到祖国发展的成果,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我们每个公民,都受着祖国繁荣富强,都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没有国家,我们何谈安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不分离。”万老这样说。

 

 曹伦平2.jpg

作者简介:曹伦平,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新闻中心民警。系全国公安作协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第五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江苏省作协第三十期(江苏文学院第二期)作家读书研讨班学员。先后在《千高原》、《东方散文》、《人民公安报》、《京江晚报》、江苏散文网、中国警察网、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等媒体刊物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曾获全国“禁毒先锋”征文大赛二等奖。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