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尖刀

来源:作 者 作者:刘培栋

图片1.jpg

《追击者》是韩国一部警匪题材的电影,讲的是男主角历尽千辛万苦勇擒真凶的故事。现实生活中,我和我的战友也在不懈追击各类犯罪嫌疑人的道路上奔波,特别是在一次专项行动中,我一个人共抓捕18名逃犯的记录也成为分局乃至市局的一段传奇。这一次间隔十余年、历时近一个月、行程千余公里的跨省追逃,其中曲折晦涩的案情、抽丝剥茧的推理,加上坚韧顽强的作风,丝毫不逊色于艺术加工过的电影,最终为这次追逃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01年10月29日,重庆市城口县人范某、王某同周某在安康市乘坐史某驾驶的出租车,谎称自己货运车辆在210国道上出了故障需维修,当行至210国道宁陕境内时,三人用事先准备好的铁丝、水果刀、扳手等作案工具将史某杀害,抢走人民币700余元、金戒指1枚、手机1部,并将受害人尸体及出租车推入长安区沣峪口西万公路某段的悬崖下,伪造成交通事故现场后潜逃。该案作案手段残忍、危害后果严重,令出租车从业人员及社会群众深感不安。经长安分局缜密侦查,在河南灵宝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周某,但嫌疑人范某、王某却一直在逃。多年来,追捕范某、王某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分局党委更是点名由我负责成立抓捕小组,再次将范某、王某二人的抓捕工作列上重要日程。抓捕小组在我的带领下决定立足户籍地,围绕关系人,克服一切困难,穷尽一切办法开展工作。为此,我们奔赴两名嫌疑人的户籍地——重庆市城口县,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对其家庭情况、亲朋好友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在走访当地群众的过程中得知王某有一亲弟叫王某某(又名王云某),跟王某关系密切,整天跑车,行踪不定。云遮雾罩的案情似要回到最初的地方,大家紧锁的眉头拧得更紧了。难道这一次重庆之行就这样草草了事?想到受害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分局领导重重压力下的焦灼眼神、战友同事心有不甘紧攥的拳头,突然,我双眼一亮,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啥痕迹都没有留下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死亡,要么已进班房。”一听我的分析,原本被案情折磨得无精打采的专案组同事们立马来了精神,通过调查获悉,王某的弟弟王某某于2006年11月在四川省巴州市因涉嫌盗窃被网上追逃,同年被抓获。其同案犯中一名名叫王某令的重庆市城口县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王某令”会不会就是王某?带着疑问,我和专案组成员一道驱车前往千里之外的巴中市巴州区。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路上山路崎岖,雨雾蒙蒙,经过连续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行驶,到达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分局。在分局刑侦大队的协助下,在巴州看守所查询到王某某及其同案犯王某令等几人已被关押在四川川北监狱。几个人又风尘仆仆赶到川北监狱,查阅了王某某、王某令自入监以来的会见记录,发现王某某、王某令的父亲曾来监狱会见过王某某、王某令。抓捕小组立即在监狱狱侦科的配合下对该案的几名罪犯进行提审。提审从下午2点一直进行到晚上11点,又赶上停电,几个人打着手电、点着蜡烛进行突审。已经下班的监狱管理部门看到我们一行如此投入也不忍打扰我们。经过不懈努力,王某令承认自己就是王某,并交代了其杀害史某的犯罪事实。11月29日,在省厅、市局的协调下,专案组顺利将王某从四川川北监狱押解回西安。

王某归案后,专案组又立即通过其提供的线索着手抓捕范某。由于仅知范某可能在广东某地关押,具体时间、地点均不明确,因此抓捕工作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专案组在对范某的亲戚朋友梳理排查中发现疑点,通过与广东省监狱管理局联系查询比对,得知范某表弟华某因犯盗窃罪正在广东服刑,进一步通过对监狱提供的该华的照片进行辨认,发现华某和范某极其相似。专案组立即赶赴广东韶关北江监狱核查华某身份。一听提审他的人是陕西口音,华某便知道纸包不住火了,交代了自己就是范某,并承认为逃避打击办理了名为华某的假身份证,2004年因盗窃机动车被广东深圳市公安局刑拘,并判处有期徒刑16年。12月2日,逃亡10年且身份已漂白的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范某终于落网归案。

2010年9月4日晚,外号“子弹”的犯罪嫌疑人丁某同李某等三人手持棒球棍等凶器,气势汹汹地来到位于韦曲正街十字的某娱乐城,闯入4楼402室对正在此娱乐休闲的权某等三人进行殴打,当场造成权某死亡,另一人骨折。作案后,丁某、李某、蔡某等四名犯罪嫌疑人畏罪潜逃,不知所终。专案组成员一时也是毫无头绪,死者家属对此无法接受,集结亲属10余人堵路并在娱乐城设灵堂摆花圈。此案引起上级领导机关强烈关注,成为省厅、市局两级重点督办案件。我自感肩头担子更重了,但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犀利的判断。在层层梳理犯罪嫌疑人关系网的同时,在相关侦查部门的协助下对其进行侦控,但收效甚微。我几次登门到丁某家里说服其亲属通过电视媒体劝说丁某归案自首,仍然一无所获。后来在忙其他案子时,我心里仍始终惦记着“9·4”命案,只要是闲暇时间,案件的片段总会在脑子里“放电影”。2011年8月1日,相关侦查部门通知我,丁某可能在东关南街租住藏匿。抑制不住兴奋的我在请示分局领导后,和战友直奔东关南街。但是要找到几个具有反侦查能力的在逃嫌疑人谈何容易?一连几天几个人冒着酷暑转遍了他们可能藏匿的所有小区。一天,和巷口已熟识的摊贩打过招呼后,我敏锐地发现巷子不远处出现了两个奇怪的人,其中一个戴着帽子、墨镜,打着电话的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佯装路过慢慢走近,留心听了一下通话内容,看似不经意地走过却仔细观察对方的行动体态。当那个人迈开步子朝前走的时候,我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案发现场丁某走路时的样子我在监控中早已看过不下百遍,而此人步态与丁某极其相似!在用眼神示意战友支援的同时,我飞快拨通电话与相关侦查部门进行了确认。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我深吸一口气,向战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心领神会的几个人便一拥而上,将准备买菜的丁某一举擒获。下面的故事情节就显得势如破竹了:两个浑身筛糠般的犯罪嫌疑人很快供出了另外两个同伙,我们趁热打铁也都顺利拿下。

在外行眼中,侦破案件就是在犯罪现场找寻蛛丝马迹或者在办公室冥想推断。其实这些都远远不够,破案有时就像烧开水一样,量变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质变。少下了哪怕百分之一的功夫,“这壶水”可能永远都烧不开。在这方面,我可是个“硬邦人”,啃硬骨头、打硬仗、下硬碴在分局可是出了名的。“打铁还须自身硬”被我经常挂在嘴边,更是我13年办案的经验之谈。

图片2.jpg

2010年6月15日,端午节假期第二天一大早,河南省驻马店市公安局刑侦民警来到长安分局刑侦大队,要求协查确山县境内发生的一起故意杀人案的嫌疑人焦某。焦某是长安区马王街办人,作案后极有可能潜逃回老家,而且身上携带有枪支。获知此外协情况后,我便被领导立即召了回来。假是休不成了,领导指派我带领一中队民警在长安区内全力协助河南警方追捕犯罪嫌疑人焦某。

虽然是协助异地警方办案,我们却一点都不马虎,径直奔赴焦某家中。焦某并不在家,家属称不知其去向,也无法联系。但我发现,焦父言辞闪烁、神情慌乱,似有隐情,随即一面好言安慰焦父保重身体,一面严肃陈述公安机关相关法律和政策,不断加大对焦父的询问力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焦父也从一开始的抗拒反感没一句好话到主动让座倒水争取宽大处理。经过我5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焦父终于说出焦某和女友租住在长安区韦曲街办某村。顾不得喝口水润润发干的嘴唇、活动活动麻木的双腿,我很快做了分工:一组人留在嫌疑人家中和其家人继续沟通,防止联系焦某而打草惊蛇;自己立即带领另一组人迅速到该村布控抓捕焦某。考虑到嫌疑人有可能携带枪支,为确保安全,我决定和其他三位民警隐藏在一楼楼梯口的一间空房内蹲点守候,等待焦某在院落中出现时实施抓捕。

仲夏的民房内闷热无比,入夜后蚊虫肆虐,为避免发出声响引起怀疑,我们硬是挺着不挥打蚊虫;担心出屋上厕所会惊动嫌疑人,我们硬是不敢多喝水;怕错过了嫌疑人的出现,我们硬是坚持整夜不敢睡觉,一守就是20个小时。第二天上午9时许,焦某出门办事时,我和其他几位同事闪电般出击,将该焦制伏,并在其住处发现一支仿真手枪。经过艰苦审讯,焦某承认了在河南确山县的犯罪事实。这个案子的成功告破让河南同行满意而归,大家无不赞叹我们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本事。

有人说我是刑侦战线上一把背厚刃薄的“尖刀”。背厚,是因我根植于公安刑侦工作这片英雄辈出的沃土;刃薄,则是我长期在一线实践中磨砺出坚韧、犀利与硬朗的品质。

(作者系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民警)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