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告别“酒坛”

来源:作 者 作者:关 林

图片1.jpg

中央“八项规定”传达后,他回到自己的宿舍,抱起泡酒的坛子,正欲摔碎。强烈的举动,震松了酒坛的盖子,一股浓烈的酒香,立即充满了整个房间。他慢慢放下酒坛,拧紧盖子。

闻到酒香,一件件往事浮现在眼前……

30年前,他刚走出校门,就被分配到这个镇派出所当一名片警。督促片内各村户口年终统计报表本是一件普通的事,但是在他这里却成了一件难事。12月30日下午,距上报县局的时间只剩下30多个小时,有一个村的报表还没有送来。他顶风冒雪赶到这个村,村文书家却是铁将军把门。他又风风火火赶到村主任家,村主任正在与人喝酒,见他进来,端起一杯酒递过来,热情地说:“喝杯酒,暖和暖和。”他接过酒杯,放在桌子上,缓了口气,说:“你村的报表还没报,县局等着要呢。” 见他放下酒杯,村主任立即瞪大眼睛,脸色也阴下来,又听说报表还没有报送,便冷冷地说:“文书媳妇生病了,他在医院照顾。回来后,我让他立即给你们送去。”说完,又与人开始喝酒。他只好回到派出所。片长听说后,带着他二次赶到村主任家,进了门就大声喊道:“你们喝酒,咋不叫上我,我可是不请自到!”话没说完就在酒桌旁的椅子上坐下来。村主任阴着脸将三个空酒杯摆在片长面前的桌子上,倒满三杯酒,说:“这是罚酒……”不等说完,片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一口气喝完三杯酒。村主任又倒了三杯酒,片长说:“他真的不会喝,我替他喝了。”说完又喝了三杯。见六杯酒下了肚,村主任高兴地说:“这才像个兄弟!”说完,他们又继续喝酒……

儿媳妇上完菜,村主任对她说:“你去医院换回你文书叔,让他把报表填了,送到派出所。”儿媳妇答应后,走了。

当天晚上,村文书就将报表送到派出所。

“这个镇虽然比较偏僻,但是酒文化很深,镇上只要有点话语权的人,都爱面子,好喝酒,许多办不成的事,都是在酒桌上办的。他敬酒你不喝,他认为就是看不起他,和他保持距离,正常的事他都推托,再别说有难度的事。酒喝好了,他认为你看得起他,给他帮了人场,是朋友,是兄弟,你的事他想方设法地帮你办好。派出所的人为什么落了个能喝酒的名声?他们认为派出所的事都是得罪人的事,什么案件线索宁愿不说,也不愿得罪祖祖辈辈在一起居住的乡亲。为了工作,民警只能和他们通过喝酒拉近关系。久而久之,就落下个能喝酒的名声。唉!都知道酒喝多了伤身,但在这里,酒反倒成了密切警民关系、促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兄弟,要想在这个镇上立住脚,必须学会喝酒……”片长语重心长地启发着。

片长的话确实有道理。在这个古镇上,在民间,不管是婚丧嫁娶、老人过寿、盖房上梁,还是儿女升学、孩子当兵招工,都要置办酒席;商家开业店庆、相关活动要置办酒席;住镇单位新领导上任、老领导调离都要置办酒席;就是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也要在街道的酒店吃饭喝酒……总之,镇上的酒风很盛,流传最广的两句话是“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在镇上只要算个人物,喝酒都是海量。就是哪个驻镇单位领导不会喝酒,人们都会敬而远之,工作起来相当困难,更不要说一个小民警了。

从此,为了融洽人际关系,便利工作,他也开始学着喝酒。闲暇的时候,买上一瓶“长安大曲”、一盒“软延安”香烟,坐在白龙岭的坡坎上,面对三河口,打开酒瓶,倒上一瓶盖酒,慢慢地练着……就这样,三个月后,能喝上一二两;半年后,就能上酒场应付场面。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个泡酒的秘方,便自费买来药材开始泡酒。泡出的酒醇厚清香,喝上一口精神顿生。喝过他酒的人,就成了义务宣传员。镇上的名人纷纷登门讨酒喝,就连书记、镇长也喝过他泡的酒。由于泡的酒好,喝酒的名人多了,他也成了镇上的一个人物。工作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县局的嘉奖;案件的重大线索也多了,特别是一次他提供了一条线索及时准确,协助成功破获一起流窜杀人案,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所里在辖区觉得难办的事,让他去办,都能搞定,因此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假所长”。那年秋天,连阴雨不断,所里陈旧的房屋到处漏雨。报告打到县局,县局经请示上级,由于经费紧缺,要求所里在辖区筹款解决。镇上民营企业家黄老板闻讯后主动来到派出所表示愿意无偿捐出10万元作为房屋维修费,前提是要用“假所长”的一坛酒换,酒到款到,决不食言。第二天,所长、指导员带着他,抱着一坛三年的酒来到黄老板厂里。黄老板接过酒坛,放在老板桌上,先打开坛盖闻了一下,高兴地说:“好酒!好酒!”盖好盖子,急忙放进卧室,锁上门。随后,拿出10万元现金,交给所长。这件事,使他名声大振。镇上好事的人,将他泡的酒列为镇上四大名牌之一,并编了一首打油诗:“刘老板的砖,假所长的酒,赵馆长的书法,雷老板的纸。”广为流传。

“刚开完会,就又喝上酒。”突然,一句话打断了他的思绪。抬头望去,只见指导员笑嘻嘻的,已走进房间。他站起身,递给指导员一支烟,示意坐下。然后,去泡了两杯福鼎白茶,一杯放在指导员的面前,他也在对面坐下来。

指导员毕业于西北警官大学,分配到这里已五年多。由于俩人都出身农门,聊得来,经常长谈,许多次彻夜长谈到天明。今晚可能又是一次长谈。

“好茶!”指导员品了一口茶,感叹道。接着,看着他笑眯眯地说:“酒能成事,也能败事。在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酒,你成了镇上几乎无所不能的名人;由于酒,你在这个小镇上窝了30年。现在禁酒了。有啥想法?”

“你我都是农家出身,亲身体验到农民的艰难。原来喝酒,就是想通过喝酒与大家搞好关系,给群众办些实事。窝了30年,我不后悔。你可能不知道,15年前,局领导与我谈话要提拔我,我说领导者第一要素是组织指挥能力,民警第一要素是业务技能和群众工作能力。领导者和民警是通往成功的两个不同平台,不管哪个平台,只要能展现自己最大的优势,干出最大的成绩,就是成功。我喜欢基层工作,更愿意做具体的群众工作。我的话说服了领导。”

“不愧是当哥的!来,干一杯!”指导员说着,举起茶杯,两人碰杯后,各自喝了一口茶。

放下茶杯,他接着说:“说实话,现在喝酒已成为一种负担。想一想,酒友们,早逝的不下10人,疾病缠身的更多,像我也患有多种疾病。再说,这里酗酒、赌酒现象相当严重,轻则影响关系;重则,内引起家庭不和,外引起纠纷,甚至案件。再说,喝酒也误过事,只是群众念在平时工作认真,能办实事的情况下原谅了。但我心里有愧。本来早想戒了,只是怕影响工作。现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了,借这个机会把酒戒了,多好呀!”

说到这里,他喝了口茶,指着那五坛不同年代的酒,说:“这些酒,已是古镇上的一个名牌。摔了,多可惜!况且,酒友们来了不见酒坛,以为我藏了,不让他们喝,还影响警民关系;放在这里,戒酒就成了一句空话,怎么办?”说完,就望着指导员。

指导员站起来,给两人杯中加了水,又坐回原来的位置上,调侃地说道:“这事,还能难住你无所不能的‘假所长’……”

“再不要开你哥的玩笑了,快说!”

“名人,自有名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名人的影响长久,就必须用先进的理念去影响别人,因势利导地引领别人,使之成为一种力量、一种风气,进而成为一种习惯。如果只是加入已有的习惯,甚至落后的习惯成为名人,即使影响再大,也不会长久。就拿喝酒来说吧,传统式喝酒的弊病暴露得越来越多,今后喝酒的人会越来越少,酗酒赌酒的人会更少。你看,镇上酒风比原来淡了多少?喝酒的人比原来少了多少?这你比我清楚。再拿你来说吧,想给群众办好事、实事,现在比喝酒好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片警’改为‘社区民警’,不光是名称的改变,更是职责、工作要求和方式的改变,这是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举措。以你‘假所长’个人名义命名的警务室,在全县局仅此一例,在全市局也仅有几个,这就给你想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我问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

“还记得黄老板吗?他一直想得到你的酒。”

“你是说送给他?”盯着指导员,他问道。

“对,大张旗鼓地送。”

“行,按你老弟说的办。”

第三天上午,所长、指导员开着县局新配发的警车,拉着他和他的五坛酒,送到黄老板的饮料厂。镇上的名人几乎都在,连镇长都来了。移交仪式在黄老板厂内食堂举行。移交仪式上,大家像往常一样端起酒杯,要与他碰杯,他就是不端酒杯,黄老板不停劝酒,他还不端酒杯,就连镇长劝酒他都不端。大家疑惑地看向所长、指导员,好像在问:“‘假所长’咋了?”指导员上前劝说:“多少喝一点吧。”他笑着说:“戒酒就要戒彻底,再喝,‘假所长’不就成了‘假戒酒’了吗?”所长见状对他说:“说出你不喝酒的理由,如果能说服大家,你可以不喝;否则,连罚三杯。”

“好,”他喝了口茶,对着大家说道,“大家都知道我爱喝酒、能喝酒,却不知道我为什么爱喝酒?今天我就告诉大家,原来爱喝酒,现在戒酒,只因为两件事。我出身寒门,小时候母亲常年有病,由于经济困难,仅靠两只母鸡下的鸡蛋来滋补身体。那年,我考上警校,拿着录取通知书,全家人因交不起学费而发愁。最后,母亲收集了家里的全部鸡蛋,又从箱底摸出她出嫁时姥姥送给她的一对银镯子,交给父亲让买了。父亲用卖的钱买了一条烟、一瓶酒,又走进信贷部贷出500元钱,我才上了警校。这件事使我知道酒能办事,更使我暗下决心要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也帮助和我一样的人改变命运。警校毕业我分到这里,那时镇上酒风很盛,为了站住脚跟,便于工作,更为了给像我家这样贫穷的百姓办些实事,才开始学着喝酒,加入到喝酒的行列。再说启发我戒酒的那件事。那是一个月前,那天傍晚,我给两家调解纠纷后回到警务室,有一位约30岁的妇女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见我回来,说想外出打工,要开一份无违法犯罪证明。我见警务室无人,急忙开门,打开电脑,核实身份,出具证明。在我忙碌的时候,小男孩出于好奇,总向我身边挤,想看个究竟。妇女总是把小孩拉到她的身后。我开好证明,递给妇女。妇女接过证明,拉着小孩急忙向外走去。我关了电脑,走到门口,见妇女已走出一两百米远,只听到她对孩子说:‘你长大不准喝酒!你看警察伯伯,满嘴酒气,还穿着警服,啥形象嘛!’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也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警察是国家的形象,是政府的形象。在老百姓心中警察是高大上,是给百姓办实事的,是能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人。你喝酒,就是给警察脸上抹黑。假如有一日,我因喝酒被群众举报,我将失去警察的身份,也将失去热爱的警察职业。关键是,我已找到比喝酒更好的方法,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这就是便民警务室,所以,我决定戒酒。今天,是我戒酒的第一天,希望大家支持我!监督我!”

所长问大家:“满意不满意?”

“满意!”

“还喝不喝?”

“不喝!”

他接着又说:“酒文化在我国时间很长,在我们镇上也很深厚。不要因为我一个人戒酒,耽搁大家的酒兴。人常说‘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今天我以茶代酒,与大家干一杯……”

“干杯!”大家举起酒杯,异口同声地喊道。

喝了这一杯后,他又对黄老板说:“我的酒一滴不剩地给你了,希望你把它做大做强。需要帮忙的,说一声,我会全力以赴,它就像我的一个孩子。”

“谢谢!谢谢!我一定把它做大做强……”

简单的移交仪式过后,指导员将黄老板回赠的一个大茶海和茶具让人搬到“假所长警务室”,小的茶海和茶具送到“假所长”宿舍。

此后,“假所长警务室”和宿舍的酒香,变成了茶香。警务室接地气了,群防群治的方式更多了,措施更扎实了,工作效率更高了,群众的笑声更响了,警民关系更融洽了,有人专门送来了赵馆长“茶能醉人何须酒”的墨宝。

“假所长”的影响下,小镇上酒场少了,茶场多了;醉汉少了,借酒闹事的更少了;因酒引起的家庭不和、矛盾纠纷几乎消失;其他可防性案件也大幅度减少。当年年终,省上“两率一度”暗访中,小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对“平安西安”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对公安机关、公安民警的满意度达到历史最高,名列全县前茅……

再后来,黄老板注册商标的“假所长养生酒”冲出小镇,在县、市销售……

(作者系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经文保大队民警)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