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警故事

永不褪色的警蓝

来源:作 者 作者:杜碧顺

图片1.jpg

1981年选调到公安机关,我已在人民警察的岗位上工作了36年。先后在科、所、队等岗位上工作了21年。2007年8月从长安分局法制科科长副调研员岗位退居二线。2014年5月任二级警长。我热爱警察这一职业,岁月沧桑,从警无悔。

走进警营,立志献身公安事业是我的人生选择。参加公安工作后,老一辈民警的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教育感染着我,神圣的警察职业责任感激励鼓舞着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自己入党誓言,是我的人生追求。

回顾自己的从警历程,昔日与战友们共同生活、紧张战斗的岁月,一幕幕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令我终生难忘。我先后在三个派出所担任所级领导长达10年。我深知作为一名所长,守土有责、保护一方平安是我们公安机关的职责。不管是巡逻放哨,安全防范,查处案件,打击犯罪,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我都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与其他所领导紧密协作,团结带领全所同志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在刑侦大队,为了打击犯罪、快速破案,作为大队长,我与其他队领导紧密协作,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白天黑夜,凡遇重大影响案件都能坚持深入一线组织破案。由于刑侦破案工作的艰辛和特点,因此,经常不能按时休假,无法照顾亲人、孝敬父母的无奈,面临艰巨任务的危险,付出的劳累和心血大家可想而知。当年我们曾成功侦破数起省、部督办的特大案件。可有谁能知道我们有的干警超强度连续工作累倒在厕所旁;有的同志在医院挂完吊瓶、拿着药又默然地走向侦破案件第一线;盛夏8月,酷暑难熬,我们的法医在39摄氏度的高温下,中暑晕倒在凶杀案现场玉米地中。这些平凡的事虽然谈不上可歌可泣,但如果没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是无法承担公安工作的艰巨任务的。1999年8月7日长安神禾原上王曲藏家庄村外玉米地里发生一起恶性凶杀案件,年仅25岁的少妇上班途中被残杀,引起当地村民恐慌,接到报案适逢星期六,大家放弃休假,我和队里另一位领导立即组织20余名刑侦技术人员投入破案,历经两天两夜连续作战成功侦破案件。当受害人亲属以最隆重的方式向我们致谢时,我和战友们难以抑制的泪水夺眶而出;村民们敲锣打鼓给我们送来了锦旗,对我们的工作既是肯定,更是鞭策。2007年我退居二线后,虽年过半百,仍愉快服从组织分配,担起了分局信访办的工作。大家都知道信访工作繁杂琐碎,每天面对的是上访观众的苦情戏,是工作就得有人干,我没有畏惧,凭借多年刑侦预审和法制工作积累的经验,团结带领信访办同志,认真钻研信访业务,寻求破解信访积案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年轻干警创造出“快乐工作法”。在分局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化解处理了一大批信访疑案积案,建立了“长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从源头上为提高分局民警执法办案水平、加强队伍正规化管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赢得了公安部和省、市公安机关肯定,分局信访工作多次被评为市局先进单位和文明窗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将要退出历史舞台,离开警营里朝夕相处的战友,我的内心恋恋不舍。长江后浪推前浪,警营新星在成长。我们既然选择了从警就选择了奉献,就要脚踏实地,牢记入警誓言,忠诚党的事业,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谱写青春壮丽的篇章。在此衷心地祝愿在岗的战友们:牢记“忠诚、为民、担当、清廉、争先”的西安公安精神,打造公安长安铁军,为人民再立新功!

(作者系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秘书科退休民警)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