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路上的文学梦
我很小的时候随父母调动从老家来到河南洛阳。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舅舅从东北给我们家寄信,信中特意提到要让我每天写日记,没有什么事写一句话也行。在我三四年级时,舅舅给我寄了历史故事等书籍和北京鲁迅博物馆编的“鲁迅手稿选集三编”线装书。当时,我连鲁迅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到我上到五年级时,舅舅又给我寄来厚厚的一本《四川短篇小说集》(1959年至1962年,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编),并用毛笔在扉页上题字:“小梅,多看一些短篇小说是有好处的,要逐字看,反复看,才能领会到书中的精神实质;要逐字推敲,要逐句研究,才能体会到语言使用的奥妙。”至今,我的书架上还保存着舅舅寄的全部书籍。
1964年国庆,阿尔巴尼亚国家代表团来到洛阳参观访问,市体育场举行庆典阅兵式,我们学校组织的方块队也接受了检阅,那场面壮观而激动人心。后来,学校组织了一次年级文学竞赛,我就以这次国庆阅兵为题材进行写作,获得了一等奖。我把获奖作品整齐地抄写了一份寄给远方的舅舅,他很快来信,信纸写了4张。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有一句话:“十年后,我们的家族将会出现一个女作家,努力呀!”从那时起,我就有了要当作家的梦。
1968年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发表前一个星期,我按照学校的“三三制”分配参加了工作,成为一名工人。在那个知识贫乏的年代,喜欢学习的人机会很少,而我是特别喜欢学习,喜欢写文章、画画的。区委借调我去帮忙,我就把机关的黑板报全部承包了。我一个人写稿、排版、绘画,搞得有声有色,领导和同志们都很满意,我因此由学徒工转为国家干部。不久,我作为“新鲜血液”充实到了军管小组(公、检、法三合一单位)办公室,17岁开始了我的警察生涯。
一天,政办室白玉平主任叫我到他的办公室。他拿出一份1978年2月17日的《人民日报》让我看,悄悄地说:“今天的《人民日报》发表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篇刚发表的报告文学在全国引起前所未有的轰动,唤醒了人们对科学和文化知识的尊敬与重视!”
我一口气看完了这篇报告文学,被陈景润的事迹所震撼!我看到了科学春天的来临,看到了知识的力量!我觉得天空格外蓝,阳光格外灿烂,我的心情无比兴奋!我积极注意观察生活,回味人生,开拓创作的源泉。在1978年的春天,我悄悄地写了小说《启明星》、诗歌《农民的儿子》等文学作品,心惊胆战地开始走向文学创作的殿堂,竭力长出文学创作飞翔的翅膀……但那时的基层派出所没有公安报刊,写了稿子也不知往哪寄。
2005年7月,我创作的诗歌《回家》在公安部得奖后,受到激励的我开始了文学创作投稿。当时我的工作地点在分局控申科接待大厅,在没有上访群众时的空闲里我就写稿子,这期间发表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控申科接待大厅写下的。退休之后的这两年里,我把近两年创作的100余篇稿子整理筛选了一下,在2010年4月出版了17万字的文学作品集《警坛浪花》。洛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郭丛斌为我题写了书名并作序,著名大学教授霍华民为我撰写了评论,公安战线著名诗人、黑龙江省政治部副主任艾明波老师为我撰写了寄语,此书既是给我的警察生涯做一个小结,也算是我为警察同行营造警营精神文明添上了一块小小砖头。
我没有上正规大学的机会,只有初中学历,在工作后靠自学上了高中夜校、函大、电大、文学创作班来充实自己。近几年,我的文学创作获得过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奖励,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并曾幸福地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共中央党校领导同志合影留念。2007年8月,我有幸加入洛阳市作家协会,2009年8月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2012年1月光荣地加入全国公安文联作家作家协会。
作者介绍:周静梅,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长春路分局退休民警,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调入公安系统。先后当过打字员、会计、秘书、派出所户籍内勤、材料内勤、片警、消防警等。2005年开始学习电脑,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加入中国警察网《民警博客联盟》,2007年12月退休后出版作品集《警坛浪花》。
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涧西军管小组全体人员合影(文革后期公安局军管时期,右一为周静梅)
1976年洛阳市公安局重庆路派出所全体民警合影(左一为周静梅)。
1976年周静梅在洛阳市公安局重庆路派出所任户口内勤兼材料内勤。
八十年代执勤留影。
2007年8月19日周静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共中央党校《求是先锋——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与实践》丛书首发式暨座谈会。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张国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