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纪实

一个警长的抗疫日历

来源: 上海纪实 作者: 孙建伟

24小时值守

2020年2月3日。深夜了,穿着防护服的浦东公安分局周浦派出所第一责任区警长王佳荣和二个志愿者在周南村核查管控。走到社区防疫卡口,他看见二个志愿者不停地搓手、跺脚取暖。这些志愿者大多是老人,年龄最大的超过70岁,天这么冷了,要是再下起雨来连躲的地方都没有。这怎么行!春节刚过,残冬仍释放着威势,寒风时不时地拥抱你一下,人就在它的怀里哆嗦。防疫卡口要求24小时值守,这是上海启动防疫一级响应以来的重要举措。王佳荣在卡口呆了一会儿,对志愿者说,明天我就向所长报告,不能让你们冻着。志愿者说,王警长,没关系的,我们没那么娇气。你别放在心上。王佳荣说,哪能可以不放在心上,你们放弃休息,出来辛辛苦苦为大家义务服务,光秃秃站在寒风里,连基本的工作条件都没有。我是社区副书记,这件事是我疏忽了,我一定要为大家解决好。

第二天,王佳荣就向所长专门汇报了这件事。所长也觉得应该尽快解决这件事。两人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把派出所门口那个用集装箱改装的治安岗亭应急用到防控卡口上。岗亭安装到位后,王佳荣请社区电工帮忙通电,还搬来了取暖器。志愿者觉得除了身上的寒意驱除了,心里更是感到温暖。这个王警长,真是说到做到。很快,这个岗亭成了那天防疫志愿者微信朋友圈里的“热搜”。居民对王佳荣太熟悉了,晓得他的做事风格,要么不讲,讲了算数。这次的疫情防控,让大家又领教了一次。大家都点赞,都说王警长办事仔细,想得到人。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19.jpg

王佳荣想的问题没结束,要防控到位,把好社区进出口道口是个关键。这是个经过拆迁的社区,一千多户人家,三千多人,情况比较复杂。王佳荣跟社区干部商量,现在疫情很严重,这件事要尽快做,越早越好。虽然大家对社区情况非常熟悉,但还是兜兜转转了好一阵,拿不定主意。王佳荣定了调,重新规划出入口必须把握好两点,一要尽可能减少居民日常出行的影响,二要有利于社区志愿者的集中,便于后续开展管控核查。但是没想到,新的进出路线图确定后的第一天晚上,王佳荣就在“防范微信群”中看到了居民的“投诉”:什么“早上出门是老路,晚上回家时路口被封了,莫名其妙得绕路,太麻烦”、“为什么不多设置几个出入口”,还有人发飙:“这是谁想出来的馊主意”……一时间,群里刺耳的“声音”接二连三冒出来,原本的疫情防范宣传群,秒变成疫情防控吐槽群。王佳荣意识到,在疫情随时可能爆发的时刻,疫情防范宣传群不能自乱阵脚。随后他发出了一条回复:三队四队在地图上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生活居住在这个区域的居民当然也是一个整体。所以为了居住在这里的所有人的健康,村里作出了疫情期间暂时封闭三组小路的决定。如果今天留意的话,可以看到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了大家正在四组小路边进行信息登记并发放通行证。我们所有人都要为付出行动的阿姨爷叔们拍手点赞。村里正做着大量的工作,疫情期间的种种不便,都是出于严格防控的需要,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家的健康。设想如果不封路,进出畅通无阻,大家居住在这里能感到放心吗?当前疫情防控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几个点位都面临人员紧张的情况。如果有充足的人手,有足够的志愿者,我们会逐步开放其他通道。所以不要先说村委会工作不到位。我们每个社区居民(特别是党员)在疫情中都应该作为志愿者的一员投入防控,不应该只做“键盘侠”。我在本群先报个名,请村委会把我推进志愿群,让我在日常工作之外为周南村贡献一份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23.jpg

这个有理有节的回复很快得到了“快乐奶奶”的回应:无论你来自哪里,不管是本村,还是新上海人,都有义务为我们守住和保护自己的家园。在全国都在众志成城、上下齐心、全力抵抗疫情的时候,请你站出来,做一个抗击疫情的志愿者,为社会和周南村这个大家园做点贡献。现在路口都是大爷大妈帮我们守护着,到了晚上他们的体力不够,身体条件不允许。所以需要我们这些年轻力壮的帅哥美女们冲在前面。在群里聊天还不如去岗位上试试这份无偿的工作,为周南村贡献一份力量。

王佳荣为“快乐奶奶”点赞。他接着说,白天可以安排岁数大不上班的老年人,晚上和周末年轻人分时段排班,参加志愿活动。

在王佳荣的引导下,更多的“快乐奶奶”支持疫情期间重新规划的出入口,反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更可喜的是还多了好几个志愿者。在王佳荣的影响下,一个复员军人也立即报名参加志愿活动。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27.jpg

别小看了微信群,尤其是在倡导各种“不见面”的特殊情势下,同样不见面的微信群成为沟通民意的利器。在微信群随处一大把的当下,在疫情防控未可知持续的每一刻,保证这个谁都可以说话的渠道的畅通和引导,难度不亚于当面锣对面鼓的交流。

接下来的几天,王佳荣一大早就要去几个卡口转一下,下了班就去点位值守。重新规划的社区出入口渐渐被大家接受了。

口罩啊口罩

那天值守时,有个志愿者阿姨告诉王佳荣,说有个村里的本地男性租客,50多岁,不戴口罩还满村跑。好几天了,都这样。阿姨跟他说过好多次,他的嗓门比志愿者阿姨还大:我又没病,带啥口罩?跟侬讲,我这辈子就没戴过口罩。阿姨说,侬不戴口罩,就可能受到人家生病人的影响。这是为侬自己好。男人唆了阿姨一眼,我生不生病我自家晓得,关侬啥事体。然后给了阿姨一个背影。阿姨气得跺脚,侬这个人,太不讲道理了。男人睬也不睬,耸着肩走了。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31.jpg

第二天,王佳荣就在社区里候着这个男人。果然他“口无遮拦”地出来了。王佳荣叫住了他:你出门为啥不戴口罩?男人一看是王警官,认得的。讪讪地笑,太麻烦啊。王佳荣说,你嫌麻烦,可以不出门啊。现在提倡少出门,把病毒闷死。你一个人在家里可以不戴,但是你整天在村里跑,不戴口罩,你知道这是什么行为?男人说,是什么?总归不会把我捉进去吧。王佳荣严肃地说,现在疫情的严重性谁都知道,不用我多说,这个口罩不仅是自己戴,也是为别人戴为社会戴的。每个公民都有遵守特殊时期规定的义务,社区里已经出了购买口罩的通知。如果你执意不听从志愿者的劝说,进而扰乱了公共秩序,那我们是可以依法采取处罚措施的。请你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行为。男人不响了。王佳荣又说了一句,希望下一次看到你戴着口罩出门啊。几个小时后,王佳荣接到了志愿者的反馈,那个男人终于戴上口罩了。

有人不愿戴口罩,大多数人盼口罩。在政府千方百计筹措下,口罩终于到位了。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205.jpg

从不屑一顾到一“罩”难求,口罩甩了先前身价直蹿的“二师兄”几条马路。市民购买口罩的通知发出后,人们热切地盼望自己拥有更多的口罩,一时间,购买口罩长队成了一道特殊时期的特殊“风景”。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宅家,但购买口罩的通知一出,人流一下子涌出,人员聚集使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使王佳荣时时神经绷紧。如何帮助居民安然度过疫情防控最初一段时间的心理焦虑一直是王佳荣心里牵挂着的事。

王佳荣的责任区一共有大小药房9家,都是指定销售点。人多一聚集,不仅疫情防控压力增大,口罩警情也随之出现。

王佳荣和他的同事接到报警投诉,一个北方口音高声说,口罩价格太高了,他们这家店是趁现在这个时候发财,真是奸商。你们警察要来管管。又有人在电话里喊,买口罩的队伍排到了马路上,交通受到了影响。另一个声音特别光火:排了三个钟头队,口罩竟然断货了。这不是白相人吗?难道叫我们天天来排队?不是叫我们不出门少出门吗?

口罩断档,药店店长也是有苦难言,货不够,他也无能为力。但是,某些居民直接就跟药店干上了。

王佳荣带着警组对9家药店的销售情况一一详细汇总,建立微信群,由店长每日晚间报送第二天的口罩销售数量和具体开售时间;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安排辅助保安力量。现场秩序维护和人流疏导,反复要求药房简化口罩销售流程,尽可能减少顾客的排队时间。

对购买口罩的居民事先发号,有序购买,尽量减少“扎堆”的时间,现场维护更加到位,场面渐渐冷却。虽然还是必须排队,但大家购买的满意度提高了,心平气和多了,而且再也没出现断档,排队的时间缩短了,埋怨也少了。围绕口罩的警情也随之下降,销售药店也对民警维护口罩购买平安秩序的行为点赞。

王佳荣抓住这个时机,把不断购买口罩的大流量变成宣传疫情防控的大流量,宣传各种防控注意事项。同时还组建了人数更广的居民微信群,这是特殊时期加强宣传引导的正确姿势。很多籍贯是重点地区的居民得知后也主动加入群聊,通过咨询防疫事项,他们原来的焦虑也得到了舒缓,即使隔离人员也渐渐安心了。这是王佳荣原来没有想到的,但又在情理之中。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36.jpg

这段时间,王佳荣和他的警组成功化解居民购买口罩及销售药店买卖等纠纷30余起。

“受苦的”90后

2月6日下午,正在值班的王佳荣和同事接到一个年轻男子姜某电话求助,说自己发热咳嗽,现在居无定所,请求帮助隔离。王佳荣立即协调管辖段民警和周浦镇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了解情况。他们迅速派出卫生工作人员穿戴防护设备找到姜某,测试姜某的额温为38.3度,随即,120紧急将他送往东方医院南院就诊。CT显示肺部正常,体温也正常。

原来1月31日晚上,这个90后小伙子独自开着一辆江苏牌照私家车来到上海。但没想到,2月1日凌晨2时,到了他在闵行朋友的租赁屋准备自我隔离时,被房东拒绝。无奈来找一直在周浦居住的叔叔,但还是被警惕性极高的房东拒绝。年轻人只能栖身于私家车内自我隔离,在车里吃了几天方便面,晚上在车里蜷着,身体终于顶不住了,开始发烧。经医院检查,排除新冠肺炎后,王佳荣认为不能让姜某继续“漂”下去了,随即为他联系了临时住宿实施14天的居家隔离,姜某在感激之余,也意识到了疫情期间宅在家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复工,不能出现半点差池

1月27日,大年初三。有关部门下达紧急通知,要求指定防护设备企业迅速组织人力加紧生产,满足防控一线需要。王佳荣的辖区内就有二家公司是政府指定的安全生产防护服企业。他征得所领导同意后,立即与企业对接,主动靠前服务。正值春节,生产线上仅有十几名员工,要保证日均数千件防护服的产量,当务之急需要大量务工人员。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40.jpg

此时全国疫情防控刚刚开始,是最关键的时候,既要迅速招工,对人员的核查也迫在眉睫。一旦有人感染,不但整个生产线面临崩溃,还将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难题。这是类似于“走钢丝”的选择。但没得选,必须走。王佳荣知道,疫情容不得拖延,防护保障是基本防线,这条防线不能出现断裂,不能失守。他立即调动警组人员,了解公司实际困难,对该公司新招募员工的基本情况开展细致的核查工作,严格按防疫要求实施隔离观察。确认无感染后迅速投入生产。几天后,包括70%外省市员工的一百余名员工陆续到位,防护设备日产量上升到3500件。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44.jpg

周浦素有“小上海”之称,依靠虹吸效应,周边人流不约而同向周浦聚拢,从早到晚非常热闹。开业于2009年的周浦万达广场是周康地区最大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总面积32万平方米。广场内商贾云集,综合起来有“七”个多:商业形态多(包括商业体和步行商业街)、管理主体多(四家物业公司参与管理)、商务楼宇多(共有6栋商务楼覆盖于商业体及其物业公司)、商铺数量多(大小商铺308家)、业主多(小业主2266户),再加上一个大型超市。这种商业模式导致客流多,客流多又导致警情多。疫情防控开始后,由于居民生活需要,万达广场里面的大商场和华润万家基本没歇业,餐饮业停了一半,只是在营业时间上有所调整。即便那段时间人流稀少,王佳荣还是在他的警组内对商场内部的警力值守作了明确分工。他对大家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开始阶段,也是最重要的时候,做得好就为后面打好基础。所以我们在万达广场到岗到位不能打折扣,不能出现任何差池。在周浦,这个点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引起负面效应。”他带着警组循环走访,督促商家在严格做好防控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开业。商场经理对王佳荣说,看到你们天天在这里巡逻,我们心里安心交关。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47.jpg

2月中旬以来,上海市开始进入复工复产,按所领导要求,全警为复工复产做好服务保障。王佳荣带着他的警组开始了一连串操作,将从小业主处登记到的人口信息全部电子数据化,将各条块登记排摸的数据,包括人员基础信息、来沪时间、健康登记表、居家隔离情况等一并整合,第一时间直观展示务工人员情况全部轨迹,确保逐个核查到位。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51.jpg

3月上旬,万达商业广场进入全线复工复产时间,王佳荣也进入盘点时刻。他奔走在商场各个部位,了解不同行业的防护保障、因疫情防控产生的困难诉求,与餐饮业老板商讨如何根据疫情防控期间调整就餐位置的摆放。当然也要面对商家的吐槽,耐住性子,倾听他们的建议。腿走得勤了,当然要酸,嘴说得勤了,嗓子会干,王佳荣瘦精精的,脸黑黜黜的。这段时间以来,根本没好好歇过一天,他人更瘦,脸更黑,第二天仍然必须保持高亢的工作状态。走访督促商家认真落实人员信息台账登记,做好从业人员体温检测,公共区域的消杀防护,利用“随申码”区分管控风险,好像“阿宝背书”,可哪一条不是硬货。看得出人家有些不耐烦,但该叮嘱的还得叮。最后一条,多次提醒,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派出所报告。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54.jpg

疫情防控还在继续,王佳荣和他的同事们忙碌地穿行在社区、商圈和其他需要他们出警处置的各种场所,加班是常事,一忙起来就忘了给妻子,一位与他负有同样使命的女民警打个电话,恰巧她说也在加班,两人只能在电话里互道珍重,然后商量谁给12岁的儿子打个电话,问问网课上得怎么样,会不会帮爷爷奶奶做点家务,再跟他说些抚慰的话。那天儿子在电话里跟王佳荣说,爸爸我知道你很忙的,你放心,我网课上得蛮好的。还有,我已经学会洗碗了。这时候王佳荣真想立刻抱一下渐渐懂事的儿子,但他只能回答他,等疫情结束,爸爸一定好好陪你噢。

 

微信图片_20200430130319.jpg

 

作者简介:孙建伟:60年代生人,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已出版长篇小说《芒刺》、中篇小说集《魔都侨影》(均为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和长篇历史纪实文学《开禁:海关诉说》。发表作品近二百余万字。有随笔、纪实刊于《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小说》《上海纪实》《上海滩》《海上文坛》等。《芒刺》获金盾文学奖。《课堂上的“中英战争”》等入选《上海纪实》年度精华本。《海洋之痛》《城市乡愁,别让我们的记忆面目全非》《“摩天”之恋》《紧急追踪十三天》等作品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网、中国公安文联、上海市作协等文学奖项。《外来妹与城市的婚姻报告》等纪实作品被全国及省市级报刊转载。中国法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