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纪实

守候最后一公里的温暖---来自杭州湾前线的报道(一)

来源:美篇 作者:王海燕

许多时候,我们会抱怨生活太平淡,觉得今天是昨天的复制,明天又是今天的复制。一旦生活带来全新的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吗?我想记录是对抗遗忘的最好手段,也是记录生活的意义所在。

这次主动请缨,前往杭州湾一线采访绝对不是我心血来潮,头脑发热。我特别佩服那些勇敢的战地记者,渴望自己也能体验一把。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文字透露出来的实事求是、激情、真诚,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希望自己可以像他这样去记录,去战斗。说起战地,说起前线,有人告诉我“武汉隔离病房才是前线”,我回敬她“凡是有直面病毒的风险且和疫情做斗争的地方都是前线。”

来一线采访,还缘于组织的嘱托。3月11日晚,徐益平局长在微信工作群语重心长地叮嘱了我一句:“形象宣传靠你了。”

说真心话,我已经50岁了,已经很疲倦了,好想躺倒不干了。我和大部分战友一样,从春节里开始到现在已经连续工作快50天了。前期已经写了6篇宣传报道,其中有一篇还上《中国移民管理报》了,10多篇工作亮点材料,诗歌《灯火辉煌的13楼》被战友们点赞。全年信息考核指标也提前超额完成了,而且成绩名列前茅。按说可以收工了,但是我于心不忍,因为有许多战友比我更辛苦。他们工作时间比我长,打完抗疫上半场战役,来不及喘气,马上转场到防止境外疫情输入这场恶战中。

外面的天黑了,13楼的灯火天天通明,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永山也成为13楼的常客,子夜召集会议也是屡见不鲜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大家继续凝成一股绳,用力一处使。我们办公室写汇总材料的小董天天到深夜,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半个多月了。顾华生主任因为长期超负荷运转,身上都发疹子了,又痒又痛。各组的同志们都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着。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的,无论男女老少。

曾多次执行过涉外安保任务的老同志孙志群被派驻上海浦东机场,周力转战嘉兴大云,周贵赤在杭州湾点工作,他们时常发来前线的图片,常常下半夜还在工作,让我很受感动。我出于本能的想法就是去前线近距离接触战友、宣传战友。他们和我一样,都不会想到,随着疫情向全球蔓延,出入境这个工作性质涉外的警种责无旁贷地扛上了防境外输入战疫的大旗!通道管控工作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3月12日上午9点,通道组组长林守富处长、总联络员严敏科长等召集一些青年民警开会,他(她)们都是从各县区抽调上来的专业外语人才。会议室就在我办公室隔壁,直觉告诉我,他们马上要开拔去前线。当时我还没吃早饭,又饿又渴,前一晚上因为写作熬夜的疲惫还没恢复,但顾不上这么多了。我胡乱地抓上口罩、方便面、笔记本、水杯就出发了。同事王伟还递给我两个一次性橡胶手套。

开车的是青年民警毛智睿,这是我第二次见到他。第一次是去年毛卓云老师表彰大会上,小毛的演讲我记忆犹新。这孩子口才不错,风气很正。这次我又多了对他的了解,他是警院小师弟,涉外警务英语专业,去年还在宁波市青年英语演讲比赛获奖。我、严科还有朱丽霞一起同行。小朱来自鄞州五乡派出所,是我们学校韩语专业的,很可爱的一个女孩,眼睫毛特别长特别卷,天然的。她喜欢打羽毛球,她告诉我大约有一个多月没机会打球了,一直在上班。

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到达了杭州湾转运点。(待续)

 

微信图片_20200316103619.jpg

 

作者简介:王海燕,笔名清明雨,牧星,全国公安网络作家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宁波市作协法制文学创委会与作家著作权保障委员会副主任,宁波市公安作协秘书长,宁波市海曙区作协副秘书长,鲁院浙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鲁院全国网络作家第八期培训班学员。已出版散文集《快意江湖》,旅行笔记《葡萄架下的相约》、诗集《甬江边的树》。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