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纪实

用信仰和担当淬炼成的“刀尖舞者”

来源:群众出版社 作者:叶国

——记“全国青年文明号”江苏省

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刑警大队一中队

付斌很忙。

忙得孩子出生两个多月了,他就在家待了三个晚上。

忙得中队荣膺“全国青年文明号”这样来之不易的荣誉,都没时间和队友们好好放松一下。

付斌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刑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当前,“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强势推进。付斌和他的11名队友除正常承担辖区本就繁重的案件侦办外,还被分散安排在通州的各个片区,逐条核查涉黑线索。“不分日夜奔波在各个村落,中队的同事,都好久没能照上面了。”尽管眼中布满血丝,但在付斌身上却感受不到一丝倦意。

辖区范围广、案件构成复杂,工作量本就够大,又因个个都是特别能战斗的尖兵,每有重大专项行动都要被抽调参与,连轴转的“忙”,已是这个中队的常态。

但付斌和他的队友们都很享受这种“忙”,内心深处对刑警工作的共同热爱,是他们不竭的动力,“每每攻克案件后的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职业的尊严与价值”。

有人说,刑警像刀尖上的舞者,时刻与危险和困难相伴。

刑警一中队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舞者”。他们带着这样的职业认同,带着自己的信仰和担当,脚踏通州这方土地,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这个国家级荣誉,又增添了属于通州刑警“侦查破案尖刀队”的最新注脚。

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将危害百姓的疑案难案一查到底

2017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临近春节,通州区骑岸镇(现并入通州区十总镇)爱民村内一片祥和,处处张灯结彩。

早晨,一个红色包裹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村子的宁静。

当天晴空万里,天气出奇好。当地一名妇女在自家阳台梳头时,一眼瞥见远处的干河沟内有个红色包裹,十分扎眼,便前去查看。一拎挺重,不像什么好东西,赶紧打电话给派出所报警。

正驱车赶往石港镇办案的付斌接到通知后,当即调转车头,一路奔向案发地。案发现场,包裹扎得严严实实。侦查员隔着外面的红色毯子,似乎摸到了人的肢体,顿感不妙。为了不破坏现场,警方直接将包裹运到法医解剖室,打开一看,果然是起恶性杀人分尸案,包裹内受害人的头已不见。

正值年关,突发如此恶性命案,通州警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死者身份无法确认,案件有价值的线索太少,农村地区又没有监控。围绕中心现场的排查,似乎成了侦破的唯一突破口。案发后,通州区公安局300多名警员吃住在爱民村,大家冒着凛冽的寒风、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挨家挨户展开海量走访。

饿了,就在村头啃点儿干馒头;累了,就在汽车内躺一会儿。24个小时很快过去,排查工作没有进展。另一路人马,围绕包裹中出现的蛇皮袋,开始追踪来源。无奈蛇皮袋在南通的使用范围太广,40个小时过去,警方依然没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案件陷入僵局。随着春节一天天逼近,社会上质疑声不断,特别是案发地周边群众甚是担忧:凶犯没有抓获,这个春节还能安全地度过吗?

压力更是动力。作为案件的主办人,付斌和专案组成员开始进一步梳理思路:如此大的包裹抛弃在案发地,肯定需要交通运输工具,那就从查找交通工具入手突破。此时,朱琛等人从中心现场不断往外扩展,海量查阅外围监控视频。

锲而不舍的坚持,终于有了成果。在外围约5公里十字路口的黑白监控视频中,仅一秒的画面扫到一辆电瓶车踏板上放了件类似案发现场的包裹。顺着这个方向,付斌和队友们一路追踪,一直追到如东县掘港汽车城附近的出租房,电瓶车消失了。根据监控内的画面再度侦查,警方终于在一幢农房的二楼东侧房间,确认了第一现场。随后,又在路边电瓶车店内,找到了已被售卖的电瓶车。

四川籍犯罪嫌疑人蔡某某身份被锁定。付斌和同事们一边查看现场,一边连夜奔袭近2000公里,终于在贵州赤水高速收费站成功将蔡某某抓获。蔡某某当场交代了因琐事起纷争,于21日凌晨将被害人掐死,并于当晚分尸、抛尸的犯罪事实。

农历腊月二十八,在春节到来的前两天,蔡某某被押解回通州。此时,距离案发仅过去了60多个小时。

与很多个春节类似,在市民们喜气洋洋过春节时,一中队全体队员从除夕到初六又集体过了个“加班年”。走访、取证、提审,所有人都扑了上去,没有一个推诿,队员们笑言:“我们与假期实现了无缝对接,加班到初六直接上班了。”

通州区公安局刑警大队一中队辖区内既有繁华镇区,也有城乡接合部和农村,治安形势复杂。全中队12名民警,除去内勤,平均每人每年承办案件都在15起以上,工作繁重。

都说刑警是打击犯罪分子的尖刀,在“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过程中,一中队叫响“见任务就上,见红旗就扛”的口号,让担当成为青年民警的自觉行动,呈现出“个个当先锋、事事冲在前”的成长氛围。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白天摸排走访,晚上顶风冒霜,凭着一股青春的活力和热情,以“快、准、稳”的工作作风,取得了骄人成绩,破获跨省电信诈骗案件数百起,其中,“2018洛阳特大网络诈骗案”,中队侦查员紧盯线索、扩线追踪,成功捣毁网络诈骗公司“老巢”,抓获参与诈骗犯罪嫌疑人56名。去年,中队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59起,在“扫黑除恶”行动中,打击处理涉黑涉恶案件36起,抓获29人,“八类案件”侦破率达到100%,辗转新疆、广东、陕西、重庆、北京等地,抓获漂白身份近20年的逃犯5名。

将每项工作做到极致,以永不服输的韧劲坚持到底,是这个中队队员身上的鲜明特征,也成为他们屡破疑案难案、守护一方平安的关键。

以忠诚为民的情怀,将守护群众的承诺践行到底

将忠诚铭于心底,把服务置于心头。

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一中队民警们不仅严厉打击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重大的疑案难案,更是全力以赴从快、从严侦办好侵害百姓利益的民生案件。

2015年8月,中队接到一起特殊报案:受害人为辖区二甲镇农村里一对哑巴兄弟,因无法言语,所以案件是请家中亲戚代为报警的。哑巴兄弟已经40多岁,都是单身。平日里,两人以外出放笼捕鱼、捕虾为生,相依为命。此前,家中唯一的亲人——母亲已经离世,是一起杀人案的受害者。作为受害抚恤金,相关部门发放的6万元,一直被兄弟俩藏在家中二楼的箱子中,现在突然不见了。

受害人家中生活本来就十分困难,且失窃的又是其母亲的抚恤金,虽然哑巴无法表达,但办案民警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焦急。

但是,案件真的有些棘手。

一是由于从小没接受过教育,这对兄弟不会手语,更不会写字,即使警方请来了手语老师,依旧无法沟通。只能依赖平时与兄弟俩接触较多的邻居,慢慢领会他们的讲述。

二是兄弟俩无法确定失窃的时间段,而且农村没有任何监控。另外,兄弟俩家中为泥地,提取不了痕迹物证;家中非常杂乱,现场勘查时也找不到任何有用线索。

办案民警怀疑熟人作案,因为外人根本不会知道兄弟俩家中有现金。但经过大量摸排后发现,周边邻居为人朴实,大都比较同情这对兄弟,基本排除作案嫌疑。

决不放弃任何一起民生案件。在侦办无进展的情况下,一中队发挥集体作战优势,发动所有队员相互启发,跳出原有思维展开研判:案发现场门没破坏,应是攀爬作案,而西南地区人善攀爬,这一点在确定嫌疑人时可做参考;同时,扩大调查范围后,在与海门三星交界处的监控中发现几名年轻人骑着一辆无牌照摩托车瞎转,这虽不能说明什么,但可作为排查对象。

民警进一步大胆推测:作案得手后嫌疑人肯定会挥霍钱财。他们把在案发前后时间段,入住三星地区的闲散人员进行了摸排,发现三名贵州人、一名河南人有嫌疑,关键是他们开始入住的是条件差的宾馆,后来换了条件好的,这与前面的推测相符。进一步调查发现,四人已经去往广东潮州。一路紧盯不放,民警追踪到潮州后确认,四人属于一个流窜盗窃团伙,之前来南通会网友,顺便作了此案。

嫌疑人好不容易确认,抓捕又吃尽苦头。这个团伙落脚在当地的城中村,里面情况复杂,加上当地气候湿热,追捕民警都患了严重湿疹。一中队先后派了八人在当地追踪九天,最终在当地公安的协助下将嫌疑人带回通州。当时大家只有一个单纯的想法:两兄弟这么苦,必须尽快破案,帮他们挽回损失。

“破小案、保民生”,一直是中队确立的工作重点。大家始终以“维护群众利益,确保一方平安”为己任,加班加点,缜密侦查,千方百计追赃挽损。2014年,中队辖区连续接到诈骗警情,受害群众多至200余人。虽然被骗金额人均只有400元,但受害群体都是家境并不富裕的农村妇女和老人,因此影响十分恶劣。为追回受害群众的血汗钱,中队民警千里奔袭、辗转多地,经过连续数月的艰苦努力,最终将窝藏在边远地区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为受害群众挽回了损失。

把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作为头等大事侦办。2017年以来,中队相继破获了包括公安部督办的系列假药诈骗案、夜间盗窃农宅串案和污染乡村河道案等172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刑事案件,为群众追回各类损失620多万元,收到感谢信32封、锦旗47面,用实际战果践行了“人民群众守护神”的承诺。

而更让百姓感动的是,为方便一些离中队较远或白天工作没时间领取赃款赃物的被害人,中队特地成立了夜间登门发赃行动小组,让群众少跑路。

工作中,为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中队还创新成立了“和平蓝”志愿服务小分队,走田间、串家门,把平安知识传播到辖区每个角落,用双脚丈量大地,将无形的盾牌安置于千家万户。

俗话说,群众心里有杆秤。在他们心中占有分量的,不一定是丰功伟业,而是真正把他们记心中的人。中队的民警们正是用青春的汗水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以永葆初心的信念,将拼搏奉献的激情释放到底

通州区公安局刑警大队一中队的前身是十中队。

或许是共同面对过危险、一起经历过困苦,中队的四任中队长严百灵、朱琛、姜重任、付斌都习惯性地将队里同事亲切地称为“兄弟”。

“在我们中队,大家一条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所有人都是发自心底地相互补台、相互支持,总是第一时间帮队友担当、分忧,这种在‘青年文明号’创建中所形成的凝聚力,是中队最强的战斗力。”

这种凝聚力体现在中队每遇难事苦事,总有人争先扛下,尽量为其他队友减轻压力;体现在遇到疑案难案,总有队友陪在身边,一起攻坚克难;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上……

中队指导员陆凯锋,夜里挂水、白天工作,即使生病也不休息,“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期间更是常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女儿今年高考,原本负责送考的他放不下手头儿工作,考完试的女儿只得自个儿打车回家。

中队民警俞鑫,前段时间一只右手总是插在口袋里,队长付斌很是好奇,忍不住掀开他的袖子一看,臂膀上贴的全是膏药。原来,俞鑫手臂关节损伤,一只手已提不起来,但为了不影响中队工作、增加队友负担,他一直偷偷上点儿膏药,默默坚持。因为身体问题,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他一句“我的身体我清楚”,硬是没听医生嘱咐。

中队民警姜鹏,性格内向。一段时间,付斌发现姜鹏经常一个人走神,关心询问后得知,姜鹏的妻子和岳父、岳母都生病了,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考虑到家庭情况特殊,付斌安排队友协助他工作,但要强的姜鹏从不轻易请假,总是白天去医院照顾家人,晚上偷偷到办公室加班。

中队民警卢东经,在所有队友都被分配到“扫黑除恶”专案组的情况下,一个人撑起了整个中队的工作,手上同时办理12个案卷,经常工作到深夜12点以后,没叫过一声苦。

……

“每天一睁眼,就奔波在各个地方勘查现场。”毕业后就到中队任技术员的朱琛,锻炼两年后调到刑警大队工作,之后又回到中队担任中队长,如今已成长为技侦合一的刑侦专家,对于中队这种拼搏奉献的团队精神最有感触,“虽然很苦,但大家都乐在其中。在这种氛围中,队员们能找到快速锻炼成长的舞台。”

严百灵是中队创建“青年文明号”以来的第一位中队长。他在队里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原则上三年内、没结婚之前的新警必须吃住在中队,每天参加24小时值班、办案,离家再近也不许回去。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却给了青年刑警深入学习、快速成长的机会,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早日啃下独立办案的硬骨头。

长期的熏陶,让每一位青年刑警都具备了勇往直前的精气神,队员们相互之间既相互照应,又默默比拼,你追我赶办案件。“不怕吃苦,就怕吃不到苦,这不是哪个人的品质,而是一个群体的力量。”在中队民警的心中,一中队就是个平台,能来到这个集体中,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破案,一是破,二是办。一起案件侦破可能只要两三天,但从提审到形成卷宗,直至移送起诉,往往要几个月,有时仅一个辨认笔录就要几本书厚。案件要办得过硬,这些业务,既要民警们从实战中锻炼,更需要业务能手的“传帮带”。

中队民警曹烽入队近两年,没捧过卷宗。中队领导有意加压,帮他和业务能手姜鹏搞了师徒结对仪式,并当即交给他三个涉毒案件办理。从如何审查、取证,到讲解犯罪过程,姜鹏带着曹烽边办边学。几番磨砺,曹烽很快就独当一面了。

精神的锤炼、实战的磨砺,让一中队成为通州公安成就优秀青年的平台、培养刑侦人才的摇篮。严百灵、朱琛、葛春荣、姜重任、孙厚亮、贾大鹏、顾杰、魏剑、卢东经、张松、窦佳宁……近年来,从一中队先后走出了一大批市、区级审讯专家、研判高手、办案能手等优秀刑侦人才。

2007年起,一中队就开始在数任中队长的领导指挥下,屡获殊荣。2019年5月,在五四运动跨越百年之际,通州区公安局刑警大队一中队继16年前的通州区公安局兴仁交警中队之后,再次荣膺“全国青年文明号”殊荣。这其中,传承的是不变的公仆意识和为民初心,发展的是越发坚韧的公安铁军精神。一中队民警们用有限的青春缔造了无形的丰碑,用无限的热情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