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利比里亚维和的日子(六)
守夜人
在风靡全球的美剧《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中,有这么一群汉子,守护在绝境长城上,对抗着来自北方荒原之地的异鬼,他们被称为“守夜人军团”。而在我们防暴队中,也有这么一群汉子,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会从睡梦中醒来,用警惕的眼睛、手中的枪和屏幕上的监控,守护着其他疲惫的队员进入甜美的梦想,我也是其中之一。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守夜人可不容易。首先,他需要拥有一双能从入夜等待到破晓的眼睛。3月3日,我们第四支防暴队先遣队与第三支防暴队进行格林维尔营地交接后,就成了格林威尔营地的主人,所有的勤务都需要自己来做,包括指挥中心夜班。先遣队人少,总共只有30人。为了进行外联协调,我们留了3人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在剩下的27名战友中,我们指挥中心仅有3名。指挥中心职责非常重要,被誉为维和防暴队的“神经中枢”,负责着与联利团格林维尔分部的对外沟通联络,与国内部国合局、部局国合处、总队以及防暴队后续部队的沟通联络,同时还需要接听部分当地群众打来的求助电话。这些职责意味着,每天需要有人外出与联利团分部的各部门进行业务对接,需要有人留守值班。由于与国内的时差有8小时,一般国内上班的时候我们这里正好晚上10点休息睡觉,所以,晚上还得通宵值班接受国内指示。为了保证信息渠道畅通,第一时间收到国内指示,我们进行“三班倒”值班。考虑到我的英语水平一般,思来想去,决定把夜班都包了。至少与国内联系还可以用国语,非洲这里的英语本地口音太重,刚来的时候几乎听不懂。这里的上下班意识非常强,一般下午5点下班后到第二天早上8点,联利团分部员工都不会加班,也就是说不会有电话打进来,这样值夜班就可以大量减少因语言交流带来的工作被动。之所以选择值夜班,其实还有一个私心,就是由于长期在办公室工作,我是个典型的“夜猫子”,加班熬夜是常态。刚刚接管格林维尔营区,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每天信息、材料都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与其被动加班,不如主动承担。
指挥中心值班员要24小时不间断地通过视频监控营区,图片上的指针是国内上午时间,显示屏上的是当地时间凌晨
可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事情远非我想象中那么简单,晚上加班是一回事,晚上通宵又是另一回事,而且还是持续了半个月的通宵。第一天晚上,问题不是很大,从晚上10点开始到第二天上午8点。因为有工作任务在,就当成是加了个通宵班。当其他同志过来接班,我打着哈欠准备美美地补休时,才发现问题来了。当时除了与第三支防暴队进行换防外,我们先遣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格林维尔营地的物资拆解装运到蒙罗维亚,因为我们后续部队过来后,直接驻扎在蒙罗维亚。要保障后续部队的物资,可不是简单的工作,从换防到他们到达,留给我们的仅有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所以,每天队员们都开着各种车辆在营区拆解装运,轰隆隆的声音从早上天色微亮到晚上倦鸟归林都不绝于耳。当我躺在床上时,就像置身于闹市区当中,圆睁双眼,日不能寐,整个白天,都是恍恍惚惚。可想而知,下午起床后精神状态是如何的糟糕。然而时间不等人,工作不会因为我的精神恍惚就停顿下来,起床后马上要扛着摄像机、照相机到拆迁现场给队员们拍照写信息,晚上要参加交班会,要向国内报日报,一通折腾下来时钟指向了晚上9点半,匆忙洗了个澡就得开始第二次的通宵夜班了。第二天的夜班开始感觉身体吃不消,前面几个小时强打精神支撑着,天快亮的时候最吃不消,眼皮都快垂下来了。也不管指挥中心里不能吸烟的规定,一支接一支地给自己提神。指挥中心晚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不间断地对营地16个摄像头进行监控。指挥中心值班室有两个大屏幕,16个摄像头画面轮流在上面显示,值夜班就是要通过监控及时发现非法闯入者和其他安全隐患,及时通知警卫进行处理。在任务区这个周围都环绕着高危风险的地方,晚上基本都睡不踏实,只有指挥中心的“守夜人”能为队员带来一丝安全感,所以夜班每时每刻都要顶着2个大屏幕,绝对不能发生丝毫松懈。在第二天的晚上,国内的领导很关注我们换防的情况,批示一个接一个、电话一声接一声、记录本一页接一页,一边记录一边盯着屏幕。好不容易等到上午交班,向队领导报告电话记录、签署文件后,看看时间又到了9点多。从上午休息到下午起床,如果起来吃午饭,只有5个小时休息时间,不起来,也只有6小时。就这样,为了“守夜人”的荣誉,硬是咬牙连续坚持了15天,直到后续部队过来。后续部队来了后,情况有所好转,不用每天都是一个人值夜班。但是值夜班这件苦差事还是给指挥中心每个人都带来过不少刻骨铭心的回忆,甚至出现过有的队员连续值班后差点晕厥在操场的教训。就是在这种煎熬中,我们慢慢地成长为真正的“守夜人”。
防暴队徐晓伟政委深夜进行查岗查哨,由于营地周边环境恶劣,晚上基本不能安稳睡觉
要成为“守夜人”的第二个条件是必须要有在黑夜中能捕捉猎物的眼睛。在格林维尔营地,指挥中心的显示屏上有监控营地的16个摄像头图像,每个都是在晚上守护着营地安全的“天眼”。任务区由于物资匮乏,小偷小摸非常多,有胆大妄为铤而走险者,甚至不放弃进入到我们营地作案的机会。3月6日,我就亲身经历了从发现到驱逐小偷的全过程。那是我开始当“守夜人”的第三天晚上,经过前两天劳累的夜生活之后,第三天晚上已经开始精疲力竭了。我守在指挥中心的监控前,一边整理着出征以来的日记,一边不时抬头看看监控。当时针指向凌晨1点04分的时候,突然,在9号监控中,出现了1名上身赤裸的当地人身影。我脑海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营地发现非法潜入者!这里有个前提必须要说一下,就是由于我们与第三支防暴队交接的时间不长,我对营地监控的位置还不是很熟悉,9号监控是一条走廊,我以为是营地里的文化长廊。发现情况后本来疲惫的脑子瞬间清醒过来,没想到才交接第三天就可以进入实战了。我一边用对讲机向队领导报告,一边呼叫哨兵过来增援,因为文化长廊距离指挥中心很近,大约就是二十米不到的距离。不过同时我也非常纳闷,这名黑人是怎么通过铁丝网进入营地的?
说时迟那时快,没等我考虑好,流动哨兵和我已经一前一后赶到了文化长廊,可是令我们大失所望的是,文化长廊里静悄悄的,根本没有人踪。难道是我看花眼了?还是因为连续几天值班休息不好出现幻觉?为了确认,我和流动哨兵一起到指挥中心监控里再次进行确认。这次看得千真万确,监控里出现的上身赤裸黑人鬼鬼祟祟地在长廊转弯角观察了四周的情况,然后向远处招了招手,并把墙上的灯光开关关了。监控里顿时漆黑一片。我心里一凉,这下可不是闹着玩的,黑灯瞎火,也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幸亏监控是红外线的,等灯光灭了后,自动启动了红外功能,慢慢地画面又开始清晰起来,这时从监控看到,黑人男子变成了2名。当我们转过头去看文化长廊的时候,看到那边的灯光还是明亮的,瞬间就明白过来,这不是文化长廊的灯光,而是在主营地外数十米处医院的废弃仓库长廊!从他们的行动和携带的东西看,就是想顺走东西的!
确定了地点,我马上打开对讲机,把备勤的小队叫醒,大家一听说是去驱赶小偷,都显得很兴奋,不到1分钟的时间都从睡梦中完全清醒过来并穿戴装备完毕,手持木棒、警棍、盾牌,朝着医院方向搜索前进。与此同时,我还利用对讲机把留驻医院的队员叫醒,考虑到医院只有2名队员驻扎,在非法潜入者数量不明的情况下,不宜硬拼,我吩咐他们做好准备,坚守在室内,等大部队到达后再统一行动。也许是路途有点距离,当我们从营地大门朝医院仓库进击的时候,非法潜入者已经感觉到不对劲,瞬间没入了草丛中不见了踪影。虽然这次没有成功抓获,但是也给了他们非常大的震慑作用,从那天开始一直到我离开格林维尔转赴蒙罗维亚,再也没有在格林维尔营地看到过非法潜入者。
事后,队员们纷纷过来与我击拳表达谢意,因为营地进来小偷,不仅会对财产造成损失,对我们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我们在日常与联利团分部的安保人员聊天时得知,这里曾经是利比里亚内战时反对派的大本营,附近30岁以上的居民,大部分是曾经的军事人员,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对我们的安全始终是一种潜在威胁。如果不及时对他们进行震慑,一旦形成了风气,发生的不单只盗窃,很有可能就会演变为哄抢或者武装抢劫。所以,安装在营地周围的监控,是营地安全的第一道、也是最牢靠的防线,看来“守夜人”的职责确实如重担在肩。
“守夜人”的第三个必备技能就是要会使用先进的装备。全部人员从格林维尔归建到蒙罗维亚自由港新营地后,周围的环境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格林维尔营地的环境是这样的,首先外围是一圈铁丝网,联利团分部各部门都在铁丝网里,其中包括我们防暴队。为了方便集中管理,我们在里面又单独围了一圈铁丝网。也就是说,要进入我们营地,不单要突破联利团安保人员的防线,还要再次突破我们的防线。上次发现的非法潜入者尽管突破了第一道铁丝网,却没有勇气再来闯入我们的第二道防线。利比里亚的人口分布非常集中,首都蒙罗维亚一个州就占了三分之一,其他14个州加起来才占三分之二,格林维尔是锡诺州下的一个区,住在联利团分部周围的人口很稀疏,听说大约只有2万人左右。但是在蒙罗维亚自由港就不一样了。蒙罗维亚人口有大约130万。作为西非最大的贸易港口,自由港不管白天黑夜都是人来人往、船进船出,港口周围商铺云集、酒吧众多、交通便捷。我们新营地在码头边上,周围聚集着大量流动人口,成分非常复杂。营地周围非常空旷,杂草丛生,营区外面就是道路,没有任何屏障,随便有个人钻在草丛里,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营区,哨兵非常难察觉。营区也没有了两道屏障,仅仅只有一层铁丝网。可以说,与格林维尔比较起来,面对的安全形势要复杂千倍万倍。
营地外面蒙罗维亚自由港码头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但是靠近营区的周边却是杂草丛生、一片漆黑,为潜入者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为加强营地的安全,我们在进驻后的第一天晚上,就设立了固定哨和流动哨,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巡逻,加上指挥中心的夜班,“守夜人”军团迅速得到扩大。但纵是如此,也不缺乏胆大妄为者,时刻潜伏在营地周围,伺机趁着我们疏忽的机会来捞点好处,“干一票大的”。从进驻后的第一个月数字统计,整整驱逐了9批24人次!
威武的装甲车进行夜巡,可以对非法潜入者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在国内,很多人在网络上开黑人的玩笑说,晚上关灯后,啥都看不见了,除非他们咧嘴一笑。当然这只是一个善意的玩笑,但是确实没错,由于皮肤黝黑,晚上黑人如果不穿衣服,非常难辨认出来。其中有一次还闹了个笑话。说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站在岗楼上的哨兵突然发现有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往营区靠近,马上通知流动哨去驱逐。要知道我们的哨兵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本身就是从全省官兵中精挑细选的精英,加上参加维和前又集中进行了三个月的高强度培训,个个都是身手敏捷,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们的流动哨接到命令后心里那个爽啊,眼瞅着立功机会就要来了,心里就想着生擒这名非法潜入者,于是趁着夜色也蹑手蹑脚向着目标摸过去。正往前走着,“哎哟”一声,迎面碰到了一个软绵绵的东西,吓得跳了起来。没想到碰到这东西也被吓了一跳,跳得比他还高,嘴里嘟哝着非洲口音英语,脚不沾地地飞奔而去,留下这名队员第二次被吓得跳起来。原来,对方太黑,在晚上根本看不到,这名队员和那名黑人迎面碰上了!
抓获一名非法潜入者,经过询问,非法潜入者如实反映情况
发生这件事的时候,国内的物资集装箱刚抵达蒙罗维亚,还没有整理到位。后来物资整理到位后,给“守夜人”军团配发了一整套的执勤装备,包括终极利器——红外夜视仪!佩戴红外夜视仪后,晚上不管天色多黑,只要是活动的人,在夜视仪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配发的第一天晚上,这件利器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月25日凌晨3点左右,营地4号哨位的“守夜人”用红外夜视仪发现,9名男子从海边泅渡向营地靠近。换在没有红外夜视仪之前,这种情况是看不到的,除非已经来到铁丝网周围。发现敌情后,哨兵马上用对讲机向指挥中心和值班领导汇报。接报后大家按照预案迅速穿戴整齐,悄悄埋伏在营地四周。5月份的蒙罗维亚已经进入雨季,当时大雨滂沱,可能这伙人也是想利用夜幕、大雨和潮汐这三个有利条件进入我营地。果不其然,当他们登录上岸后,马上分别从几个地方潜入我营地。殊不知,我们已经布置好了一张天罗地网,就等着来个瓮中捉鳖。随着岗哨上的“守夜人”兄弟发出信号,数十束手电筒和探照灯瞬间打亮,9名非法潜入者全部暴露在灯光下。就像是黑暗中突然被惊醒的老母鸡一样,他们的表情呆若木鸡,甚至来不及反应,1名手中拿着砍刀的潜入者就被我们的“守夜人”军团制服在地。另外8名反应过来后纷纷四下逃窜。我们的目的并非以抓捕为主,而是向他们展示武力形成震慑,所以在一番驱逐后,成功把另外8名驱离了营地。第二天,这名潜入者被顺利移交当地警方。“守夜人”军团利用红外夜视仪组织抓获并驱离这伙意图武装闯入营地的盗窃团伙在驻地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从那天开始,再也没有成规模的盗窃团伙对新营地虎视眈眈了。
探照灯和手电筒是在红外夜视仪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时仅有的夜间探照工具
如果你曾经感动于绝境长城上守夜人军团“……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的誓词,那么,也请牢记中国蓝盔“守夜人”军团的誓词,“阳光抚摸着神圣的蓝盔,五星红旗飘扬在心中,中国士兵无上光荣,在异国在他乡,世界为我感动!”而我,“守夜人”军团的一名普通战士,将用手中的钢枪在西非守护着祖国的尊严!
每次夜间上哨,指挥员都要时刻叮嘱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潜入事件
(图片提供/李小飞)
作者简介:李小飞,籍贯广西平南,毕业于广西警察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7月入伍,现任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办公室主任,曾任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战斗队员。在《啄木鸟》、《中国作家》等各类媒体发表作品60万字,荣获首届边防文学奖一等奖,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