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纪实

我在利比里亚维和的日子(三)

来源:作 者 作者:李小飞

我期待这西非的如火烈日,燃点青春的火焰,照亮我义无反顾的维和之路。

——我的日记

烈日焚烧

阳春3月,倘若在国内,想必还春寒陡峭,雪雨纷飞;但在遥远的西非大陆,每天都骄阳似火,日气温高达30度以上。在利比里亚任务区,我们先遣队30名队员,冒酷暑、战高温,咬紧牙关、攥紧拳头、俯下身子,争分夺秒地奋战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忠诚团结、担当卓越、载梦奋进”的浙江维和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战天斗地的维和战歌。

1烈日下,汗水顺着年轻的脸庞顺流而下。.JPG

烈日下,汗水顺着年轻的脸庞顺流而下

(一)

在出发任务区前,先遣队的队员们在开吴旭东的玩笑,因为他长得皮肤有点黑,队员们都昵称他“黑东”。“黑东”面对队员们的玩笑,有时也会反驳几句:“别看我跟你们比有点黑,要到了利比里亚,估计我也算是小白脸!”

然而,当正式入驻格林维尔营区后第一个星期过去,队员们在劳累忙碌中突然发现,原本白皙的皮肤,一个个被晒得通红,有的甚至开始脱皮。虽然没有夸张到等同于黑人朋友,但也练就了一身古铜色。

3每天,队员要在烈日下进行抽粪作业。这个苦力活不仅酷热难耐,还得忍受恶臭。但是,尽管如此,队员们屏住呼吸,干起活来还是一

每天,队员要在烈日下进行抽粪作业。这个苦力活不仅酷热难耐,还得忍受恶臭。尽管如此,队员们屏住呼吸,干起活来还是一丝不苟。

正午12点,是格林维尔一天中最热的时分,一般的队员,早早进入到空调房间里,尽情享受着难得的午休时光。但对于先遣队水电组的队员们来说,他们必须主动放弃这宝贵的休息时间,到营区发动机前进行换闸。营区内共有40余台空调,在旱季,空调就是维和队员的命根子,不能想象在30多度高温中没有空调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营区的空调24小时都要保持正常,而维持整个营区发电的有4台发电机组,这就意味着每隔6个小时就必须轮换一次,否则连续运转将会导致发电机发生故障。而其中一次轮换,就在正午12点。发电机的位置位于营区的北门,每次出发都要绕营区一大圈。到达位置后,要对当前运转和即将运转的发电机进行例行性检修。

发电机组有2名队员,分别是郑豪炯与汪正宴,两人都是服役超过10年的老士官。虽然兵龄老,但是对于发电机这个物事来说,两人属于新手。在参加维和警察之前,汪正宴是台州支队的驾驶班长,郑豪炯是总队机关的勤务员,虽说两人在各自岗位上都是顶呱呱的能手,但是对于发电机,都是从参加维和后才开始接触的。为了给防暴队员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两人硬着头皮开始潜心研究。尤其是郑豪炯,在到达蒙罗维亚的第二天就开始感冒发烧。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他一边坚持服药,一边强忍住身体的疼痛,每天缠着第三支防暴队的水电工,学技术、学维修、学保养,不把发电机摸透学透钻研透誓不罢休。每天,从太阳升起的一刻到太阳下山,两人愣是钻在发电机房里不出来。

外面的气温炎热,发电机房的气温更是热气逼人,不仅有高分贝的噪音,更有喷着蒸汽的机器,在发电机房里工作,用进了蒸笼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只要在里面呆上1分钟,绝对浑身湿透。尤其是炙热的蒸汽打在皮肤上,就上火烧一样。整整八天过去了,他们从一个只知道书本知识的门外汉变成了精通机器的“老师傅”,身上和脸上的皮肤也变得黝黑通红。汪正宴自嘲地笑道:“我与烤肉之间,就差一撮孜然了!”

9即使是在室内太阳晒不到的地方,仍然会被炙热的高温烤得犹如蒸桑拿浴。.jpg

即使是在室内太阳晒不到的地方,仍然会被炙热的高温烤得犹如蒸桑拿浴。

(二)

集装箱是防暴队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炎热的旱季,虽然气温不能与发电机房比较,但直接暴露在阳光底下、四面不通风的集装箱更显闷热。防暴队有3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内,装载着种类各异的物品,从办公用品、文体用具到食品、冷冻品,防暴队的衣食住行所有一切都装在一个个整齐的集装箱里。先遣队担负的任务之一,就是与第三支防暴队进行集装箱物资交接。由于第三支防暴队计划在3月3日与我们进行交接,从我们抵达格林维尔开始,仅仅只有8天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所有集装箱内物品、数量清点完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虑到轮换的日子迫在眉睫,后勤组的队员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逐条逐项对照过去,往往在集装箱内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在他们清点的时候,作为政治宣传员的我拿着相机和录像机去给他们拍照,真实地体会了一把被他们笑称为“汗蒸房”的集装箱。集装箱大小不过十多平方,里面堆放着各类物品。为使交接工作“交得清楚、接得放心”,第三支防暴队的队员与我们先遣队的队员认真细致地每个物品清点过去,在两排货物架中间,仅仅只有一个人站立的位置,清点起来非常麻烦。有时候还需要把箱子搬来搬去。我蹲在集装箱里,不到5分钟就汗如雨下,毫不夸张地说,全身上下,包括袜子,全部都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就连摄像机的镜头,也蒙上了一层水雾。但是镜头中的队员,似乎一点都没受影响,仍在紧张地统计物资,大滴的汗水从头上流过脸庞,滴落在地上,隐约可听见“啪啪”的响声。趁着休息的间隙,我采访了一下后勤组的小队长刘道满。我问他这么热的天气每天需要工作多长时间,他幽默地回答我,从睁眼开始到闭眼睡觉,一天有多少时间就工作多少时间。当然这有些夸张,因为太阳下山后,集装箱内没有灯光,在里面的工作肯定无法正常运转,但是我知道,这只是白天工作的一个停顿,晚上的工作又要开始了。

集装箱物资的清点工作不仅仅是交接这么简单,因为在我们与第三支防暴队交接完成后,马上就要对集装箱进行整理,把部分物资运输到蒙罗维亚,为后续部队的到来做好准备。而真正的困难在于,白天不仅要进行物资清点,晚上还需要对全部的集装箱进行统一规划,哪些是需要运输到蒙罗维亚的,哪些是需要留在格林维尔的,都需要统筹谋划。这一切工作,都是刘道满带领的后勤组承担的任务。所以,从晚饭过后,他们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每一件物资,从尺寸到重量,从规格到品质,从性能到用途,必须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充分利用集装箱把最充足的物资运输到蒙罗维亚。他们一边对白天清点的物资进行整理,一边规划着装放集装箱的物资,每天需要工作至深夜,平均睡眠时间不超过6小时。在我的镜头中,后勤组的队员们被集装箱的热空气烤得通红的脸上,永远挂着一副熬夜过后的黑眼圈。但是,面对镜头,他们都笑颜如花。

6地面的队员在太阳底下炙烤,在装甲车里指挥调度的指挥员也不轻松,满头大汗、口干舌燥。.jpg

地面的队员在太阳底下炙烤,在装甲车里指挥调度的指挥员也不轻松,满头大汗,口干舌燥。

(三)

如果把后勤组在集装箱工作的环境比喻成“汗蒸房”的话,那么车辆组的工作环境可以用“烧烤摊”来形容了。因为在车辆交接工作中,他们只有在露天进行,直面赤裸裸的太阳,就好像架在火上烤一样。

5地面50多度的高温,为了更换配件,队员躺在车底,忍受炙烤,进行维修作业。.jpg

地面50多度的高温,为了更换配件,队员躺在车底,忍受炙烤,进行维修作业。

第三支防暴队交接给我们的,有49辆车子。咋一看,每辆车子上喷着“UN”字样,都是那么威武雄壮,但是等发动起来,才知道已经是“老爷车”了。从第一支防暴队到我们第四支防暴队,这些车子虽然行驶时间不长,只有3年左右,但是利比里亚道路实在是破烂不堪。记得我们刚到格林维尔的时候,第三支防暴队派出车子把我们从机场接回营区,5分钟左右的车程几乎颠簸到我肚子翻江倒海,驾驶员还说,这是格林维尔最好的道路,可想而知路况差到了什么程度。晴天还好,若是雨天,路上的泥泞几乎达到半人高,车子稍不留神就会陷到泥潭里动弹不得。长期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车子老化的速度非常快。不仅路况差,停车的场地也非常差。由于受到物资紧缺的约束,我们营区没有车棚,所有的车子都是停在露天,每天接受着风吹雨淋,又加速了车子的老化。如果在国内,还可以经常去换个零配件,或者保养下,但在这里,买不到任何的零配件,往往是修来修去,实在没办法了,就拆东墙补西墙,那辆车子需要出动了,就从其他车子上拆下来好的零配件换上去。所以,当车辆组从第三支防暴队手里接过车子之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车子老化归老化,执行勤务还少不了它。车辆组从交接之后,就全面对车子进行维护保养。每天,第三支防暴队需要外出执勤,只有中午的时候休息,车子才能空闲下来。先遣队的车辆组只有放弃中午休息的时间来进行维护保养。正午的太阳照在脸上身上,就像刀刮一样,皮肤上都能看见冒起的水蒸气。车辆组的队员在负责人李宗先的带领下,冒着酷热的天气,一辆一辆地维护保养过去。有的车子发动机运转不正常,他们就像煎鸡蛋一样趴在温度高达50、60度的发动机盖上修理;有的车子底盘有问题,他们就像泥鳅一样钻到车子底下,出来后满脸都是黑乎乎的油腻,身上一身水一身泥;最难过的是发动不了的时候,还得几个人一起推……在我后期的拍摄中,李宗先的脸部开始脱皮了,脸上青一块红一块的,驾驶员徐飞、王大海、徐天奇脸上、手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灼伤。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在短短8天的时间里对所有车子全部维修了一遍,确保车子性能完好,保证了先遣队勤务和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7看看油路是否通,除了帽徽是白的,全身黝黑加油腻,手臂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油,黑得发亮。.jpg

 看看油路是否通,除了帽徽是白的,全身黝黑加油腻,手臂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油,黑的发亮。

 

(图片提供/李小飞) 

 

作者简介:李小飞,籍贯广西平南,毕业于广西警察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7月入伍,现任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办公室主任,曾任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战斗队员。在《啄木鸟》、《中国作家》等各类媒体发表作品60万字,荣获首届边防文学奖一等奖,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