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永远是鲜活与独特的
深入生活是对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但是,总还是会有人感叹没有生活,或是生活不够精彩,没东西可写。事实上,生活永远是鲜活与独特的,只是我们缺乏认真观察和思考。
在公安文艺的创作中,这个问题也是存在的。有的同志认为,公安工作固然丰富多彩,但值得我们去写的,也就是侦查破案还算惊心动魄,其他的,像派出所工作,日复一日地琐碎和繁忙,而且这个所与那个所,这座城市与那座城市,有什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没什么可写了,写了读者也不会感兴趣。
这其实反映了我们创作上的一个认识误区。要知道,我们的创作不仅仅是在写警种、写工作。更重要的是写人、写民警。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是没有重复的。只有我们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深入下去了,才能从生活中体验到这种活生生的感觉。
最近到贵州,接触了两个基层的派出所民警,都是复员军人,都扎根在最偏远、最艰苦的乡村,都和老百姓融成了鱼和水的亲密关系。乍接触起来,感觉两个人很相似,甚至有许多可以重叠的性格特点。但仔细观察和攀谈后,便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发现他们鲜活而生动的个性和他们工作上的独特性与灵活性。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他们在一致的思想高度下根据不同情况把派出所工作做成了各自缤纷绚丽的人生舞台。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老陈说到的“民政救济式”帮扶,因为他的辖区里几乎全部是留守的孤寡老人,是需要他和他的战友们事无巨细地去照料的;二是老杨讲到的动员苗族同胞改变生活用火方式的故事,因为他管辖的苗寨最怕的就是发生“一把火烧回解放前”的惨剧。这样的故事,只属于老陈和老杨,只属于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工作。不走到他们身边,你根本无从了解和体会。
因此,不是没有生活,不是生活不够精彩,而是我们写作者没有真正深入到生活里面去,没有真正从感情上和思想上与生活融为一体,和那些鲜活的人物与故事亲密接触。
也许有人会说,拉开距离,当然会有感受,而我们整天生活在自己的工作圈子里,没有机会去深入生活。这话有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因为你身边的生活也是生活,不能因为你的麻木就认为生活没意思,只要认识端正,从你身边的生活里是同样可以找到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的。
曾经在微信朋友圈里为一张照片点赞。那张照片上是一根用旧卡片固定着的红肿手指。而手在巡逻警车的方向盘上。老朋友也是派出所民警,而他的岗位在北京长安街上。这个生活小细节反映的是什么?是忠于职守,是责任重大,是老朋友的诙谐乐观……总之,是生活,是生活里闪着亮光的微尘。这样的微尘里,是有内涵的。
(作者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