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之声

八年之后 小分队再上那曲

来源:网投 作者:袁瑰秋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511.jpg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520.jpg 

夜晚的那曲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647.jpg

2019年6月14日。写完串联词已经是凌晨2点。

从一进藏开始就喉咙痛流清鼻水。队医给吃的头孢,已经是第3天。

我这已经是第3次进西藏。按照个人以往的经历。“高反”一般出现在后面几天。想起去年在海拔不到4000米的然乌湖,因为头一晚一夜无眠,第2天起床立即中招,头痛的想要死掉,鼻涕眼泪横流,昏迷中,自己使劲咬舌头,就是不容许自己昏睡过去。

想起60多年前18军进藏的故事。那时候,一车厢连着一车厢进蔵的士兵,因为没有任何进藏的经验,在头痛中昏迷,痛不欲生地向卫生员要止疼片,在昏迷中一个个再也没有醒来,当车停下来的时候,他们成片成片的遗体都就近埋在了路边。后来战士们有了经验,发现谁要是昏睡了过去,就互相扇耳光……那一节节车厢此起彼伏“噼里啪啦”竟是惨烈的哀嚎,仿佛还回荡在高原的天空,所以说川藏公路,是用18军将士的尸骨堆砌成的,每一寸向前推进的路基之下都埋着一个战士的忠魂。

神秘的西藏高原的形成,是这个地球上最浪漫传奇一个神话。如此雄浑浩莽的雪山,地球上最高的苍茫大地,曾经是一片被叫做“特提斯海”的浩瀚汪洋,从地球遥远的南边飘来一块被照做“刚瓦纳古大陆”的巨大板块,在此与欧亚板块相撞,从此这个星球之上就隆起了这一块离天空最近的“世界屋脊”,它宝藏着地球的秘密,而且至今还在长高。

每一次走进西藏,我的心中都充满着无限的敬畏的遐想,远古时代那些惊心动魄的壮观,像一片沉睡的死海,永远地尘封在我们生命记忆的河床里。每当望见那蓝得让人窒息的天,白的让人惊奇的云。我都会怦然心动。仿佛就是那片远古的海,从我心里面走出来,复活在了眼前。所以进蔵的每一天我都把它当做是一种生命的唤醒,看到了什么,遇见了什么,一切顺其自然。

因为缺氧,西藏绝大多数地方种不活树,也养不活人。那时能养活一棵树,战士可以立三等功。在西藏,绿色最多树长得最好的地方。一个是寺庙,一个就是军营。布达拉宫下那一排金柳,就是当年18军战士种下的。

如今的情况大不一样,头痛了可以吸氧。红景天已经提前吃了十几天。但是一想到再过几小时就要去到那曲。

那曲,“生命禁区中的禁区”,世界上海拔最好的城市。境内最高的双湖县海拔4999米,也就是说,比如我这样一个人,躺下的时候海拔是4999米,站起来的时候海拔就超过5千米了。

我合上电脑,收拾好行李,强迫自己睡下。什么衣物也没有脱。跟随小分队,我只有一身行头,一切护理洗漱从简,天天都在行军赶路,只有睡足三四个小时才能应对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这样的历练对我是一种特别的人生体验,只有在小分队急行军路上,我才可以看清楚,我这一副日常看似慵懒散漫的身子骨,其实也可以是一副火里来火里去的钢筋铁骨,如

若身逢红军长征的年代,说不定也能咬着牙不掉队走去陕北的。

尽管吃了各种药连同安眠药,居然还是脑子空荡荡,身体软绵绵,躺是躺着了还是一夜无眠。

闹钟响了,强迫自己昏昏沉沉从床上挣扎起来,踩着棉花摇摇晃晃收拾好行李,一阵心慌摊在地上,才发现真的没有力气搬动行李箱。想打电话叫男队员帮忙,又想这一刻,谁都在忙。作为一个老队员更不应该给队伍添负担。

我几乎是爬过去打开了房们,还好服务员小姑娘看见了我的狼狈,扶起了我,护送着我和行李箱下了电梯,跟上了队伍。

在车上昏睡,拉萨到那曲的高铁行驶在青藏公路上,一路都是令人惊奇的景观。耳畔不时传来小伙伴们惊喜的欢呼。

记得2011年小分队首次登临那曲,坐的也是这列高铁,当时它刚刚贯通。

我闭上眼睛,想象着这条过去18军将士用尸骨开辟出来的道路上,如今行进着今世界瞩目的中国高铁,它是如何穿越曾经的鸟雀罕至的恒古荒原,改变着中国,改变着这个世界。一个个在沧海桑田的巨变中的行进的中国故事,包括八年之后又再上那曲的我们,变化的是什么,而不变的又是什么?

那曲到了,海拔显示4513米。

好在车上睡着了一会,感觉身体再是无力,脑子却还一直清醒,这样就可以投入工作。

头重脚轻地站在那曲土地上,环顾四周,壮阔的羌塘大草原尽收眼底。

迎接我们的那曲战友接过我们的行李:等了你们三天了。

我头重脚轻地跟着他,心中莫名感动与亲切,刚才我们的车一停靠,迎接我们的是他们的市委书记松吉扎西一行,为我们捧出的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一句句真诚的“扎西德勒”,还有象征吉祥如意的“楚酥切玛”……。

赶紧投入工作。晚上8点的演出。迫在眉睫。现场上还有采访英模的环节还没有对接。

那曲市公安局推荐的采访对象叫扎西,是那曲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主任科员,也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一名“百佳刑警”。

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一边接通了扎西的电话。扎西的藏族普通话让人感到很亲切。

“我快55岁了,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嘛,舍不得嘛。”他说。

“舍不得什么呢?”我问。

“舍不得这个警服……哎,没有办法嘛……”

虽未谋面,但从他的语气里面,我的脑中迅速勾勒出一个满脸沟壑藏族老刑警的形象:从警37年,他一直奋战在刑侦一线,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屡破大案,屡立战功,抓获过越狱逃跑的“西藏1号神偷”……还将杀害全国公安一级英模罗布玉杰同志的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一个把一身心血都奉献给了羌塘大草原的藏族同胞战友就要退休了,而我们小分队恰恰来了,我们该为他做点什么,该怎样讲述他的故事?

虽然是刚接上头,也顾不上问对方的职务称呼,反正是一见如故的战友。他们搀扶着我。我脑子里只有一件事情。扎西是什么?因为稿件必须尽快写出来,两个小时后,演出就要走台了。

队医小孙看我气喘不定的样子,一边给我手指套上“血氧测量仪”,这是高原特有的一种仪器用于监测血液的含氧量和心率。一边我也没有停止向身边关切的那曲的战友,了解扎西的情况。

他们说到了震惊自治区的“”511专案”

——

2000年以来,一伙索县农村黑恶势力,祸害一方,残害百姓,持刀枪杀死两人,抢劫牦牛二十多头,团伙成员6名,藏匿莽原深山,几支侦查小分队,多次追踪都无功而返。2004年511专案组成立后,扎西临危受命,带领小分队专案组,一头扎进大山与山沟之间调查。

索县,地处怒江上游,很多山都在海拔5千米以上,山沟只有1千米左右,…扎西他们从山顶到山脚,又从山脚到山顶,落差在3千米左右,且泥石流,滑坡雷电天气随时发生恶劣环境中来回攀登,翻越,住牛粪屋,钻马被套,吃冷餐,喝雪山水,终于摸清了黑恶团伙藏匿之所………

灵感的来了——

远在阿里,苦在那曲,我突然捕捉到了在极地苦寒中坚守奋战的钢铁队伍——那曲铁军,像“高原之舟”牦牛一样坚韧的担当与血性。每当心里有写作的冲动,我就不会让自己停下来。

虽然我全身发软,心慌无助,连拿行李的力气都没有,但是我的脑子里面一刻也没有停息过借着这份灵感的冲动赶紧把扎西的形象刻画出来。

那曲的战友把我送到了宾馆的房间。迅速给我的鼻管插上氧气之后,我开始打开电脑写作,队医小孙在一边守着我,观察我的心率是否平复,我一只手带着测量仪,一只手在电脑上写作,诗歌《向你致敬 英雄扎西》,写得很顺利,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当我愉快的合上电脑,医生说,好啦,我现在心率也正常了,我要去照顾别人。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一边吸着氧,一边终于放松地靠在沙发上,暗自苦笑:这种在医生监护状态下完成的写作,生平还是第一次。

晚上演出现场,和扎西见面了,和想象中的一样,木讷寡言,眼中布满了血丝,抬眼望我的时候,眼睛里投向我的满是牦牛一样的温存善良,还有一丝腼腆躲闪的光,风化坚硬的脸像是一枚被太阳烤焦的炭。

“那原始的大山,山那么高,沟那么深,而且对方还有枪……你如何就能够找得到犯罪团伙的藏身之所?”我问

“要动脑筋嘛……主要还是能吃苦,我们在大山沟里转了好几个月,就像猎人闻得着猎物气息一样不放弃,发现目标的那天晚上,我足足走了一天一夜,一口水没喝,一块糌粑也没顾得上吃,他狡猾的很累,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我必须要比他快,后来就在那个山沟下面发现了他的帐篷,我冲进去的时候他还在睡觉,帐篷里就他和一个被他从村里抢来的女子……然后我们马上又爬到山顶把他另外几个团伙成员也一起抓了……不把这些恶霸抓住,怎么得了,又抢女人又杀人又抢牦牛………”说话的时候扎西又猛吸了一口烟,好像就是昨天的事。

扎西老家在日喀则,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十几岁前都在种地放牧。15岁当兵习武,学习汉语。5年后退伍来到那曲市局开始当警犬训导员接着当了刑警。他就像那些他从小放牧长大的牛羊和他后来训练的警犬一样,熟悉这羌塘草原的坡坡坎坎,花花草草。他天生有使不完的力气,搞案子是因为他天生喜欢。当刑警这37年他天天过的都很满足,没有路的地方,他的脚就是路,越是深山老林里,他越是能看见光明。

还两个月就要退休了,我看得出他内心的不舍和焦灼。他说这辈子最幸福的就是干了刑警这份工作,眼下心里遗憾和内疚的就是没有照顾好家庭没有教育好孩子。因为心里只有工作,连前任老婆都不要他了,他能理解她,一年四季都不见人,不管家,拿我这样的老公有什么用………这是他的遗憾,至今二个大儿子都还没有固定工作。这是他心头放不下的自责与不安。

他希望三个孩子中:总有一个接我的班吧。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培养再婚后妻子生的现在才14岁的小儿子长大了当警察。

他坚持说,一个人一定得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这辈子才有依靠。比如他,就是喜欢破案。

问他:退了休想去干什么?

他茫然的样子,让人有些心酸。37年他只干刑警这件事儿,就像一个痴迷的小孩,醉心于一个心爱的玩具,时间到了,玩具被拿走了,他两手空空,茫然不知所措………

晚上的演出很成功,那曲党政军四大班子,社会各界群众近1000人来到晚会现场,演出地点在那曲电视台的演播中心,设施非常现代化,和内地没有什么两样。

记得8年前小分队来到那曲安多、聂荣县的演出,那是一个个积满了灰尘,人民公社年代建设的大会堂。剧院里挂着毛主席的相片。剧场的外墙隐约可见人民公社时代的标语。

这人迹罕至的苦寒之地,方圆几千米看不见一棵树,更不要说突然来了一个公安部的演出队,可把当地农牧民惊喜坏了。

我至今还记得那一年告别的时候,他们的县委书记王欢苗——不知怎么我一直记得他的名字和告别的那一幕——他眼泪巴巴为我们小分队员一一献上哈达送行的情形。他密布血丝的眼睛里,也和扎西一样,有着牦牛一样的温存与善良,让人一想起来,心里就默默升起一轮纯净的光亮。

晚会现场。小分队员朗诵了我们献给扎西的诗歌。还赠送了为他的画像。

扎西一直默默的坐在前排,坚毅如铁的脸上,没有任何异样。就像这恒古不变,不长草木不长树的茫茫雪原,他的春天一直深深埋在冰山之下。

这是小分队时隔8年之后又一次登上那曲,作为地球上最年轻最高大的青藏高原,至今每天都还在长高,

那曲的市委领导说:没有哪个文艺团队,能够在那曲待上一天,而你们公安部的小分队连住三天两夜,连演三场。这是一个奇迹。

在西藏躺着也是奉献。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说过的话。

而小分队的战旗在“世界屋脊”之上,一次又一次的飘扬,增长的不仅仅是高度。更是这一面走遍万水千山的公安文化战旗永不落幕的初心,永不放弃的信仰。

【朗诵诗:

向你致敬,英雄扎西

(作者袁瑰秋)

你的眼角眉梢 说着草原的爱恋

你的唇齿之间 藏着茫茫雪山的云烟,

曾经 一万年太长 转瞬就是百年

而今 这几十年太短 转眼你就要离开

你把回不去的岁月 留下

只把一颗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 奉上

只带走满腹的酸甜苦辣 满身的雨雪风霜

挺立 你是大山雄鹰,翱翔在昆仑雪山之巅

发现魑魅魍魉 黑恶势力 一招制敌

俯身 你是羌塘大草原的儿子

你住过牛粪屋,睡过马被套,吃得是冷糌粑 喝得是雪渣滓

只为守护 这一片生你养你的——藏北平安地

还有几个月你就要退休了

扎西啊

脱下了警服 难道你就不再是警察

这一身穿了一生的警服 已经穿进你的灵魂

即使洗白了 穿破了 一丝丝 一线线

都是你永不老去的青春 永不改变的信念

扎西啊

放下了这枚警号 难道你就不再是一个警察

这枚一生相随的警号 早已是嵌入你生命的密码

重组了你生命的基因 让生命高于生命 让使命高于一切

即使击穿了 破碎了 一枚枚 一片片

还是你永远滚烫的热血 永远忠诚的誓言

请你放心 虽然你就要退休

但你穿了一辈子的警服 将永不落幕

因为 它早已成为我们生生不息 代代相续的信仰

正在共和国伟大的旗帜上 高高飘扬!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702.jpg

那曲街景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713.jpg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719.jpg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72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728.jpg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732.jpg

那曲到啦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741.jpg

等待演出开始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750.jpg

纪老师为英雄画像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801.jpg

告别扎西

 微信图片_20190617151801.jpg

朗诵诗歌

向你致敬,英雄扎西!朗诵者洪官升

微信截图_20190617151857.jpg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